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财可富司机
最近,一位留学生在社交平台上求助,透露自己因为炒股已经把一年生活费亏完,不知道何去何从,迷茫中想请网友支招。
司机寻思着最近行情不错,怎么会有人亏了这么多,看完贴子才知道,好家伙!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留学生,股票、期权、加密货币一起上!而且是在几乎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进行这些高风险的投资!他不亏钱,谁亏钱?!
从其自述来看,因为家里不是很有钱,所以提前给他打了一年半的学费生活费。拿到这么一大笔钱后,这位留学生就打起了理财的念头。想着赚点零花钱减轻家里负担。于是,从去年底开始接触股票。
哪想到,结果压根没有“新手保护期”一说,进去直接亏了一半,从14K亏到8K。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魔幻了。该网友说:“周五的时候脑子短路开始玩期权,因为听说能迅速挣大钱回本,我就一时冲动把8K全部扔进去了买的intc的22$ put结果买在底了。但我cancel了order可能因为wealthsimple延迟,还是全部成交了,结果输光了,只剩500了。”
“现在加密货币里还有亏损了20%的币,我要不要全部提出来啊,加上加密货币整体亏损40%了,也就是20000刀亏了。”
短期亏了几十万让他已接近崩溃的边缘。他说:“这两天只吃了一顿饭,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我现在什么想法都有了,真的很难受,我感觉我没有未来了,有没有人能劝劝我?我是等今年有牛市,币一下涨回去带着回本,还是现在止损。今天零下十度满城市的跑,投简历找工作,目前还没有人回复,我该怎么办?”
不少网友对于他这种行为毫不客气地批评称:“打着投资的名义赌博”“这和赌狗有什么区别?”
也有网友给出建议表示:“你这个心态根本不适合玩期权啊,你这和赌博有什么区别?建议你直接和父母说清楚,不要再去投任何东西了,这段时间学校里找打工,先赚钱有点生活费,如果真的想要玩,你能不能去好好学一下这些东西,但我觉得你的心态完全不适合玩stock,我建议你这辈子不要再碰了。”
近期关于高学历人士投资失败的例子,司机刷到了好几个。前几天,还刚看到一个关于港大研究生炒币爆仓的文章。
这位叫“哪吒(不甘心版)”的网友自述称:“去年辞职工作后,带着一年半攒下的20万一头扎进加密货币的世界。从去年年初到12月初,一共赚了100多万。到12月份,认为山寨币会来一波爆发期,于是决定抄底BOME,从0.008一路抄到0.003,结果暴跌让他直接爆仓。更讽刺的是,他回家还让父母抄底,导致父母也跟着一起亏。”
“哪吒(不甘心版)”说:“我不甘心,为什么我会这么失败?从小镇做题家到考上武汉大学,再到香港大学的研究生,我明明每一步都在努力,可到现在,我却亏得一无所有!”
无论是留学生期权亏光一年生活费,还是港大研究生炒币爆仓。两个人虽然经历不同,但结果一致。
能够踏入高等学府,甚至毕业于名校的人,其智商无疑是出众的。然而,问题往往出现在认知层面。当他们初次进入实战并尝到赚钱的甜头后,便容易滋生盲目自信的情绪,过度高估自身能力,却严重低估了市场所潜藏的风险,认知偏差由此被无限放大。
就像那位把20万翻到100万的港大研究生,在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形成奖赏回路。此时任何理性分析都会被"这次不一样"的幻觉取代,就像赌徒连续押中几次之后,总觉得手气永远不会差。
华尔街有个经典案例:有个投行新人在原油期货上连续三个月盈利,管理的资金规模从500万暴增到2300万。当他在第四次交易中押注全部身家做空原油时,恰好赶上沙特减产协议破裂,24小时内账户归零。这个用高智商搭建的数学模型,终究败给了人性中的贪婪算法。
投资绝非简单的买卖交易,更不是赌博。文中的两位被贪婪蒙蔽了双眼,忽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而当亏损发生,陷入绝境时,又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痛苦之中。也许对他们来说,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放下心中的执念,接受现实,该向父母坦白就坦白,该找工作找工作。
不要什么“不甘心”,不信命的人多了,真正逆天改命的,寥寥可数。一将功成万骨枯,血海里的尸骨才是大多数人的现状,只有天命之子才能站在顶峰,很可惜这个人既不是你,也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