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海信视像发布了小墨E5Q Pro Mini LED电视,借助于AI画质芯片、300Hz超高刷、墨晶屏、U+Mini LED光晕控制系统和帝瓦雷环绕音技术,在画质、屏幕刷新率、光晕控制及音质等方面均实现巨大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小墨 E5Q Pro同样引入了DeepSeek大模型,实现了AI差异化竞争力。在电视硬件和画质等领域可拓展性越来越低,似乎AI为海信视像带来了全新的动力。
此前,有媒体认为海信视像的技术和顶尖品牌略有不足。比如,海信视像在硬件参数和局部创新上已比肩顶级品牌,但在芯片算法成熟度、色彩调校经验等软实力维度仍有发展空间。将AI作为产品重点后,可以转移这一部分注意力。
新产品、新战略,拥抱AI
在AI定义万物的时代,电视智能化是一个趋势。正因如此对于海信集团致力于高端电视和智能显示设备的研发与销售的海信视像来说,AI化是一个必经的道路。
不过,对于一家从消费电子行业演变而来的企业,很难在一开始就抓住AI的浪潮。正因如此,海信视像的智能化进程同步于小米、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比如,2024年,接入海信生态的家居设备仅127款,而小米生态链产品已超2000款。从另一方面来说,正因海信生态的智能化持续演进,才让海信视像有更大的前进空间。
2024年,海信视像自研了星海大模型矩阵。根据2024年年报显示,星海大模型包括语言大模型、视觉生成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与此同时,星海大模型的语言模型在理解、规划、推理等大模型高阶能力上优势明显,位列权威测评榜单(C-Eval)家电领域综合排名第一。
在当前的智能家居场景中,电视这一大屏设备并不具备控制中心的前提条件,往往需要手机作为控制中心,正因如此智能化的需求相对较低。不过,电视机厂商出现的海信似乎并不愿意一直处于这一尴尬地位。在DeepSeek刚刚兴起之时,海信快速作出反应,在2月接入DeepSeek并与星海大模型深度融合。
2025年3月21日,海信集团在上海召开“此刻是我”发布会,依托“海信星海大模型+DeepSeek”的技术底座,搭建了完整的家电智能体系统架构,AI正在成为海信集团的战略重点,海信视像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在小墨 E5Q Pro的宣传中,8大智能体深度融合DeepSeek能力,构建了AI差异化竞争力:旅游一键生成打卡攻略;观赛场景实时预测赛事胜率与比分;游戏场景推送通关策略;多模态识屏、一键分屏等设计,让电视真正成为“懂所需、记所爱”的家庭智慧中枢。
毫无疑问,AI大模型的概念让海信视像找到了新的研发和宣传突破口,但想要让电视成为家庭智慧中枢,依然有很多挑战。比如,电视如何控制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又比如,海信视像能否打破品牌限制,跨品牌调配其他智能家电。家庭智慧中枢不能仅仅是在电视这一个载体上发挥作用,海信视像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AI的押宝和宣传,同样有利于转移海信视像其他领域技术的不足的音量。索尼凭借XR认知芯片在色彩调校算法上仍占优势;比如,索尼的HDR自动映射、可变刷新率(VRR)和低延迟优化在细分领域十分有优势;又比如,TCL依托华星光电面板产业链,在Mini LED背光模组成本控制和大屏量产能力上更具优势。
2023年1月12日,海信视像通过了子公司青岛信芯微电子分拆上市议案,最终却在2024年6月终止,原本公司在显示芯片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但当前只能在寻找新的契机。
重视营销和风口,AI赋能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1969年,海信前身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主要业务是生产半导体收音机,短短一年后就研究出了14英寸电视机,1984年引进彩电生产线后,推出了彩色电视机。
1993年,中美合资青岛AT&T通讯设备服务有限公司的成立,“海信”这一品牌名也在征名活动中脱颖而出。再之后,海信在3C领域业务快速开展,冰箱、洗衣机、空调、商用空调、汽车热管理等产品逐渐问世。
2009年,海信集团对业务进行了重组,电视业务被独立出来,分拆后的海信视像在显示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多元化布局业务拓展上效果明显,并且成功在2019年成功上市。
2016年,海信视像首次以中国品牌身份赞助欧洲杯,成为赛事顶级赞助商;特别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宣传语洗脑了全世界的球迷;2024年欧洲杯期间,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20%。在海信视像分拆后,营销活动对其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重大体育赛事的冠名。
连续三届欧洲杯、两届世界杯的冠名,同样意味着海量的资金。2020年到2024年,海信视像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3.33亿元、35.36亿元、35.04亿元、32.35亿元和34.21亿元,每一年的销售费用都超过30亿元人民币。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024年巴黎奥运会,海信视像销售费用明显高于2020年和2023年这样的体育赛事小年。
