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腹胀并不是消化不好

刘向辉日常 2025-02-18 05:10:22

去年,不少朋友因腹胀问题向我求助,主要症状为腹胀、怕冷、头晕、乏力。起初,我猜测是消化不良所致,毕竟如今物质丰富,人们容易进食过量。然而,随着与这些朋友的深入交流,我发现很多人的腹胀并非由吃撑或消化不良引起。

比如,有一位患者朋友表示,他吃饭时不会腹胀,但喝粥却容易腹胀。按常理说,粥是最易消化的食物,连没牙的阿婆都能轻松食用,怎会引发腹胀呢?

还有一位河北的朋友,平时并无腹胀问题,但在过年过节时,因当地习俗,家里大门敞开,遇到路过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要泡茶招待,一天要喝上五六七八回,结果喝多了就腹胀,还伴有腰酸症状,让人疑惑:水不是很好消化吗?为何也会导致腹胀?

另外,有患者朋友提到,吃了归脾丸会腹胀,但吃右归丸则不会。若说归脾丸中的龙眼肉、当归等成分不易消化,可右归丸里的熟地难道不是更难消化吗?

还有人反映,喝了凉水就腹胀,而喝温热的水则没事。同样的水,只是温度不同,为何凉水不易消化,温热的水却可以呢?这或许是因为阳气如同温度,阴从阳化,阳气能够助力消化。

对于那位吃饭不胀但喝粥腹胀的患者,经详细询问得知,他原本口干,喝八杯水都解不了渴,因而想喝粥,却经常腹胀,且小便清长,舌淡红苔白腻。口干却喝水不解渴,是水湿不化的表现;口干而舌不红,说明并非内热,而是中焦阳虚导致水湿不化。于是,我给他用了苓桂术甘汤加减,一周后,腹胀消失,口渴症状也得到了缓解。苓桂术甘汤既能温振中阳,又能利水,水湿得利,腹胀自消,阳气升发,水液得以输布至口腔,口渴也随之缓解。

再如那位河北朋友,喝水多了面部出现水肿,后来还出现了大便三天不通的情况。我建议他去药店购买附子理中丸服用。他疑惑道,大便不通不是热证吗?再吃附子岂不是热上加热?我解释说,他喝水多反而便秘,是寒证而非热证。腹部柔软而非坚硬,大便并非燥结硬块,这是由于喝多水后胃口变差,中焦水湿过重,必须采用温阳的方法来治疗。结果,他刚吃完两次附子理中丸,肚子就咕咕作响,第二天大便就恢复正常了。

还有一位患者朋友,腹胀便秘,用了寒凉的泻药后,反而更加怕冷,腹胀也愈发难受,还不慎招了风寒,表证未除又伴有里证。面对这种情况,是先解表还是先治里呢?好在他年纪不大,身体尚可,我给他用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才使病情好转。

大多数人的腹胀,尤其是吃撑后的腹胀,可能是消化不良所致。

但如果服用助消化或清热的药物后症状并未缓解,是否要考虑是寒证呢?是否可以尝试采用扶阳的方法来治疗呢?

以上提及的中药,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0 阅读:3
刘向辉日常

刘向辉日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