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处在风雨飘摇的蒋家四面楚歌,政府威信扫地,上海的物价横飞,官僚猖獗,百姓苦不堪言。
在局势如此动荡之际,蒋介石将蒋经国推上了政治风口浪尖,全国都在瞩目,看看这位蒋家太子到底有几分能耐。
蒋经国受命于危难之际,准备好了大显身手,他知道这是父亲的良苦用心。
杜月笙举报孔令侃囤积物资,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罪魁祸首,你应该抓他啊,你抓我做什么,难道是因为他是你继母的外甥你不敢抓?
那是不可能的,皇亲国戚在我面前我也不会徇私枉法!
蒋经国和蒋介石父子
万万没想到宋美龄直呼:别人我不管!抓我外甥不行!
那么,蒋经国是如何做的?为何不顾继母宋美龄坚决阻止蒋经国查孔令侃,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揭秘这桩罕为人知的秘闻吧。
自作孽不可活宋美龄
时间线推到1927年,此时的蒋经国还在俄国求学,在听到父亲发动四·一二清党事件,并且大肆清除共产党人士,气的蒋经国在学校集会中声讨自己的父亲,高喊口号:打倒反革命蒋介石”的口号。
同年12月,蒋介石就迎娶了宋美龄,并宣布与自己的发妻毛福梅离婚。
众所周知,宋美龄膝下无子,一开始,她将蒋介石之前与原配毛福梅所生的蒋经国视如己出。
但是蒋经国对宋美龄一直维持着这种表面的尊敬与礼数,可能是宋美龄能够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随后就渐渐地对蒋经国不再过分热情。
蒋介石与毛福梅
可事实上宋美龄还是更喜欢蒋纬国,而蒋纬国并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他的亲生父亲是与蒋介石一起革命的老战友戴季陶,因为种种原因蒋介石将其养在了自己的膝下。
按理来说,蒋纬国作为次子,且还是养子,且从长远打算,宋美龄应该亲近蒋经国才对,但是为何偏偏对次子蒋纬国宠爱有加呢?
其实这一切的原由都是由原有的,在经历过父亲毛福梅的离婚,又遭到了母亲被日本人炸死了打击之后,蒋经国虽然表面上对父亲蒋介石娶新婚妻子宋美龄礼数有加,但是实在是亲近不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层面上的原因,后期的孔祥熙与宋子文组成了宋家姻亲与蒋经国之间的政治斗争,让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的矛盾降到了冰点。
蒋介石
但是蒋介石却对这个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报以厚望,对他的期待极大,一直以来都是他当接班人来培养的。
最让人称赞的就是蒋经国在上海的“打虎行动”。
1948年,处在风雨飘摇的蒋家四面楚歌,政府威信扫地,上海的物价横飞,官僚猖獗,百姓苦不堪言。
在局势如此动荡之际,蒋介石将蒋经国推上了政治风口浪尖,全国都在瞩目,看看这位蒋家太子到底有几分能耐。
蒋经国受命于危难之际,准备好了大显身手,他知道这是父亲的良苦用心。
蒋经国亲自坐镇中央银行,控制物价、上街游行宣传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他还派人特意成立了“人民服务站”,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群众参加监督和举报不法事件的活动。
在上海经济管制时期,他对奸商和贪官污吏严办,尤其是对相互勾结者一律严惩。
毛人凤
甚至不顾毛人凤的反对,直接拿杜月笙开刀,在杜的中汇银行中,亲手将其三儿子杜维屏逮捕扣押。
对在黑市上进行证券与外汇交易的不法勾当统统镇压,使他们再也无法兴风作浪,这就是之前叱咤上海滩的“杨家将”。
而“杨家将”背后的大老板就是杜月笙,蒋经国的这一波操作对杜月笙来说可谓是沉重的打击,对此民众拍手叫好,蒋经国赢得来百姓的一致好评。
“打虎”正在如火如荼的路上稳步行践着,没想到半路却跑出了一个孔令侃,而揭发孔令侃的扬子公司囤积物资的的正是杜月笙。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啊,杜月笙这招可谓是坐观全场,看的一出好戏啊。
蒋经国听闻孔令侃的事迹之后,急忙上前询问,换来的却是孔的破口大骂,这还能忍!
杜月笙
正当蒋经国准备实施强制手段拿下孔令侃时,有恃无恐的孔令侃搬出了姨妈宋美龄这张王牌。
之后更是闹到了蒋介石的面前,对此,蒋介石确是对儿子的一位的指责,认为他“闹”过头了。
而蒋经国则是对蒋介石连声质问:“我一直是秉承您的意愿在办事吗?”
此时站在一旁的孔令侃直接发言:“经国兄要是这么一意孤行不留情面的话,我就将姨夫和姨母在国外的资产统统公之于众!”
