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普义
古人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引领着后来者不断探索与前行。其中,“势从内出者已得也,从外作者未得也”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与创作真谛,为后世书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论断的内涵,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分析其在书法艺术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
“势从内出者已得也”,意指书法之势源自书者内心的情感、修养与审美追求。这种内在之势,是书者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艺术感悟与个性气质的综合体现。当书者提笔挥毫时,其内心的情感与意境自然而然地流淌于笔端,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与韵味。这种由内而外的创作过程,使得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形式上的美感,更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历史上,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无疑是“势从内出”的典范。他们的书法作品,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与韵味。这种气质与韵味,并非单纯的形式技巧所能达到,而是书者内心情感与审美追求的自然流露。钟繇的楷书端庄严谨,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内敛;王羲之的行书则流畅自然,宛如行云流水,尽显其潇洒飘逸的个性。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佳作,正是因为它们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完美,更蕴含着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
相比之下,“从外作者未得也”则强调了外在形式技巧对于书法艺术创作的局限性。那些仅仅追求形式技巧、忽视内心情感与审美追求的书者,往往难以达到书法艺术的高境界。他们的作品虽然可能在形式上显得工整规范,但缺乏内在的生命力与感染力,难以引发观者的共鸣与深思。
智永、赵孟頫等书法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但他们的作品在某些方面仍显露出“从外作”的痕迹。智永的书法以继承王羲之传统为主,虽然技艺精湛,但在个性表达与情感流露方面略显不足;赵孟頫的书法则更多地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追求与时代背景,但在情感深度与意境营造上仍有待提升。这并非否定他们的艺术成就,而是指出在追求形式技巧的同时,仍需注重内心情感与审美追求的培养与表达。
那么,如何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实现“势从内出”呢?这要求书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同时注重个性气质的培养与情感表达的锤炼。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广泛阅读与学习。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内涵博大精深。书者需要通过广泛阅读与学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这不仅有助于书者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的本质与规律,还能为其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与素材。
二是注重内心情感的积累与表达。书法创作是一种情感与意境的流露过程。书者需要注重内心情感的积累与表达,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与情感体验,将其转化为书法作品中的情感元素与意境氛围。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引发观者的共鸣与深思。
三是锤炼个性气质与审美追求。每位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与审美追求。在书法创作中,书者需要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审美倾向,通过独特的笔墨语言与形式构成,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书法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在书法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成为传世佳作。
四是注重实践与反思。书法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书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新的笔墨语言与形式构成,同时注重反思与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与教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书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水平与审美能力,为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书法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势从内出者已得也,从外作者未得也”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与创作真谛。在书法艺术实践中,书者需要注重内心情感与审美追求的培养与表达,同时广泛阅读与学习、锤炼个性气质与审美追求、注重实践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书法艺术领域中取得更高的成就与突破,为传承与发展中国书法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