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著述,光芒竞天——品读《题夹漈草堂》

夏天文化 2024-10-13 07:42:02

  悦读卓梅森老师编辑的《莆田传世诗词》,增强莆阳人文化自信。

  今日,夏天杂志社公众号发布″莆田传世诗词"之郑樵《题夹漈草堂》及卓老师评析的导语,广泛流传,引起读者共鸣,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我反复品读,心旌摇动,心潮逐浪高。

  诗人为宋代大史学家,这是我们莆阳人的骄傲。他一生勤学,博览群书,又笔耕不辍,著书等身。在史学、经学、礼乐、自然科学等领域,成绩辉煌。其杰作《通志》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为吾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增添历史文化光辉。正如梁启超对他的高度评价一一″光芒竞天"。

  《题夹漈草堂》是一首治学自叙七律,文辞鲜明平直,朗朗上口,可是字字隽永,句句铿锵,凝聚着艰辛付出的心血,也饱含着坚定不移的情志。全诗可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简明概述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第二部分着重表达自己的治学精神。

  首联“堂后拖柴堂前烧,柴门终日似无聊。"诗人开篇直叙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以"柴"为意象,揭开诗中意境。偏远山区,群山环抱,山林密布,印证俗语"留有青山在,何怕无柴烧"。而所住的草堂,也只是一处"柴门",陋室寒舍罢了,可见生活条件差矣,清贫清苦。也许在他人眼里,这里只是"无聊"之地,孤独乏味,岂能整日住着……然而诗人以一个"似"字,别开生面,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对住所的感受,毫无反感,且爱得深沉呵。其语言如行云流水,简明质朴,清新自然。

  颔联"蓼虫不解知辛苦,松鹤何能慰寂寥",则从侧面深入抒写诗人在静寂空旷的山坳坳里所受的清苦和孤独寂寞。诗人巧妙运用拟人及反问手法,让意象人格化,创造出和谐氛围,深刻表达自己对生活处境的鲜明态度。那里的草虫是无法理解主人经受着辛劳和清苦,那松鹤又怎能飞临身边来抚慰主人的孤单寂寞呢?常言,松鹤乃吉祥长寿的象征,然而诗人却认为就是松鹤相伴,也不会带来任何的乐趣和慰藉。那么他偏安于山间陋室寒舍,又有何内驱力和精神支柱?

  于是乎追问颈联″述作还惊心力尽,吟哦已觉鬓毛凋",便知其内心的秘籍。这联句运用凝练的互文,直抒胸臆,一语惊人。道出诗人的人生境界,自我治学精神。"心力尽",″鬓毛凋",这六个字,闪闪发亮,让人联想一句成语″头悬梁,股刺锥"的故事,苏秦的力学修练和出仕壮举,令人敬佩。而今诗人倾囊出真谛,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他倾心于跋书山,攀高峰,涉学海,踏浪尖;读遍古今书,写尽各类著作,心力费尽,年华耗光;几十年如一日,甘当“苦行僧",身在穷庐,苦坐板凳,伏案读写,废寝忘食,焚膏继晷,风雨无阻;严谨治学,著书立说,才高入斗,学富五车,在文理多领域里,博取辉煌业绩,赢得无数后人的赞誉。明代史学家陈循赞曰:"惟有莆田郑夹漈,读遍天下八分书。"现代文学先驱鲁迅先生亦赞其"今人已无从企及",而梁启超更是赞其杰作″光芒竞天",夸他历史贡献之大,能与日月同辉。

  尾联"布衣蔬食随天性,休讶巢由不见尧",卒章显志。诗人之所以身披布衣,腹填蔬食,安于山间,秉于本心天性,不谋富贵,不慕繁华,乐于清苦,勤于治学,甘于奉献,大有作为。结末一句,″休讶巢由不见尧",可谓惊动天地,如雷贯耳,振奋人心。他满满自信,默默自强,开诚布公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常言,山沟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翻开历史,南阳诸葛亮,不因三顾茅庐而出山,从此,改写出中华三国史。而巍巍的大山里,夹漈草堂中也能孕育出一位顶天立地的大咖巨人。他视野高远,胸襟开阔,腹满史书,身处夹漈,蜗居草堂,若有一腔热血,明志致远,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岂能学不有所成?这席豪言壮语,多么令人励志,又多么给人劝学,真是鼓舞人心,催人上进,不失千古名句,可谓“光芒竞天",万载传领,照耀中华。

广业书院门前的郑樵玉石像

附:作者简介

  吴毅力,莆田市城厢区华亭人。七旬退休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曾获全国一等奖,发表过散文等作品。

作者:吴毅力

0 阅读:5

夏天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