随即蒋经国离开了上海,而裤型经营的“打虎行动”仅仅过去70多天,也随之降下了帷幕。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直到晚年,他都希望儿子能够谅解自己,同自己的妻子宋美龄的关系能够得到缓解。
但是他的愿望注定落空。
孔令侃
20世纪60年代末,蒋经国被检查出了轻微的糖尿病,医生再三嘱咐他要注意饮食,劳逸结合。
但是蒋经国却对医生这样说道:“看病是你们医生应尽的义务,怎么吃东西和工作是我的权利。”
此后,他每天吃着冰糖燕窝,各种精致的茶点。
没过多久,他的身体正逐渐恶化,最终于1988年死于糖尿病并发多重器官衰竭。
宋美龄得知此事之后沉默良久。
葬礼背后风云诡谲在隆重的葬礼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场看不见的斗争,他们早在蒋经国去世之前就争的你死我活,且对外界公开表明:
“蒋家人将不再延续世袭制度。”
蒋经国和蒋介石父子
这句话的含量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震惊了整个蒋氏家族,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蒋家权利的继任就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漩涡,谁都可以来掺上一脚,包括非蒋家的人。
对此,各个实力派头都纷纷出动,这国民党的主席的位置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诱惑力的。
可是事实真的如蒋经国遗言所说的那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早在蒋经国去世之前就已经默默安排好了接班人,他就是李登辉。
对此蒋家的人可谓是眼红的要命,对于李登辉的种种行为表达的不满:
“李登辉早已觊觎蒋家的权势,觊觎这国民党主席的位置已经很久了,颇得蒋经国生前还对你礼待有加了,结果你早就得陇望蜀,不安好心!”
李登辉
面对这样的质问,李登辉毫不理会,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受这点怨言算得了什么!
其实在这之前,李登辉和蒋经国关系很是亲密,而李登辉也一直以一位学者型官员的面貌活跃在蒋经国的面前,在大家的眼里,当时的李登辉似乎对政权并不是很热衷。
因此蒋经国对他很是放心,在一些决策上对他很是倚重。
就这样,因为常年跟在蒋经国的身后,是大家公认的“红人”,久而久之,李登辉在政坛上逐渐活跃起来。
到后来,甚至被蒋经国提拔为“副总统”一职,并顺利进入了中常委。
在外人眼里这可是蒋经国有意在培养接班人呐,这一举动可遭来了不少人的红眼与嫉妒。
不仅如此,蒋家的人也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个大转弯。
蒋经国
对此,李登辉可谓是架在火上烤,里外得罪人。
那么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说蒋经国为何不安排蒋家的人来接自己的班,反而要培养一个外人呢?
那就不得不提到蒋经国的几位儿子了,长子蒋孝文常年卧病在床。
二儿子蒋孝武因为“江南命案”一时之间被各方势力口诛笔伐,江南事件的发生也为蒋氏王朝的没落做了铺垫,而蒋孝武也受到了牵连从而被“流放”到了新加坡,
小儿子蒋孝勇也不在接班人的首选的行列之中,虽然在蒋经国病危之中,蒋孝勇亲力亲为代理蒋经国处理政务,但是蒋经国知道,他不是做接班人的料。
除此之外,蒋经国还有一个私心一直在心头萦绕了好久。
他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走上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眼看着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没落个好,如今只剩独苗一个了,他不能看着蒋家绝后吧。
虽然蒋家的人不满李登辉的“篡位”,但是还是有不少国民党元老派“少壮派”支持李登辉的。
反而是一些蒋介石时期留下了的“元老派”这边,争着吵着要立这位曾经被称为“民国第一夫人”誉为“空军中将”的宋美龄。
蒋介石和宋美龄
一边是支持李登辉的“少壮派”,一边是支持宋美龄的“元老派”,双方气势汹汹的来了一场较量,可谓是朝阳与落日的狡狯,冰与火的交叠,一时之间急乱纷杂,斗争上升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在激烈的斗争当中,宋美龄这边占了上风。
原本“元老派”以为李登辉还可以再挣扎一会的,谁知道李接下来的骚操作结果把对手也给整不会了。
李登辉
在李登辉就职国民党主席的第一天,李登辉就以继任者的身份谦卑拜访宋美龄。
不仅如此,他还把对手都挨个拜了个遍,拜访完“元老派”以后,李登辉直接来到了经进过的灵堂面前,这一跪就是一夜。
这可把国民党“元老派”给感动的一塌糊涂,如此礼贤下士,胸襟开阔,是自己之前用眼不识泰山。
第二天一大早,得知李登辉给蒋经国守了一夜的灵,更是惭愧的无地自容,纷纷来到李登辉的面前,希望原谅自己之前的无力,是他们之前错怪李登辉,并表忠心,愿意坚决拥护并支持李登辉上位。
李登辉此时对在座的“大臣”谦虚的表示,一定会再创蒋氏的辉煌。
对此,他一面不动声色的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军政要职,一面温水煮青蛙的让“元老派”们享受着自己的舒适圈,等他们回过神来之后一看,自己早已被移除在了权力圈之外。
就这样,羽翼丰满的李登辉渐渐地走上了权利的顶峰,顺利的登上了国民党主席的位置。
而路途却是那么的平坦顺利,没有一点阻碍。
经过这么多年的辛苦谋划,党政一手抓,他终于不在把蒋家老小放在眼里,从此,蒋氏迎来了没顶之灾,逐渐走向了没落,迎来了无限期的暗淡时光。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原来是一只身披着羊皮的狼啊,可是事到如今,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
宋美龄眼看着蒋氏王朝大势已去,乘着飞机回到了美国,这一去,蒋氏家族也彻底覆灭,再无翻身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