当然,在AI时代,每一次营销似乎都离不开AI的概念,特别是已经开始大力拥抱AI的海信。2024年10月,海信集团与国际足联正式签约,成为全新升级后的世俱杯首个全球官方赞助商。AWE2025期间,海信视像推出多款世俱杯定制产品,比如搭载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100UX电视。
在AWE2025发布会上,海信集团副总裁、智慧生活产业集群常务副总裁高玉玲着重强调了对于AI的重视,并表示DeepSeek让家电行业都迎来了新一轮的创新机会和投资热潮,新的技术将会带来产品、服务和产业三重跃升的重大机遇。海信将坚定不移推动AI战略,持续引领家电行业的AI时代。与此同时,高玉玲认为2025年是海信与国际足联携手的又一里程碑,海信最新推出的FIFA世俱杯官方定制产品,将让更多人感受到:海信的AI不只是代码,不只是参数,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毫无疑问,AI为海信视像的营销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力和更高的质感。但问题在于,当前横亘在海信视像和用户之间的最大问题,或许在于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能力。
黑猫投诉上关于海信电视的投诉数量高达6475条,其中主要涉及海信电视的质量和售后。比如,有用户表示,其在海信官方旗舰店购买一台75寸电视,短短两个月内,一次观看时电视突然没有图像灰屏,但是有声音。最终售后给出的建议是,返厂维修;又比如,有用户反映自家产品在维修期,商家也承诺售后。然而,该电视使用不到半年就出现了问题,报修后售后人员在电视无明显证据和明显外伤的情况下,认定是人为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
毫无疑问,AI能够为海信视像的电视带来全新的体验,但在众多售后反馈中,问题主要集中在硬件和售后上,AI或有概率提高产品软件领域的质量,但硬件和售后服务是AI难以做到的。
数十年来,海信的品牌积累,为其带来了海量的用户,但从无线电到AI二厂,海信一直处于狂奔当中,一直在追逐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在追逐营销的同时,海信视像可以分配更多精力和资源,给到产品的质保和售后。
欧洲竞争加剧,AI能助海信视像脱困?2024年,海信视像营收585亿元,同比增长9.17%;净利润19.51亿元,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润22.46亿元,同比增长7.17%;根据Omdia统计,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为13.95%,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海外市场的增长,为海信的业绩增长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根据年报显示,海信视像在北美市场出货中Mini LED机型占比达7.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65英寸及以上产品占比22.1%,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据GfK统计,2024年海信系电视欧洲市场销量稳居前三,销售额排名连升两位至行业第三。
在市场变化下,海信视像的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将会增大。特别是三星电子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始终占据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索尼凭借独家XR认知芯片和杜比视界联名认证,在专业影音用户中拥有极高忠诚度;与此同时,通过产业链整合,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TCL,在中低端市场大幅发力。
AI技术的赋能,可以弥补海信视像在技术上的一些不足。但AI大模型的研发持续且耗费资金,意味着海信视像将会长期保持较高的研发费用。2024年,海信视像的研发费用23.74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23.79亿元小幅度下滑。
与此同时,押宝AI大模型的海信视像,需要更多的发明专利夯实技术壁垒。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海信视像用友2552项有效的发明专利。不过,自2024年6月25之后,没有更新新的发明专利。2024年专利申请数为352项,专利申请数连续第二年下滑,较2023年下滑55.27%。
2024年,海信视像经营现金流量净额33.95亿元,较期初增长22.78%;投资现金流量净额0.37亿元,同比增加101.32%;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9亿元,同比减少6428.57%。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19.83亿元,同比增长27.03%。现金流的增加,对于海信视像的AI战略帮助巨大。
将AI能力融入操作主链路,实现服务自动匹配场景需求,但AI马上就会成为和画质、刷新率、音效等一样的标配,在海信视像接入DeepSeek的同时,TCL、创维、康佳等国内主流电视厂商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海信视像很难凭借AI拉开技术代差。
或许,在短期内,海信视像很难依靠AI扭转市场变化带来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