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拍卖——时间的艺术辩证

沐清扬说史 2025-04-23 04:17:50

时间,是艺术最沉默的见证者。

时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涵盖物理、哲学、心理和文化层面,衡量事件的持续时间,并受到速度、重力、情绪和文化解读的影响。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会根据情绪和经验而波动,使其感觉快或慢。

在最近几十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响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深刻转变了他们对时间的表现。他们拥抱时间的多面性,探讨时间如何与人类情感、记忆和文化叙事交织在一起。在保利香港2025年春拍,再次带来中国当代的专题,开始见证艺术家对时间的探讨。

王光乐

《140710》

2014 年作

压克力 画布

280.7 x 180.5 cm.

估价:HKD 2,000,000 - 2,500,000

《140710》的创作异常细致,见证了王光乐多年不辞辛劳的奉献精神。他首先在涂有底漆的画布上涂上一层平坦的白色底漆。干燥后,他在白色油漆中添加了一种具有鲜明现代感的红色颜料。然后,他用新混合的颜料均匀地覆盖现有的层,每一层都向画布的中心向内收缩。

梁远苇

《无题 2014.3》

2014 年作

油彩 画布

140 x 120 cm.

估价:HKD 1,000,000 - 2,000,000

在7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梁远苇的创作始终保持著一种独特的双重性——在极简的视觉语言下隐藏著细腻的情感表达,在工业化的精确中蕴含著重复性手工的温度。在2014年创作的《无题 2014.3》中,艺术家巧妙融合了色域绘画的冥想性与工业布艺花朵纹样的秩序美学,创造出一种既理性又富有诗意的视觉体验。

袁旃

《瑞鸟图》

2001 年作

水墨 设色 绢本

84 x 177 cm.

估价:HKD 650,000 - 1,000,000

2001年创作的《瑞鸟图》,诞生于袁旃艺术生涯中刚开始开始绘画“飞衣”时期。此时期的她,正尝试将故宫岁月积淀的传统养分转化为当代水墨的实验语言。远望去,画面的粉色背景如同晨曦微雾,而漂浮其间的“圆圈”之母题最早可追溯到道教《五岳真形图》中的星斗符号——古人以白色圆点标注星辰方位,并相信其具有凝聚宇宙能量的神性。与此同时,“泡泡”在西方艺术史中常象征易逝的梦幻,且被用来做虚实相生的视觉辩证——圆圈即是界限,又是通道,在画布上形成跨时空呼应。

赵赵

《天空》

2021 年作

油彩 画布

150 x 150 cm.

估价:HKD 200,000 - 380,000

夏禹

《手系列九》

2011 年作

坦培拉 木板

39.5 x 50 cm.

估价:HKD 60,000 - 80,000

艺术家们不断批判社会日新月异的快节奏,反思思维方式的剧变及其潜在危机。

贾蔼力

《无题》

2016 年作

油彩 画布

132 x 113 cm.

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

《无题》画面中,灰黑色风暴裹挟著刺目电光撕裂天际,左下方尖锐的钢铁残骸延续了艺术家早期“疯景”系列的爆发性笔触,而右下角微小人影正艰难攀向飞船般的平台——这种“宏大史诗”与“渺小人类”的对比正是贾蔼力的标志性叙事。

孙一钿

《左手,右手》

2017 年作

压克力 木板(双联作)

每幅:53 x 45.5 cm.

估价:HKD 600,000 - 800,000

孙一钿热衷在不同文化中找寻共通点,对人造的东西很痴迷,认为它们都具有“造物主”的概念,因此她认为:“流水线生产的东西更像低配版神的创世。”创作于2017年的《左右,右手》是她“人造物”系列第一次个展时的创作,展览中是一系列批量生产充气玩具,孙一钿仿佛像是造物者般将这些充气的廉价塑胶物件,转化成艺术殿堂中的作品。

崔洁

《无题》

2015 年作

油彩 画布

40 x 49.5 cm.

估价:HKD 180,000 - 300,000

徐渠

《迷宫 蓝红》

2014 年作

压克力 画布

187 x 250.6 cm.

估价:HKD 120,000 - 240,000

康好贤

《视线失控》

2022 年作

压克力 亚麻布

200 x 150 cm.

估价:HKD 180,000 - 280,000

透过他们的叙事,这些中国当代艺术家与观众展开了一场关于时间体验的反思对话:我们究竟该与时间赛跑,还是在放慢脚步中寻找价值?是顺应社会的匆忙节奏,还是选择更为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探讨时间的本质,更对快速的社会变革提出批判,促使观众反思自己的生活节奏。这些作品记录了时间本身,既是文化遗产,也是哲学思考的载体,邀请人们停下脚步,在时代变迁中或反思,或抵抗。

0 阅读:1
沐清扬说史

沐清扬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