有钱不知咋花:旧时东北极度复杂多变的货币,一段魔幻蛮荒的历史

历史爱杂谈 2024-09-08 17:42:34

东北作为满人的龙兴之地,在八旗入关之后曾长时间封禁,直到后来关内山东、河北生齿日繁,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再加之沙俄鲸吞蚕食,亟待移民充实边地,由此掀起闯关东热潮。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大开发,至清末民国,东北人口数量已达三千万。

白山黑水物产丰饶,工商业繁盛,而货币作为日常交易媒介,自然是不可或缺。但是,因为受到上层建筑频繁变动的影响,此外还有沙俄、日本搅局,导致货币并无合理规划安排,可谓混乱到极点,做买卖的苦不堪言,官府、百姓也是无所适从。

而这段魔幻蛮荒历史,研究界几乎不碰,主要是过于复杂。笔者在此斗胆,且正本清源,以飨感兴趣的读者。

01

在东北大开发之前,生活在此的多为留守关外的满人,但东北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庙寝所在,盛京等地还有城市建制,工商业规模虽小,但同样存在货币流通需求。这一时期与关里一样,都是以白银为本位,清政府每年解送白银约三万两,以维护陵寝。

在闯关东之后,大量关里人口来到关外,有了更大规模的工商业,对于货币的需求数量暴增,这时交易使用的白银货币只有两种:其一,营口发行的“炉银”;其二,安东发行的“镇平银”。

但白银毕竟是大额货币,民间正常交易还是以制钱为多见,即从关里流到关外的铜钱,比如乾隆通宝、嘉庆通宝。

而自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始,银元(即现大洋)大量流入东北,主要是墨西哥银元(俗称‘鹰洋’)、英国在香港发行的银元(俗称‘站洋’),此外还有广东、福建输入的小银元(即现小洋)。

这种大小银元因为规格质量统一,方便使用,所以受到广泛认可,后来又有孙大头、袁大头等银元大量流入,而东北官方也收拢白银铸造银元与小银元。

其实如果一直使用大小银元交易本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金融的本质在于牟利,实银满足不了胃口,纸币才是王道。

于是东北的货币问题也就在混乱的岔道上多路狂奔了,甚至导致有钱不知咋花……

02

东北纸币最早是由开埠的营口各家银号联合发行,因为炉银携带不便,于是商贾大宗交易尝试使用银票,但这仅限于辽南。

真正的大手笔是俄国——当时沙俄取得东北的中东铁路修建权,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正式开工,沙俄作为甲方投资使用的是纸卢布,时称“羌帖”,在黑龙江全省、吉林省北部曾大范围流通。

俄国纸卢布——宣称可以兑换黄金

而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作为获胜方,势力触角在东北日渐延伸,其通过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也大量流入东北,称为“金票”(民间俗称“老头票”)。

日本金票

清政府作为官方统治者,眼看着民间、日本、沙俄都通过发行纸币牟利,自然会有想法,于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东北设立“大清交通银行”,发行“小银元兑换票”——即可以一比一兑换小银元的纸币。

同年,赵尔巽担任盛京将军,主政东北。为充实财政,也开始将爪子伸到纸币发行上,成立“东三省银号”,同样发行“小银元兑换票”。

此时在纸币供应流通上,“羌帖”、“金票”对照的是银元,而大清交通银行与东三省官银号对照的是小银元。

当时民间最常见的交易其实还是小额,所以本土发行小银元兑换票正常还是很有前景的。

但纸币发行会上瘾,很快清政府与东三省当局就开始竞相增发,北洋官报印刷局、奉天作新石印局都是开足马力。在清朝灭亡之后,“小银元兑换票”改名为“小银元票”,这是“奉票”开端,称“奉小洋”。

民国四年的奉小洋

在这中间“小银元兑换票”、“小银元票”经过多次改版,具体有老十元、龙洋改十元、老五元、老一元、老一百角、新一百角、老十角、新十角、代楼十角、小五角、老二角、红二角……

一共发行了两千三百万元,其中大部分都是超额发行,即票面总值远超过现银。

在民国五年(1916年)有奸商与日本人串通,持小银元票向官银号挤兑,换成现银之后运到大连熔铸为银块,每万元能获利五百元。

最终因无力兑现而宣布停兑,在奉天总商会、银行公会与日本商会协商之后,宣布“小银元票”不再兑换现洋。自此开始,“小银元票”作为奉票的先行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彻底消失。

