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东北农村到底冷到啥程度?农民是怎么过冬的?

小丁说商业 2024-12-08 16:08: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70、80后,那个年代的冬天,东北有多冷?冷到你连呼吸都能冻成冰渣子。

可在那个没有各种现代化设备,娱乐设备的年代,那时候的东北人,是如何度过漫长的寒冬的呢?

冰天雪地的生活

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冬天绝对是“冰雪王国”。

大雪覆盖大地,气温常常低到无法想象,冷的时候,气温能轻松跌破零下30度,风一吹,满大街都是冰冷刺骨的北风,咬得人脸上发痛,站不住脚。

那时候的农村房屋普遍简陋,土坯房、瓦房是常见的建筑形式。

没有现代化的双层玻璃窗,也没有什么保温隔热的设备。

农民家里,墙壁薄如纸,冬天一到,屋里冷得像冰窖一样,即使是吃饭,手上也能感觉到阵阵寒意,靠近灶台也不见得能暖和。

窗户上,经常能看到一层白霜,结冰的窗户简直像冰棺一样。

那时候的东北农村,农民的生活,几乎全靠“火炕”来过冬,火炕,那是东北冬天的标配。

过冬的“硬功夫”——火炕与冻品

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冬天不是一个季节,它是一场漫长的生死考验,考验着每个人如何与冰雪对抗。

面对刺骨的寒风、厚重的积雪和毫不留情的低温,东北人依赖的“武器”就是火炕。

提到火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传统的概念,在那个年代,火炕绝对是东北农村过冬的核心。

白天生火、晚上睡觉,火炕一边可以取暖,另一边则能用来做饭、烤食物。

对很多东北人来说,火炕关系着冬天的存活和舒适。

一家人坐在炕头,天寒地冻,外面是呼啸的风雪,家温暖的地方就是炕上的火盆。

炕里白天可以烧炭,晚上不熄火,炕头的温暖可以保持很长时间,成为家里人过夜时最依赖的取暖工具。

即便是外面冷得让人难以忍受,只要能在炕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就能暂时忘记寒冷的侵袭。

最初的火炕是用泥巴、土和石块修建而成,虽粗糙,但保暖效果相当好。

东北冬季的漫长夜晚,不少人会围坐在炕头,喝着热水,聊着天,边看炭火在炕内炙热地燃烧,仿佛在炕头待上一整天也不觉得冷。

这一切,都是为了抵抗那无法想象的寒气。

对许多孩子来说,火炕是取暖的地方,还是一处聚集的社交场所。

小孩子们会趴在炕头,做作业、吃零食,甚至是听着父母讲故事,大人们则会一边烤火,一边给孩子们准备好第二天的工作。

火炕上的温暖,不单单是物理上的温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除了火炕,东北的“冻品”,也是那个年代农村冬季生活的一大特色。

冬天的东北是一个冻品的王国。

冻梨、冻苹果、冻柿子,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食物,曾经是东北农村人过冬的常备食品。

每到秋冬季节,农民会提前将秋天丰收的水果,一部分放在冰冷的院子里,留待冬天食用。

冻梨,特别是那种脆脆的雪白梨,吃起来清脆可口,像冰雪一样纯净。

冻了的苹果也是东北冬季的美味,冻过的苹果不再那么酸涩,口感变得格外的鲜美。

吃到嘴里,是冰凉的,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甜味。

这些冻水果,是东北农村人冬季的重要零食,更是给孩子们冬天带来的一丝甜美。

吃冻梨冻苹果,仿佛是寒冷季节中的一抹亮色,充实了冬天的餐桌,也让生活在严寒中的人感到一丝温馨。

东北人对这些冻品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那是一种“过冬必备”的文化,也是一种和自然密切相连的智慧。

除了冻水果,家家户户还会腌制各种冻肉,冻肉皮,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它可是东北人过冬时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

