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宣化东甘庄,我们连队驻训过的村庄,看看老房东和村容村貌

塞北神剑 2025-03-26 12:34:46

李爱萍

东甘庄村路口牌楼

1982年,我们宣化红一师大功579团85炮连(后改成105炮连)曾在宣化东甘庄村驻训了半年时间。四十余年过去了,不少战友还惦记着第二故乡的这个村,他们在连队战友群里说想让我们去村里眊眊,拍几张照片看看也好。

85加农炮,本图片来自网络

带着战友们的希冀,我和郭双忠战友老哥到洋河南办完事之后,直奔东甘庄村而去。1982年我在军校学习,郭双忠时任我们连队的副连长,他对这个村还有一定印象。

东甘庄村属于宣化区洋河南镇,位于玛瑙市场西侧不远处112国道旁边,以西还有个西甘庄村,不过属于塔儿乡了。

我和郭双忠战友老哥在东甘庄村口牌楼下逗留片刻,便开车进了村里。看到大街上有不少老年人,我们俩下车也加入到聊天队伍中。

乡亲们听说我们当年在村里驻训过,立马热情起来,有位70多岁的老人说:“想起来啦,娘呀,那个炮可大唻!” 另一位老汉说:“啊呀呀!nia解放军真好唻,给担水,扫街扫院,把路边的粪还给拍得方方正正。农忙嘞时候还帮干活唻。”

郭双忠战友老哥问这个村为什么叫东甘庄?好多人说闹不机迷,有一位老先生说:“小时候听我爷爷说,明朝的时候,山西姓甘的家族来了几户人家,在这儿和西边各建了一个村子,分别叫东甘庄村和西甘庄村,不知真假。” 我们说这是很有可能的。

村民说,村里有500多户,户籍人口1200余人,常住人口也就500左右了,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或住进宣化城了。

郭双忠战友老哥想看看老房东,在乡亲们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当年大队书记家,也就是连部住的老房东家。老支书已经去世,老嫂子在家,正巧在外工作的儿子回来了,娘俩都非常热情,把我们让进屋,一同回忆当年驻训的情景。看到过去的土坯房翻盖一新,室内装修的也很好,干净利索整洁的样子,郭双忠战友老哥高兴地说:“看来老嫂子你们生活的不错。”

屋里冬天用天然气供暖,一对儿老式穿衣镜挂在墙上,擦拭的非常明亮。老嫂子从冷房里拿出粉条和豆腐,非要留我们中午吃涮羊肉,我们还有事,依依不舍地与她母子俩告辞了。

在村里转悠,碰见两位大姐,说那时候她们两家都住着部队一个班。郭双忠战友老哥说:“乡亲们把最好的房子让给部队住,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军民关系真是很亲密。” 两位大姐说:“应该的,部队保卫祖国,我们腾出几间房算个什么!”

我们看到,当年村里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街道都铺上了水泥路,实现了硬化。土坯房大部分都拆了盖起了砖瓦房。

看,这户人家的房屋盖得很漂亮,女主人与我们合影留念。

村里还留存着这样的老房子,不过已经不多了。

两个磨盘和一个碾骨碌也光荣下岗了。

这是电商服务站,估计是农村的快递驿站。

村民的轿车,还是比较富裕。

旧戏楼已经被毁,这是新盖的戏楼,也称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两侧都是体育器械。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大街两旁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

最后,我们到东甘庄小学看了看,门卫老汉说:“原来这学校有300多学生,可红火唻,现在只剩50来个啦,还是附近好几个村的娃娃。”

“农村表面光鲜靓丽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前景堪忧的问题,十几年二十几年之后,不知成个什么样子……” 在返回的路上,我和郭双忠战友老哥议论说。

摄影:郭双忠与作者。

0 阅读:4
塞北神剑

塞北神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