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的真相,不过是“兜底能力”焦虑!

诺妈家有男宝娃 2025-01-08 11:18:19

前两天,和朋友吃饭,聊起一个孩子的现状,令人唏嘘。

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很好学,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进了市里的重点中学。初一刚开始,成绩依然排名前列。但渐渐地,随着学习难度增加,孩子逐渐感觉学习吃力,成绩慢慢下滑。

这期间,孩子花了更多的功夫去“补习”,试图重新回到学习高峰,但事与愿违,成绩以更快的速度下滑,导致成为班级垫底。

对自我的高要求,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最终导致这个孩子情绪崩溃,抑郁成疾。初二开学没多久,就申请休学,直到现在学期快结束了,孩子依然没有做好重新上学的心理建设。

朋友与这个家长熟识,说起这事的时候无比惋惜。她说,这个孩子一直是她们朋友圈中“别人家的孩子”,以前每每提起孩子的学习,孩子妈妈充满骄傲与自豪,如今孩子出了问题,连带着妈妈都不愿出门见朋友了。

01

一场中考,一半以上的孩子将被分流,无缘高中学习。

正因此,很多家长都想托举孩子一把,不管孩子是不是块读书的料,提前学、加倍学,拼尽全力先把孩子送进普通高中。因为在家长的心里,孩子被分流到职高和技校,那意味着他们的前途就完了。

教育内卷,从家长的焦虑开始。

很多家长会说,那是因为大家都在卷,自己也不得已跟着卷。

但实际上,透过焦虑的表象,不是家长焦虑孩子的成长,而是家长焦虑自己没有一个能给孩子兜底的能力。

既如此,那就只能选一条目前看起来最具可实施性的赛道:不断地督促孩子努力学习,希望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学,以此来实现所谓的“成功”。

内卷的结果却是:中考录取分数越拉越高,录取难度越来越大,更多不甘被挤下车的家长,不断投入内卷浪潮……

02

但,焦虑的氛围,往往蔓延在普通家庭里。有时候,寥寥几句,就能立见高下。

因为孩子学习的原因,加入了几个学习群,偶有家长会在群里各抒己见。

我发现,虽然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考个好成绩,进入好的学校,但有能力的家长往往谈笑之间有鸿儒,言谈中是一份自洽的松弛感。

他们催孩子奋进的同时,一并安顿孩子的身心健康,当学习与健康冲突时,往往选择后者。并且,这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中,充满了仪式感,她们会亲手制作小贺卡小书签,送给孩子,一到节假日,也一定会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项目。

而有些家长,每一次看他们的发言都是神经紧绷,焦虑情绪蔓延。他们无比重视群内分享的学习资源,恨不得让自己孩子押上24小时去攻克学习。

家长的心态一见高下,差距在于:一个有退路,一个没有。

我还想起另外一件事,关于这几年火热朝天的公务员考试。

考公带来的“铁饭碗”效应,成为无数普通家庭、中产家庭孩子毕业就职的首选,有的孩子更是毕业后专职考公,一年到头,辗转全国各个城市轮流考。

有一次跟一位同事聊起这个话题,她却轻描淡写:她的孩子,包括她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不是非考公不可,这份职业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香馍馍”,如果你的家庭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话。

一语中的。

说到底,也是因为家长拥有替孩子兜底的能力,允许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自己的职业。

03

说了那么多,也许有家长会不屑:难道,就活该普通家庭的孩子,一辈子没有出息?

不然。

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需要学习努力,但孩子会不会读书,真的是天注定。

如果将学习天赋按照百分制打分,有些孩子是100分天赋,有些孩子是80分天赋,有些孩子是60分天赋。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要成为那个托举孩子背后的支持者,但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去达到他们的天赋上限,而不是逼着孩子去冲破天赋上限。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被提前“鸡”、过度“鸡”,孩子的确在初中阶段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如愿考入了高中。

但家长要清楚的是:进入高中的赛道,才是孩子智力竞争的开始。自己家的孩子,还有没有学习的余力?

如果一个孩子,早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已经全力以赴,花完了力气,孩子读了高中,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我家有一个亲戚,孩子中考勉强进入高中,高中三年学得很痛苦,眼看着无缘大学,在内行人的指点下改走美术生,花了不少的精力和费用,最后考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院校,毕业后依然是靠着家里的人脉关系进了一家企业,从事着与自己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工种。

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七年的时间,孩子前半程过得煎熬难度日,后半程过得浑浑噩噩,迷茫无助。

现实生活中,像我亲戚家孩子一样的案例,应该不在少数,孩子读了高中才发现不适合学习路,当初家长费尽心机把孩子送进高中,尔后又千方百计想让孩子避开高考,兜兜转转,花下的努力,到底为了什么?

04

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认知也很重要。

孩子前途,一方面源于他们自己的努力,一方面,也源于家长的认知。

作为家长,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天赋是不同。有些孩子是天生就会读书的,有些孩子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家长只有接受学习天赋有差异,才能接纳自己孩子本来的样子,让孩子努力学习变成一件纯粹的事:督促孩子努力学习,但不逼孩子孩子,让学习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父母,我们始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路。上帝是公平的,当他给孩子关上一扇学习的窗,一定也会为孩子打开一扇其他技能的门。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在属于自己的天赋赛道上奔跑,职高又如何,技校又如何,他也一定会闯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05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下班地铁中转的时候,常常会遇见一辆爱心义卖的小黄车,里面会售卖手工烘焙的面包糕点,也会售卖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每次遇见,我都会停下来买上一个。

无论是面包的味道,还是手工艺品的精巧,你都想象不到这出自一群唐氏宝宝的手艺。

唐氏孩子尚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立足,我们为何不能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找到谋生路?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过分追求功利化的教育目标,让学习成为一件纯粹的事,才会家长好、孩子好、一家都好。

我是诺妈,家有男娃,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分享学习干货,一起共成长

0 阅读:0
诺妈家有男宝娃

诺妈家有男宝娃

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分享有价值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