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谈到国产自研“三电”技术,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比亚迪,但谈到智驾技术,比亚迪似乎被遗忘了,的确,前几年比亚迪在智驾技术方面的表现并不算突出。
但最近,看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实车测试后才发现,比亚迪在智驾方面不仅不“拉胯”,实力还被低估,可以说已经站稳了“智驾第一梯队”。
这里从技术路线、软硬件水平、量产车实测等多方位来聊一聊比亚迪的智驾技术到底怎么样。
从技术路线来看,主要分为两派,一种是走纯视觉方案,比如特斯拉,另一种是融合感知方案,这也是国产新能源车企普遍采用的技术路线。
简单来说,这种方案依靠多种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来获取道路信息,然后通过高精地图、算法、算力等技术来实现自动驾驶,实现整车物理直接传感与软件算法间接传感的融合叠加,能更好适应国内复杂的路况。
其实,自动驾驶技术到底怎么样,说专业术语比较枯燥,也不容易懂,还得看实车测试效果。
在网络上流传一段AEB测试的视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搭载比亚迪AEB系统的仰望U8,白天以130km/h制动并刹停,可谓刷新行业纪录。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车辆起步后,车速逐步升到130千米/小时,此时前方路中央有静止停放的假车,AEB系统快速识别出假车,同时触发紧急制动并安全刹停。
要知道,目前绝大部分AEB系统针对静态测试的车速都在80千米/小时以内,即便在这个车速范围,也有很多主流车型没有通过测试,更别说车速提升到130千米/小时,在这样的车速下,对AEB系统的感知距离和准确度有较大的考验。
当车速达到130千米/小时,此时一秒钟车辆将向前行驶约36米,刹车距离也会大大加长,这时候需要有更远、更强的感知技术。
除此之外,第二项测试:白天车速110km/h,对“突然消失的前车”测试,主要考验遇到突然情况,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举个例子,在高速路上行驶,前后的车速都在110千米/小时左右,突然看到前车一把方向向左侧变道,这时候才看到原来前面有车辆停在快车道上。有的司机遇到这一幕,可能有一瞬间是懵的,等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避让。
所以说这种突发情况,对AEB的考验更严格,当前车突然避让后,本车发现异常情况的时间更短,要求AEB系统不仅要看得到,且应对速度要更快,及时触发AEB紧急制动,尽可能缩短刹停距离。
第三项测试则是在夜间,以110km/h的车速应对静止的前车,本身在夜间黑暗的高速路环境下,光线不好,路况复杂,这时候前方道路上有静止的物体,非常考验AEB系统的感知稳定性,能否正常识别并安全刹停。
在三个测试场景过程中,测试车辆的制动距离都很短,车辆自动刹停后与测试假车的安全距离也较远,做到了“快、稳、准”,可以说以绝对实力打破AEB纪录。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的趋势下,对于车企来说,智能化水平逐步成为各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步,对于车主来说,电池、电控、电机、智能化等技术不断升级,对提高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