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演“周恩来总理”,将王铁成和刘劲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玮宏看历史 2025-03-20 08:30:36
前言

2024年,著名特型演员王铁成与世长辞,他一生只专注演绎了一个角色——周总理。

可别小瞧这“一个角色”,他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如今他的离去,无疑是中国演艺圈的一大重创,让无数观众和业内人士痛心疾首。

在王老逝世之后,国产剧中塑造的周总理形象,能真正走进观众心坎里的,也许就剩刘劲一人了。

这两位演员在演绎周总理的道路上各放异彩,风格大相径庭,却都收获了满满的赞誉,成为国产剧中的经典范例。

当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细细比较,那差别就像黑与白般分明,令人不禁感叹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魅力。

“总理再现”—— 王铁成

王铁成生在北京的一个富商家庭,家境优渥的他从小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是妥妥的富家公子哥。

彼时,作为国粹的京剧深受人们喜爱,年幼的王铁成也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偷偷跟着戏班子跑。

俗话说“爱之深,行之切”,王铁成对于京剧的痴迷程度,那可是相当疯狂。

王父察觉到儿子对京剧的热爱,十分支持他的兴趣爱好,毕竟在那个时代,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也是一种身份和实力的象征。

为了让王铁成能接受更专业的京剧训练,王父四处托人打听,最终为王铁成拜师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

有着不俗的戏剧功底,再加上中戏表演系的科班教学,王铁成本以为自己会毕业后,成为人人追捧的大明星。

然而,他在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儿童剧院,这让他的“明星梦”瞬间破碎。

他在剧院里毫无存在感,每天都在扮演着各种不起眼的小角色,路人甲、喽啰乙……

就这样,王铁成在龙套生涯中默默坚持了十几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1976年,周总理的逝世在中华大地掀起了沉痛的波澜,整个中国都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

送别周总理后,王铁成百无聊赖地在家中踱步,不经意间瞥见墙上挂着的周总理照片,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仔细端详起来。

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眉眼和周总理竟有几分相似,这一发现让他心中猛地一动。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悄然萌生:“我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总理的形象再次出现在舞台上,让人们重新看到总理的风采?”​

1977年,中国话剧团准备排演话剧《转折》,这部话剧讲述的是长征路上的一段往事,其中需要一位演员来饰演周总理。​

就在这时,化妆师刘伯玲将王铁成介绍给选角剧组的负责人,并让他前去剧组试戏。

王铁成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大早,就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剧组。

试妆的过程中,王铁成从额头的比例到嘴唇的厚薄,从眉毛的形状到眼睛的神态,他都一一仔细地说明,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完美。

化妆师按照他的要求为他化妆,当他化好妆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将眼前的这个人,看作周总理“复活”了一般。

只是,从面试成功到登台演出,剧组只给他17天的时间用来准备,这对于王铁成来说实在是有点紧迫。

但在演出过程中,王铁成的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他把周总理的睿智、从容、和蔼可亲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出的巨大的成功,让他从此走上了特型演员的道路,开启了他与周总理长达几十年的“神交”之旅。

1989年,丁荫楠筹备拍摄电影《周恩来》,他决定邀请王铁成出演影片中的周总理。

王铁成很乐意接受这次邀约,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做好前提准备——在短时间内瘦20斤,以接近晚年周总理的形体。

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饮食计划,坚决杜绝主食,真正做到了“九个月不知粮食味”。

然而,就在王铁成瘦身完毕,准备进入到电影拍摄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的拍摄之路变得更加坎坷。

不过,虽然是断了六根肋骨,但只在医院躺了三个星期后,他就决定返回剧组。

他把对总理十几年的哀思和盘托出,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将周总理的悲痛、愧疚、坚定等复杂情感演绎得丝丝入扣。

1991年,这部凝聚了王铁成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作品,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观众们被王铁成精湛的演技所折服,被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动,电影院里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在那个年代,《周恩来》的票房却超过了两亿,成为了当年电影界的一大奇迹,王铁成也顺势拿下金鸡、百花双料影帝。

他的表演得到了专业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称赞他是“最神似周总理”的特型演员。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让周总理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中。

而且,他在“周总理”特型演员方面的努力,也让新一代特型演员受益匪浅,其中刘劲便是深受其影响的典型代表。

“总理专业户”:刘劲

刘劲生在四川这片红军长征的经历地,长辈口中那些英勇无畏的红色故事,时常令他无比的魂牵梦绕。

1983年,在军艺来到成都招生之时,刘劲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考入学院的戏剧系。

