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某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位七旬老人,每天蜗居在一间破旧的机井房内,靠着捡废品维持生计。村里人都以为他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经常送些食物接济他。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然为国家立下过赫赫战功?
一、从军报国:少年从戍边1942年,日寇的铁蹄肆虐华北大地,孙顺明出生在河北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在艰难度日。孙顺明的父母带着他躲避战火,四处漂泊。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家人刚刚安定下来,却不料天降横祸。先是父亲染上重病,没几个月就撒手人寰。母亲为了给父亲治病,早已将家中积蓄花光。没过多久,母亲也因积劳成疾离开人世。
八岁的孙顺明成了孤儿。村里人看他可怜,轮流照顾他。白天他跟着村里的孩子们一起放牛,晚上就在各家轮流吃饭住宿。就这样,他在乡亲们的关爱下渐渐长大。
1953年春天,一队返乡的抗美援朝老兵路过村子。他们精神抖擞,英姿飒爽。村里人纷纷涌出来,给老兵们端水送饭。孙顺明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些穿着整齐军装的解放军战士,心里第一次萌生了参军的念头。
等到1958年,16岁的孙顺明终于如愿以偿。他来到县城的征兵站报名,虽然个子不高,但身体结实,各项体检都过关。就这样,他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踏上了开往福建新兵训练营的列车。
在新兵连里,孙顺明刻苦训练。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负重跑步、练习射击、学习军事理论。虽然训练艰苦,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很快,他就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新兵训练。
1960年,部队突然接到一项特殊任务。他们被派往重庆涪陵的深山老林。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任务,只知道要绝对保密。到了目的地才知道,他们要在大山里开凿地下工程。
这是我国最早的地下核工程之一,代号"816工程"。施工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大型机械,全靠战士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开山劈石。山洞里湿气重,温度低,往往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不少战友在施工中牺牲了,有的被落石砸伤,有的被炸药炸伤。孙顺明亲眼目睹了战友们的牺牲,更加坚定了完成任务的决心。他带领班组创造了单日掘进最长纪录,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1965年,工程暂停后,孙顺明又接到新的任务:前往喜马拉雅山脉守卫边疆。从重庆的潮湿闷热到高原的严寒缺氧,环境的巨大反差让不少战士都出现了高原反应。但孙顺明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成为了连队里的好把式。
在海拔4000多米的边防哨所,他和战友们日夜巡逻,确保边境安全。冬天的喜马拉雅山终年积雪,气温低至零下20多度。战士们穿着厚重的棉衣在雪地里艰难跋涉,每天都要面对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二、浴血奋战:中印边境保卫战1962年初,边境地区的气氛日趋紧张。印度军队频频越过实际控制线,在中国境内设置哨所。孙顺明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在墨脱县城附近的山区加强防守。
每天清晨,孙顺明都要带领战友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巡逻。印度士兵经常在界线附近挑衅,甚至公然越境,在中国领土上架设帐篷,生火做饭。按照上级的指示,中方士兵必须保持克制,不得轻易使用武力。
一天早晨,孙顺明巡逻时发现十几名印军士兵竟在距离哨所仅两百米的地方安营扎寨。他立即上前喝止,用简单的英语和手势示意他们撤离。印军士兵不但不离开,反而用挑衅的眼神回应,还举起枪瞄准了中方士兵。
孙顺明和战友们立即摆出战斗队形,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连长及时赶到,命令所有人退回阵地。这样的对峙在边境线上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到了十月,情况急转直下。十月二十日凌晨,印军突然向中方阵地发起猛烈炮击。由于地形险要,增援部队一时难以到达,孙顺明所在的连队只能依托有利地形,死守阵地。
