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觉没想到,被撵走的小参谋竟是红色特工,一个命令就让89师没了

康安说历史 2023-07-25 16:57:06

杜聿明 图片来自网络

杜聿明怎么也没想到,他在东北精心打造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会这么容易就被粉碎了。

恼怒之下,杜聿明斥责在此役中损失了一个师的第十三军军长石觉,谁让你擅自出动的?

石觉也感到很冤枉,命令不是从长官部发出的吗?我遵照长官部的命令执行,这才打了败仗,你不从自身找原因,还泄愤于我,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确实,石觉是有这个底气的。

第十三军可是蒋系大将汤恩伯的起家部队,此次出战被歼灭的89师更是一支汤恩伯曾经担任过首任师长的部队,现在被全歼了,石觉都不知道该如何向汤恩伯交代呢。现在杜聿明又要诿过于他,难道堂堂的十三军军长就这么好欺负?

从此之后,石觉在心里就埋下了对杜聿明不满的种子。在其以后的回忆录中,对杜聿明就没说过一句好话。诸如杜长官没有军事素养,缺乏指挥大军常识,不够担当方面重责等不实之词充斥纸面。

当然,这其中也有杜聿明被俘的因素在内,在蒋系部队中,将领们之间踩低就高的事情再平常不过了,何况杜聿明还被俘关在功德林里接受改造呢。要是杜聿明没有被俘,哪怕石觉对杜聿明的意见再大,他也不敢如此诋毁。

可不管怎么说,石觉的辩解是有道理的,他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忠实地执行了长官部的命令,有什么错?

看来,问题还是出现在内部。

于是,杜聿明下令在内部彻查,看看这道命令究竟是从谁的手里发出去的。

经过一番查找,发现这份命令是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少校作战参谋赵炜起草的。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在这份作战命令上,不仅有赵炜的签名,还有作战科长、处长以及参谋长赵家骧的签名。要是真要追究责任的话,这些人谁也脱不了干系。再说了,即使要追究责任,你也只能质疑始作俑者赵炜的水平问题,难道还能以此为借口追究赵炜的立场问题吗?

因此,杜聿明虽然气愤,但也只能批示了“该参应予申斥”六个字,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石觉却吓了一跳,因为就在他奉命出兵之前,曾经把这位少校参谋严厉训斥了一顿,并把他赶下了13军军部所在的车厢。随后,他就接到了出击的命令。难道是这位名叫赵炜的小少校参谋在暗中故意设计他?

可不管怎么说,杜聿明和石觉都没有往赵炜是红色特工这个方面来想。但其实,赵炜还真的是一位红色特工,代号“902”。

他给13军下达的这道送死的命令也并非挨了石觉的训斥而在暗中设计。或者说,暗中设计石觉也对,可并非为了私怨。

赵炜 图片来自网络

赵炜毕业于黄埔军校桂林分校第7期,相当于黄埔第十六期毕业生。毕业后,赵炜和其他同学一样,加入了蒋系部队。

说来也巧了,赵炜初次加入的部队就是13军。

1946年3月,赵炜在同学朱建国的推荐下,与“王石坚”会谈了三次获得了认可,成为了代号为“902”的我党地下情报员。

当时,赵炜的级别虽然不高,仅是一个少校,可所处的位置却相当关键。

在东北保安司令部中,赵炜主管机密室,并负责兵力调动、起草作战计划和作战命令等工作。

赵炜职位虽然不高,可不高也有不高的好处,起码不会引人注目,更有利于他潜伏在敌营深处。

1947年春,杜聿明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战略,意图进攻我南满解放区。

为了加强此次进攻的兵力,杜聿明下令,把正驻扎在赤峰的13军第89师和54师调到沈阳。

赵炜虽然知道13军要被调回参与进攻南满,可对13军要进攻的具体时间却一无所知。这也是杜聿明的精细之处。因为在东北作战期间,蒋军内部屡屡出现泄密事件,让蒋军吃了不少亏。为了确保此次出战万无一失,杜聿明在战前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13军出击的具体时间连赵炜这种身处机密室的参谋都不知道。

