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确定下来之后,确实让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得到时令上的指导,但在实际的生产中,更需要常用一些简要的词语表示冷、暖、干、湿等气象现象,由此产生了很多流传到今天的谚语,比如“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热在中伏,冷在三九”、“数九寒天”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节气,古人称之为杂节气,在一定程度上用来弥补了节气的不足,杂节气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伏天
太伏的本义是指隐藏、躲避、埋伏,所以三伏实际上是躲避酷暑的意思。后来就用其指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把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分为三个时段,即头伏、二伏、三伏。那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呢?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第一个顺序十天,叫做头伏或初伏;第二个顺序十天,叫中伏或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算起,往后顺序十天叫末伏或三伏。
庚日,我们知道古人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庚日就是指干支纪日逢庚的那一天。天干总共有十个,所以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一个六十年甲子周期就有六个庚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公历哪一天呢?阳历一年365天,闰年还要多一天,都不是十的整倍数。因此,今年某一天是庚日,下一年同一天就不可能还是庚日。
数九
古数九寒天,指的是一年中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那些日子。古人把这些日子按九天分为一段,共分九段,顺次称为一九、二九、三九……到八九、九九,共计八十一天,即所谓数九寒天。它是从冬至这天作为一九开始,一般是从12月22日或23日开始,依日序九天一段,直到惊蛰前两三天而为九九,我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数九童谣:
一九二九,荷包揣手(不算冷,手放在荷包就可以了);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最冷,猪狗都不适宜出门,出门就冻死了);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可以观赏柳树发芽了,天气开始变暖);
七九八九,过河洗手(河水温度上升,都可以洗手了);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二下田犁(老百姓可以耕种了)
南北方都有差不多的歌谣,虽然可能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读者也可以把自己当地的童谣留在评论区,我们共同学习学习。
数九歌谣中把整个寒冬的全过程的变化顺次写出来,从一九揣手到九九“下田犁”,春耕繁忙起来,说明数九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农时。老百姓知道啥时候该下地耕种了。
冬有数九,夏也有数九,在宋代周遵道的《豹隐记谈》就记载夏至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出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整首歌准确地反映了夏至后天气逐渐变热,再转凉变寒的气温变化过程,反映了从夏至后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这一过程的气候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霉(梅雨)
从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般每年6月上旬以后出现一段阴沉多雨、温度高、湿气大的天气。这段时期,家里的器物容易发霉,古人就把称这种天气称之为为霉雨,简称霉。这段时期又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候,所以又把它称为梅雨或黄梅雨。两者含义相同,气象学上称为梅雨,但历书上多称霉雨。把霉雨开始之日叫入霉(梅),结束之日叫出霉(梅)。
历书上入霉、出霉日期是这样得出来的,在冯应京的《月令广义》中就提出:“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即芒种后第一个丙日称人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称出霉。所以入霉总在6月6日到6月15日之间(刚好是天干十数),出霉总是在7月8日到19 日之间(刚好是地支十二数)。
社日、寒食
立春后五戊为社。最初是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叫社日,以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也叫社日,分别称为春社与秋社。春社敬祀土神以祈祷农业丰收,秋社敬祀土神以酬谢农业获得丰收。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称寒食,算下来刚好是清明日的前一天,所以寒食与清明往往并用,作为节气名称之一。有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在广为流传的《幼学故事》在叙述杂节气时写道:“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当然,在某些地方,肯定还有一些流传较小,只有当地人才能知晓的杂节气,读者有知道的也可以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传统文化,我们讲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