战斗异常惨烈。印军的炮火像雨点一样落下,山石崩裂,硝烟弥漫。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却仍然坚持射击。趁着印军调整炮击诸元的间隙,孙顺明带领几名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将伤员拖回掩体。
弹药渐渐耗尽,印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眼看阵地就要失守,孙顺明带着最后一颗手榴弹,决定和几名战友掩护其他人撤退。他们躲在岩石后面,等印军逼近时投出手榴弹。
就在手榴弹即将脱手的瞬间,一颗子弹击中了孙顺明的右腿。剧痛难忍,但他仍然咬牙将手榴弹准确地投向了敌群。爆炸声响起,十几名印军被炸飞。这为战友们的撤退争取了宝贵时间。
孙顺明拖着受伤的腿,和几名战友退入了附近的一个山洞。子弹仍然留在腿里,情况十分危急。班长二话不说,用军刀在伤口处划开一道口子,徒手将子弹取出。整个过程中,孙顺明咬着皮带,一声不吭。
三天后,增援部队终于赶到。受伤的战士们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延误治疗,孙顺明的右腿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时会一瘸一拐。
这场战斗中,孙顺明所在的班组成功阻击了数倍于己的敌军,为大部队反击赢得了时间。战后,他们集体荣获二等功,而孙顺明因为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被授予一等功。
三、隐姓埋名:归乡生活1972年深秋,孙顺明拄着拐杖回到了阔别十四年的家乡。村口的老槐树依旧,但街坊邻居们都认不出这个瘸腿的陌生人就是当年那个离家参军的少年。
回乡第一天,老支书认出了他。当年正是老支书在征兵表上签下了第一个字,把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送去当兵。十四年过去,老支书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看到孙顺明带着伤腿归来,连连叹气。
孙顺明住进了自家的老房子。这座土坯房年久失修,屋顶漏雨,墙角漏风。他用随身带回的一点积蓄和部队发的退伍费,请村里的老把式帮忙修缮房屋。白天搬砖扛瓦,晚上就打地铺睡在邻居家。
房子修好后,日子也慢慢安顿下来。腿伤让他干不了重活,但种菜养猪的农活还能应付。赶上村里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去帮忙。谁家盖房需要帮工,他就去和泥;谁家办事缺人手,他就去帮着张罗。
1975年春天,隔壁村的李寡妇托人说媒。她带着八岁的女儿,愿意嫁给这个瘸腿的退伍军人。孙顺明没有推辞,两个人很快就办了婚事。新媳妇勤快能干,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还给孙顺明生了两个儿子。
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相处和睦。孙顺明把当年立功的证书和勋章都锁在一个旧木箱里,从不对人提起。村里人只知道他是个退伍军人,却不知道他曾经是战功赫赫的英雄。
1982年,妻子突发急病。村医来看过,说是肝病,必须去县医院。孙顺明卖掉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母猪,把妻子送到县医院。可是病情还是每况愈下,三个月后,妻子撒手人寰。
留下孙顺明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大的才六岁,小的才四岁。为了养家,他起早贪黑地干活,省吃俭用。晚上给孩子们煮一锅白米粥,自己就啃几个红薯充饥。
好在两个儿子争气,学习成绩都不错。孙顺明咬牙供他们上完了初中、高中。等到儿子们到了说亲的年纪,他又借钱东拼西凑,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
婚后,两个儿子都进了县城的工厂打工。儿媳妇嫌家里穷,整日抱怨公公干活太慢。孙顺明的腿伤越来越严重,干活越来越力不从心。两个儿媳妇嫌他碍事,开始对他恶语相向。
最后,两个儿媳妇把他赶到了村头的机井房。那是一间废弃多年的砖房,四处漏风,到处堆满了杂物。两个儿子为了讨好媳妇,对父亲的遭遇视而不见。
四、功臣寻访:国家关怀2020年初,一支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和民政部门组成的工作组来到了这个河北小村。他们手里拿着一份泛黄的花名册,上面记载着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中立功将士的名单。
工作组找到了村支书,询问是否知道一位叫"孙顺民"的老兵。村支书摇摇头说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说起"孙顺明",村支书立刻指向了村头的机井房。
