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延迟退休政策配套的多个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弹性退休制度。相关《办法》规定职工可以选择申请提前三年或者延后三年退休,提前的话不能比延退政策实施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早。
这一制度的实施给了职工充分决定何时退休的权利,那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以1975年出生的职工为例进行分析,先来看下这一年龄段的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
不同类型的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同,男性职工原本的法定退休年龄均为60岁,女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均为55岁,女性企业职工均为50岁,延迟后三类人的退休年龄分别如下。
1975年出生的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2岁零7个月至62岁零9个月
1975年出生的女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延迟至56岁零4个月至56岁零6个月
1975年出生的女性企业职工:延迟至50岁零1个月至50岁零6个月
这是法定退休年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既不申请提前退休又不申请晚退休,那么该年龄段的三类职工就是在到了相应的法定退休年龄后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
然而,弹性制度实施后给了大家更多的操作空间。根据规定,提前退休最多提前三年,这意味着三类职工的最早退休年龄和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一样,分别为60岁、55岁和50岁。
与此同时,愿意再多干几年的职工可以和单位协商,在得到单位同意后在法定年龄的基础上再晚退休几年,最多晚三年。
因此,该年龄段的男性职工最晚可以在65岁零7个月至65岁零9个月时退休,女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最晚在59岁零4个月至59岁零6个月时退休,女性职工最晚在53岁零1个月至53岁零6个月时退休。
现在来回答如何选择退休年龄的问题,在我看来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身体状况。不同职工的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有些人50岁过后就感到身心疲惫、精力不足,甚至遭受各类慢性疾病困扰,特别是男性职工,熬到60岁已经很不容易了,这类人适合早点退休。相反,有些人身体素质出众、精力旺盛,退休了也停不下来,忙里忙外,可以考虑多工作几年。
第二,工作情况。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不适合年龄较高者从事,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对身体的损伤都不利的。脑力劳动可能倒是越老越吃香,典型如医生、大学教授等,丰富的工作经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家庭收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大部分情况下的养老金是低于在职工资的,一般而言养老金的替代率在40%左右,即最后一个工作月的薪水是1万元的话,退休后的养老金就是4000元,差距还是很大的。对于家庭经济与支出压力较大的人而言可能会选择晚点退休,至少不会申请提前退休。
除了上面三个因素外,还要考虑家庭状况。比如,第三代出生,作为奶奶或者外婆可能要承担起带孙辈的重任。这时,哪怕身体好、体力工作强度小、养老金不高也只能早点退休,毕竟请月嫂或保姆带孩子的支出可能更高,而且还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别人带。
总的来说,1975年出生的女性企业职工是第一批“享受”延迟退休的人,法定年龄延至50岁零1个月至50岁零6个月,相对于另外两类人而言依然是比较早的,应该不用考虑申请提前退休,情况合适时甚至可以与单位协商,再多工作1-3年。
女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男性职工主动申请再晚退几年的人数应该很少,尤其是1975年出生的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2岁以上,不仅不太会申请晚退,不少人反而会申请早退,在60岁或61岁退休。
当然,正向前面说过的那样,大家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充分考虑与延迟退休有关的几个因素后再做出决定,每个人的情况和决定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不是做数学题,没有特定的公式可以代入得出确定的答案,只能给大家提供决策的思路。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