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怎么弄死刘伯温的?

水晶面包 2024-04-07 21:16:06

明洪武八年年初,在南京城养老的刘伯温,昔日的风云人物,身患重病。

当朝右丞相胡惟庸,携带着御医,前去探望这位曾经的政敌。

然而,刘伯温在喝下御医所开的药后,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雪上加霜,日益严重。三个多月后,刘伯温病逝。

回想四年前,刘伯温奉旨告老还乡,原想安享晚年。然而有人跟朱元璋告发刘伯温,说刘伯温为了一块有“王气”的墓地,跟当地的百姓争得不可开交。

朱元璋勃然大怒,毫不犹豫地收回了刘伯温的“诚意伯”爵位。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多疑性格,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特意搬到南京,想要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安度晚年。

那么,为何胡惟庸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会对如此落魄的刘伯温步步紧逼,甚至不惜背负上毒杀之名呢?仔细推敲,此事疑点重重。

首先,从医学角度来看,胡惟庸下毒的可能性极小。明代的医疗技术尚未发展到能够精确预测一个人死亡时间的程度。

再者,胡惟庸作为朝中重臣,没有明确的杀人动机。洪武八年的他正处于事业巅峰,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在这样的地位下,他为何要冒险毒杀一个已经失去权势的刘伯温呢?

更何况,这样的举动对胡惟庸来说性价比极低。即便他能够成功地将刘伯温置之死地,也仅仅是让自己短暂地舒坦一下而已。然而,一旦事情败露,他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岂不是要因为一个已经毫无竞争力的刘伯温而付之东流?

事实上,“胡惟庸下毒事件”本身,更像是刘伯温在临终前对朱元璋的一种控诉。

他告诉朱元璋,自己喝下了和胡惟庸一起来的御医所开的药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如同有一块沉重的砖块压在胸口,让他痛不欲生。这既是刘伯温个人性格中嫉恶如仇的体现,也可能是他对胡惟庸和朱元璋之间复杂关系的最后一次揭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9

水晶面包

简介:欲知大道,比先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