原来,当年由于孙顺明文化程度不高,在填写军人登记表时,"明"字被错写成了"民"字。这个小小的笔误,让他与国家的寻访擦肩而过整整48年。
工作组循着村支书的指引,来到了机井房。推开摇摇欲坠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杂物堆积的破屋。角落里,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在整理捡来的废品。
"您是孙顺明同志吗?"工作组组长快步上前。老人愣了一下,点点头。"您参加过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吗?"老人又点点头。
工作组组长激动地握住老人的手:"老英雄,我们找了您好几年了!您当年在战斗中负伤,荣获一等功,可是因为名字登记有误,一直找不到您的下落。"
说着,工作组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沓文件。那是孙顺明当年的立功证书复印件、军队档案和伤残证明。每一份文件都清楚地记载着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工作组当场为孙顺明补办了退役军人优抚证,并将一张存有三十万元抚恤金的银行卡交到他手中。这笔钱是这些年来国家一直为他保存的各项补助。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为孙顺明安排了一套70平米的公租房,添置了新的家具和电器。每个月,2000元的优抚补助金也会准时打到他的账户上。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乡亲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经常在村头捡废品的老人,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当年在战场上,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着祖国的领土。
孙顺明的两个儿媳妇听说这个消息,顿时傻了眼。她们急忙赶到机井房,跪在老人面前痛哭流涕,请求原谅她们的不孝。
可孙顺明只说了一句话:"你们回去吧,我在这里住得挺好。"说完,便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新家
五、大义为怀:捐资助学孙顺明搬进新家的第二天,便从那个尘封多年的木箱底翻出了自己的军功章。这枚在1962年亲自由首长佩戴在他胸前的一等功奖章,历经岁月沧桑,依然闪着金属的光泽。
村支书专门请来了县里的摄影师,为老英雄拍下了戴着军功章的照片。照片被挂在了村委会的荣誉墙上,配上了"功勋老兵 不忘初心"的标语。从此,过往的村民都会驻足观看,向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致敬。
一天早上,村里的小学生们结伴来看望孙顺明。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述那些尘封的往事。说到战友们的牺牲,老人的声音哽咽了。望着这些天真的面庞,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一早,孙顺明拄着拐杖来到村委会,提出要把政府补发的三十万元中的二十万捐给村里建学校。村支书连连摆手:"老英雄,这钱是您应得的,您留着养老吧。"
可孙顺明坚持说:"我现在住进了新房子,每个月还有补助,用不了这么多钱。我当年就是个孤儿,是乡亲们轮流养大的我。现在村里的学校又破又旧,孩子们连个像样的教室都没有,我得给他们做点事。"
村支书被老人的话感动了,立即召开村委会研究此事。最终决定:接受孙顺明的捐款,再由村集体出资,重建村小学。新学校就命名为"顺明希望小学"。
2021年春天,新学校破土动工。虽然腿脚不便,孙顺明还是每天都要去工地看看。他发现操场太小,就主动提出把自家的一块地也捐出来,用来扩建操场。
新学校于2021年秋季开学前建成。红砖碧瓦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一个标准的塑胶跑道操场。开学典礼那天,全村的人都来了。
看着孩子们在新操场上列队,唱着嘹亮的国歌,孙顺明擦了擦眼角。一个小女孩跑过来,给他戴上了一朵大红花,喊了一声:"孙爷爷好!"
村里人都说,这所新学校是孙顺明给村里修的第二座丰碑。第一座,是他年轻时用生命和热血在战场上竖起的;第二座,是他晚年用积蓄为家乡的未来竖起的。
如今的孙顺明,每天都要来学校转转。有时是看看教室,有时是陪孩子们打打篮球,有时是给孩子们讲讲那些关于信念与责任的故事。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孙爷爷",他总是笑眯眯地回应:"好好学习,明天会更好。"
收到捐款收据的那天,孙顺明将它和那枚一等功奖章一起,郑重地锁进了那个老木箱。这一次,他没有再把它尘封起来,而是摆在了新家最显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