对于一位潜伏在敌营中的红色特工而言,要提供情报,那就要相当准确,凡是模棱两可的情报是不能传递回去的。不然,不仅不会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会干扰我一线指挥员的判断。

既然在司令部内得不到准确消息,那就到13军去暗中了解一下。因为在13军军部内,正好有赵炜黄埔的同学。

为此,赵炜来到沈阳南站,登上了13军军部所在的列车车厢。

果然,赵炜找到同学后,两人相谈甚欢。

当然,赵炜来找同学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叙旧,而是要套话。在他看来,他这位在13军军部供职的同学定会知道13军出动的具体时间。

可就在赵炜试图套话的时候, 13军军长石觉却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责问赵炜道:

“你是什么人?谁让你到车上来的?”

“报告军长,我是长官部的参谋,到车上看望久别的同学。” 赵炜立即说。

石觉厉声吼叫:“快给我下去!”

从态度上来说,石觉是粗鲁的。虽然石觉是黄埔3期的,赵炜是16期的;赵炜的军衔才是少校,而石觉都是中将了。可毕竟大家都是黄埔同学,互相之间必要的客气还是要有的。

因此,石觉粗鲁的要把赵炜赶下车的行为是不合适的。

可要从保密的角度来说,石觉的做法并不能算错。

石觉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赵炜是黄埔学生,又是东北保安司令部负责掌管机密和作战的参谋,本应值得信任。可事实证明,蒋军的机密又有哪一件不是由毕业于黄埔,并且掌握着机密的人泄露出去的呢?

因此,石觉的反应虽然过度,并且态度粗鲁,但做的并不能算错。

虽然被赶下了车,但赵炜并未觉得丢脸。可未能得到13军开拔的具体时间却令赵炜坐立不安。如果未能把13军的动向及时传递出去,以至于给我军造成了损失,那就是自己这位潜伏在敌营中的红色特工的失职。

在回去的路上,赵炜下定了决心。既然不能知道13军开拔的具体时间,那就逼着他动起来。

于是,赵炜回到司令部后,立即起草了一道命令。

“急电,石军长:你部车运至清原后火速急行军至新滨三源浦,迅速进入阵地,进行强攻,占领兰山制高点,不得有误!”赵炜之所以要13军进攻兰山,是因为他早就知道东北我军已经在该地设伏,准备歼灭13军。

而兰山的地形又对防守者有利,对仰攻者不利。在蒋军各主力部队没有集结到位的情况下,仅凭13军一军之力进攻兰山,等待他们的注定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当然,赵炜在发布命令之前也没忘了保护自己。在制定完命令之后,赵炜找到了他的几位上司作战科长、作战处长和参谋长签字。如此一来,即使日后出了问题,与他的关系也不大。谁叫其他几位大佬也都签字了呢?

即使将来追究到他头上,赵炜也可以反唇相讥,你可以看不起我的能力,可却不能看不起我的人品不是?

再来说石觉。

石觉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即命89师和54师出发。

到达清原后,89师和54师立即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新宾、三源浦进发,可到了兰山后,正好钻进我军预设好的“口袋”之中。

一番激战之后,89师及54师162团被歼灭,损兵折将达到了8000余人,只有89师师长万宅仁假扮医生带着两名传令兵逃脱。

遭此惨败,石觉总是觉得有几分蹊跷,再加上杜聿明在内部进行整顿的时候发现这份作战命令是赵炜拟定的。石觉认为,赵炜此举似乎有坑害13军之嫌,可你有证据吗?

1947年夏季之后,杜聿明由于屡战无功,其职务被陈诚取代。

由于赵炜业务熟练,被陈诚委以重任,负责编制蒋军在东北地区的防御计划。

1947年9月,蒋氏来到北平,召见陈诚,准备听取关于东北防御计划的汇报。由于赵炜是这份计划的主要编制者,陈诚点名让赵炜到北平汇报。

按照以往的惯例,只要是陈诚提供的计划,蒋氏一般是不予否决的。这就意味着赵炜编制的这份计划很有可能会成为以后蒋军在东北进行防御的执行本。

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为此,赵炜决定在临行前把这份计划交给地下组织。

可就在赵炜赶赴地下情报站准备提供情报时却突然看到了情报站人员在门外设置的示警提醒。赵炜明白,情报站出事了。

对于潜伏在敌营的红色特工而言,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麻烦的。因为你不知道情报站被破坏到什么程度,情报站的人员是否被捕,是否叛变。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究竟是该撤离呢,还是继续潜伏呢?

