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事实,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偏见

小题大作 2023-02-06 14:34:24

当你在路上看到一对看起来年纪相差很远(老夫少妻型)的情侣时,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是小三还是拜金女?

小鱼是某公司的销售,她长相甜美,时尚会打扮,是公司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为人随和,同事们对她的评价也很好。

可是,自从她男朋友来接她下班后,同事们看她的眼神就变成了藐视。

因为同事们看到她上了一个看起来比她大十几岁的,头发白了一半的“老男人”的车,而这个“老男人”是小鱼口中的男朋友。

同事们觉得他们简直就是现实版的“鲜花与牛粪”,一致认为小鱼只可能是看上了对方的钱,还脑补了一出小三上位的戏码,愈发的看不惯小鱼。

实际上,那个所谓的“老男人”跟小鱼是大学同学,年纪并不大,只是毕业后跟朋友合伙创业,熬白了头发。

同事们的以为的事实,不过是戴上了“刻板印象”的有色眼镜所产生的偏见。

01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实验,将同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者看,照片里的人眼睛深凹,下巴外翘。

包达列夫跟第一组的人说“此人是罪犯”,跟第二组的人说“此人是著名学者”,然后,请他们对照片里的人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是,第一组的人认为:照片里的人凶狠,狡猾,具有顽固不化的性格;第二组的人认为:照片里的人思想深邃,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为什么两组人对同一张照片里的人的评价会完全不一样?原因就在于刻板印象,在人们的印象中,罪犯就是凶神恶煞,作恶多端,善于伪装,不知悔改的人,他们对照片里的人的描述,其实就是对心中罪犯的形象的描述;

同样的,对学者的描述也是对心中的学者的形象的描述,而学者的形象就是学识渊博,不断研究和探索知识的边界。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刻板印象去看待事物,比如说,成绩好的乖孩子和成绩差的调皮捣蛋的孩子打架了,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是调皮捣蛋的孩子的错,因为在他们心里,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是“坏孩子”。

02

刻板印象的弊端在于,总是用旧的经验和认识,去处理现在的新的问题,思维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而问题看似相同,实则已经千变万化。

在蜜蜂的认知里,有光的地方就是出口,身处黑暗中,它会朝着光亮的方向飞去。在很多时候这个认知是正确的,飞向光亮的地方可以摆脱当前的困境,而每一次成功的脱险也会让它更确信,光亮的地方代表安全。

然而,当它被装进玻璃瓶,瓶底朝着光亮的地方,瓶口处于黑暗中,即使瓶子没有盖上盖子,它也逃不出这个瓶子。

因为它会按照惯性思维,拼命地朝光亮的地方飞去,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往瓶底撞去,直到精疲力尽的死去。

我们也是一样,脑筋很容易转不过弯来,认准了一件事,就是不愿意改变。

我做百货零售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客人:

前两年,某个知名品牌的洗衣粉换了外包装,刚换的那段时间,很多人接受不过来,不愿意买这个新包装的洗衣粉,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旧包装的基本买不到了,这个新包装的才渐渐被大家接受。

今年初,有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奶奶来买洗衣粉,说要买这个牌子的“老装”的,她说新包装的没有老包装的好用,是“充装”的。

任凭我怎么解释,她就是听不进,气呼呼地走了。戏剧的是,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她手里拿着一包,一眼看上去几乎跟旧包装一模一样的洗衣粉,来跟我证明她是对的,我是错的。

实际上,她手上的那包洗衣粉是山寨的,只是名字多了一笔。

03

刻板印象就像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根深蒂固地扎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刻板印象总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告诉我们这是什么。

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对刻板印象持保留意见,用观察替代盲目的相信,用思考替代判断,用怀疑替代结论。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每一件事都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学会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件事,不急于下定论;不固步自封,用学习的态度倾听别人,保持空杯状态,让自己随时处于“充电中”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