冻了的肉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肉质严实,吃起来嚼劲十足。

每到冬天,家里就会备上几袋冻肉皮,吃的时候拿出来煮,热腾腾的一碗,香气扑鼻。

冻肉皮,也成了那个年代许多人冬季里的一份“特殊的温暖”。

还特别喜欢在冬天吃冻饺子。

这些饺子要提前包好,放在冰冷的仓库或者地下室里冻起来,等到冬天的某个寒冷日子里,就能从冰箱里拿出来,简单蒸煮一番,便是一顿热腾腾的美味。

这些冻品的食物习惯,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智慧。

没有现代化的保鲜设备,没有便捷的超市购物渠道,农民只能通过自然的方式保存食物,确保冬季的粮食供应。

而这些看似简单的冻品,其实充满了东北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防寒妙招——塑料布与穿戴

即便有了火炕和冻品,在那时候的东北,寒冷依然是关键的问题。

尤其是室内环境,没有现代化取暖系统的加持,防寒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东北人聪明、务实,他们想尽办法保暖、御寒,许多防寒的妙招,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没有现代化的窗户保温设计,许多农村家庭,为了防止冷风从窗户渗进屋内,都会采取一些非常务实的方法。

在那时,塑料布就成了大家家中,不可或缺的“防寒武器”。

家里所有的窗户,都会被贴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布,这样不仅可以保温,还能有效避免窗外寒风的侵入。

有时候,塑料布不仅能阻挡冷空气,还能抵挡一些雪花的侵扰。

尤其是在极寒天气下,寒风无情,窗外雪花横飞,家庭的温暖显得尤为珍贵。

为了不让塑料布被撕裂,农民会在窗户上巧妙地贴上一层又一层的塑料,形成坚实的屏障。

这种方法看起来不太高大上,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们曾经也调皮地在塑料布上抠洞,掏出一些冰雪,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

这时,父母们总是苦笑着,拿着针线重新缝补好塑料布,没有什么高科技,但这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应对寒冷的智慧。

除了塑料布,穿戴也是东北人过冬的一项重要功课。

每到冬天,家里都会提前准备好厚重的棉衣、棉裤、棉鞋。

这些“棉系装备”是抵御寒冷的必备利器,特别是棉裤,在那时几乎成了每家每户的“标配”。

这些棉裤里塞满了厚厚的棉花,外面再加上一层结实的布料。

穿上这种棉裤,走起路来都沉甸甸的,简直像裹着一个小床单。

在家里,冬天的服装和外面的天气一样严肃。

没有取暖设施时,大家都会围坐在炕头,身上穿上“棉系”装备,不时喝口热水,保持体温,外面一层厚重的棉衣、棉裤,让人行动不便,却能抵挡外面的严寒。

尤其是冬天的外出,简直成了一种“生死时速”。

穿着棉大衣,戴着棉手套,走在冰雪覆盖的街道上,风像刀子一样割脸,但这时的东北人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每一步走得稳重、踏实。

农民在冬季还会在脚下穿上一双棉鞋或者羊毛靴,这些都是防寒保暖的必备物品。

零下三十度的寒冷天气里,即使穿上厚棉鞋,脚底的寒气还是会渗透进来,可东北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寒冷,把“冻脚”看作是一个过冬的常态。

冻疮与坚韧——岁月的印记

七八十年代的东北,不只是寒冷,还有无数让人难忘的过冬故事。

比如冻疮,这几乎是每个东北孩子冬天的“标配”,手脚冻得红肿,冻得裂开了皮,那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办法,只能等着春天一到慢慢恢复。

人们嘴里常说,“冻疮不怕,怕的是冻死。”那种情景,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那个年代的东北,寒冷到让人抓狂,可东北人却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冻疮还是寒风,那些冬季的艰难岁月,都早已在农民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到了80年代,农村的经济逐渐有了起色,电力逐渐进入村庄,一些地方的农村,也开始安装了电热毯和暖气。

生活条件改善,东北的冬天也不再那么冷酷。

孩子们的冬天再也不必担心冻疮,农民的日子逐渐变得温暖起来。

可回想起那些岁月,依然会有无数东北人感叹,曾经的寒冷岁月,在他们的记忆中永远难以抹去。

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民,在严寒中的坚守,依旧让人怀念。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

小丁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