如果马上撤离,这倒是很方便的事情。因为以赵炜此时的身份会很容易脱离险境。可如此一来,自己多年来在敌营中经营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这个损失可就太大了。

可如果不撤离,一旦被捕者叛变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

赵炜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摸清情况再说,不要轻举妄动。在他的旁敲侧击下,赵炜确定了这名情报人员被捕的消息。

更让赵炜感到吃惊的是,特务们竟然在被捕的情报员身上搜到了赵炜亲手绘制的地图。这就意味着赵炜的身份随时会暴露。

但同时,赵炜也感到了几丝欣慰,因为这名被捕的情报员并没有交待出自己的身份,不然,他早就被捕了。

鉴于此,赵炜决定,先不撤离,而是赶赴北平向蒋氏汇报。之后,再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进止。

到北平后,赵炜并没有见到蒋氏,蒋氏已经先行到沈阳了。

从事后赵炜脱险的时间上来分析,正是由于蒋氏让赵炜到北平来汇报工作,才使得赵炜得以有充分的时间来自救。如果当时赵炜留在沈阳,定会被捕。

见蒋氏已经离开了北平,赵炜只能先交割了随身携带的防御计划,然后在北平开始寻找组织。可得到的消息令他吃惊,他当初的介绍人朱建国也被捕了。而且,连王石坚提供给他的联络人也被捕了。

虽然赵炜并不怀疑朱建国等人的忠诚,可毕竟多被捕一个人,他被捕的危险就加大一分。此时此境,赵炜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思考之后,赵炜还是决定先回沈阳。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已经受到了怀疑。如果他判断错误,过早的脱离了战斗岗位,地下组织再想派人打入敌营,进而得到像他这样的核心位置将非常困难。

可赵炜没想到的是,此时的他其实已经暴露了。至于特务为何没有选择在北平抓捕他,而是任其回到沈阳,至今仍是个谜。

或许是沈阳的特务不想把抓捕赵炜的功劳让给北平的同行吧。

虽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自己已经暴露,但赵炜还是加了小心。回到沈阳后,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回长官部,而是选择先躲开沈阳蒋军的视线,躲在一个秘密的地方给他的顶头上司作战科长打了一个电话,其目的在于探探口风。

在电话中,赵炜以非常平静的语气和作战科长说,自己已经回到了沈阳,想先找地方休息一下然后再回去上班。可在电话的另一头,表面平静却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作战科长的语气还是引起了赵炜的怀疑。

为了进一步试探作战科长,赵炜以不经意的口吻说要到他的未婚妻家中暂歇,并主动提供了未婚妻的家庭地址。

几十分钟后,赵炜给未婚妻打电话时发现,作战科长已经到了。这下子赵炜全明白了,自己已经暴露了,作战科长是在张网待捕啊!

为了稳住作战科长,赵炜对作战科长说,自己要先到医院看个病,马上就回去。

放下电话后,赵炜立即从沈阳小南门离开了沈阳,利用他对蒋军布防情况的熟悉,避开了大路,绕过了蒋军布防严密的地区,成功脱离了险境。

可在渡过太子河的时候,赵炜再次遇险,被52军的两个士兵拦住了。

由于当时赵炜身穿蒋军军服,就谎称自己是52军的参谋,准备渡河去侦察。这两个士兵不知是计,还热心地帮赵炜找了一条渡船,这才让赵炜顺利地渡过了太子河。

之后,赵炜又连续跋涉数日,终于来到了南满解放区。

反观那些一心想要通过“钓鱼”手段抓住赵炜的特务们,既没料到赵炜会识破他们的诡计,又没想到赵炜在发现暴露之后会当机立断地离开沈阳,还一厢情愿地坐等赵炜这条“大鱼”主动“咬钩”呢。

可岂知,赵炜早就脱身而去了。

这正是,“鳌鱼脱了金钩去,摇头摆尾更不回”。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63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