在学校里,刘劲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表演知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次课程、每一次排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

1995年,刘劲接到了一个饰演张学良的戏越,在那个没有PS、滤镜的年代,演员的真实面容和气质在镜头前无所遁形。

刘劲站在化妆镜前,任由化妆师精心描绘,试图将他的形象与张学良的英气相结合。

就在这时,化妆间里的化妆师王希钟仔细端详着刘劲,突然兴奋的说道:“你不仅能演张学良,还能演周总理!”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刘劲满脸惊讶与疑惑,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和周总理联系在一起。

在他的认知里,周总理的形象是那样的高大、神圣,遥不可及,而自己不过是一个在演艺道路上努力打拼的普通演员。

但就在一个多月后,刘劲接到了《遵义会议》剧组的电话,原来王希钟已经向剧组极力推荐他扮演长征时期的周总理。​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阅读大量关于周恩来总理的书籍、回忆录,观看总理的影像资料。

从总理的生平经历、思想理念,到他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刘劲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揣摩。

他试图从每一个细节中,寻找与总理的共鸣,感受总理的内心世界。

第二年,电视剧《遵义会议》播出,一时间好评如潮,观众们对他饰演的周恩来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此,刘劲正式走上了扮演周总理特型演员的道路,开启了他与周总理长达数十年的不解之缘。

随着刘劲对周恩来总理这一角色的演绎越来越深入,他对角色的理解和感悟也在不断升华。

因此,他在拍摄过程中,总是全力以赴,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只为呈现出最真实、最完美的周总理形象。

2000年,《长征》这部以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旨在展现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英勇事迹和顽强精神。

刘劲再次受邀饰演周恩来总理,这对他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为了真实地还原长征的艰苦环境,剧组决定采用重走长征路的理念,进行实景拍摄。

一路上,剧组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紧张的拍摄进度,都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意志和体力。

在拍摄爬雪山的戏份时,剧组先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进行拍摄。

但在拍摄过程中,刘劲总觉得雪不够大,无法完美展现出长征时期环境的恶劣程度。

于是,他和剧组工作人员经过商议,决定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鹧鸪山重拍。

鹧鸪山的环境极其恶劣,气温极低,氧气稀薄,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他穿着单薄的戏服,在雪地里奔跑、攀爬,展现出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的坚定和顽强。

由于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拍摄,刘劲身体已经到了极限,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在医院的抢救过后,刘劲的身体虽然已无大碍,但他的身体非常虚弱,需要长时间的调养才能恢复。

这次经历让刘劲深刻地体会到了长征的艰辛和不易,也让他更加敬佩周总理和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他知道,自己所经历的这些困难,与当年红军战士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正是这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角色的责任感,让他在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毅然回到了剧组,继续投入到拍摄工作中。

在拍摄长征戏时,刘劲还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背对爆发”的肢体语言,配合“喷火眼神”,来展现周总理内心的激荡。

他时刻以周总理的精神为指引,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剧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长征》播出后,刘劲饰演的周总理得到了观众们的高度评价,他成为了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总理扮演者之一。

在后来的作品中,刘劲对周恩来总理的演绎越发炉火纯青。

他通过对总理不同时期的生活背景、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展现出了总理在不同阶段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在生活中,刘劲也时刻以周总理为榜样,还特意给女儿取名“刘来恩”,希望女儿能够记住这份恩情,传承周总理的精神。

如今,刘劲已经在70余部剧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周总理的的不同时期的形象。

他用自己的坚守和努力,让周恩来的形象在荧幕上熠熠生辉,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了这位伟大的领袖。

结语

王铁成细腻地剖析出周总理的内心世界,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总理;

刘劲的演绎,则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艺术的笔触勾勒出周总理不同时期的风采。

他们从不同方向出发,却都成功塑造出了立体、饱满的周总理形象,成为国产剧中永恒的经典。

素材来源:

《演周总理 学周总理——记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劲》人民日报:绿色中国

《刘劲:一直走在长征路上》天津党建

《盟员风采│王铁成:被誉为与周总理最为神似的表演艺术家》北京民盟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去世,享年88岁》正观新闻

0 阅读:90
玮宏看历史

玮宏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