03

既然没了“小银元票”,那么索性另起炉灶,改而发行“大银元票”。

“大银元票”从民国六年(1917年)十月开始发行,直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八月才停止,而且这中间还推出了“汇兑券”作为补充,两者并行流通,都是奉票的重要构成部分。

“大银元票”面值有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汇兑券”面值有十元、五元、一元。

民国十三年的汇兑券

实际“大银元票”与“汇兑券”也并非稀奇物,早在民国初期中国银行就已经在奉天发行过“兑换券”,可凭此兑换银元,在市场上有所流通,只不过发行总额较少。

“大银元票”、“兑换券”、“汇兑券”统称为“奉大洋”。

民国元年的兑换券

最开始“大银元票”、“汇兑券”也是可以兑换银元的,即一元可兑换大洋一元或小洋十二角。

但从民国八年(1919年)开始,奉天当局与日本互相约定:互相承认奉票与金票都是不兑换纸币——即在此之前持奉票、金票可到官银号等面值兑换成现大洋,而在此之后则不再兑换。

这意味着奉票数量可以随意发行——当然,一直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之前,奉票币值还是非常坚挺的,后来才每况愈下。

有人要说了:这东北的货币还是挺顺溜的,哪有那么复杂?

实币方面:1块大洋等于12块小洋,1块小洋等于30-40枚大铜元(大子)。

纸币方面:1元金票等于1元奉票(租界当中除外),羌帖虽随时波动,但也有迹可循。

而纸币与实币也是可以兑换。

也就小银元票的种类多一些,其他还哪复杂了?

实际“奉票”的流通使用大多还是在奉天省,当然,在吉林省、黑龙江省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在当时的吉林省、黑龙江省也都各自发行纸币(吉黑两省具有独立的教育、财政、金融,而军事、司法、警务、农垦归奉天帅府节制)。

吉林省流通使用的纸币称“吉官帖”,是由吉林永衡官钱号发行,其面值用的不是“元”,而是“吊”,包括八种面值:一吊、二吊、三吊、五吊、十吊、二十吊、五十吊、一百吊。

宣统年间的吉官帖

“吉官帖”最早是从大清光绪年间开始发行,一直持续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

如果说“奉票”是银本位,那么“吉官帖”就是铜本位,因为一吊等于制钱(铜钱)五百文。

若是能保持币值稳定也就罢了,如此起码还能以银元作为参照兑换。

但“吉官帖”的滥发程度更狠,在清末已达三千万吊,而到了民国三年增加至一亿五千万吊,在民国十九年更是高达三十亿吊。

而黑龙江使用的是“江帖”,由广信官商组合钱号发行,面值也是“吊”,具体情形与“吉官帖”大同小异。

“吉官帖”只在吉林省流通使用,到奉天省需兑换成“奉票”,到黑龙江省需兑换成“江帖”。

而工商业的流通又不可能局限在本省,买卖人叫苦不迭,尤其是苦了作小买卖的……

04

以上还只是主流,其实在旧时东北还有其他多种区域性、临时性纸币,比如“凭帖”、“大龙元票”、“准备库券”、“哈大洋券”、“铜元票”、“边业钞”,发行方涉及到了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广信官银号、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奉天边业银行、奉天公济平市钱号。

再加之还有金本位的“金票”、“羌帖”混杂其中,金、银、铜三种本位并用,币值天天变,彼此间兑换根本没有固定标准,各方无不深受其苦。

官府、大型商户有专门的会计金融人员负责计算,尚可勉强支应,中小商户就抓瞎了。至于普通百姓,有时候拿到纸币甚至都不知道该咋花……

这也能解释现大洋为何那么受欢迎。

但银元毕竟流通数量有限,而且官方为了推行纸币也在有意识的回收银元控制流通,导致市面上的银元根本无法满足日常交易行为,所以乡下农村很多时候都是以物易物,即以粮食、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

比如地主雇佣的长工、短工、炮手、猪倌等,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用粮食来作价工钱,若用纸币会引发众怒的。

至于土地买卖交易都是现大洋,特别是在吉林省地主老财尤好一种银元宝,即“吉林大翅宝”。

现在读来,那是一段魔幻而又蛮荒的金融货币历史,就如同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一样,面对冰天雪地,除了咬牙硬挺也真是别无他法……

5 阅读:153
评论列表

历史爱杂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