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宰相,丞相是丞相,这两个不是同一个职务,别混淆了

文星说历史 2023-05-28 08:45:03

古代有句话叫“出将入相,男子汉大丈夫,做个将军,做个宰相,这是很多古代人的理想。而“将”,则是主战。“相”是文臣之位,自是引来了无数才子,这些才子们终日奔波,只盼着自己能够“朝为田舍郎,夕入帝王殿”。因为古代电视剧和电视剧的火爆,人们对“相”这个词,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丞相”和“宰相”这个词,却因为电视剧和电视剧的粗制滥造,让许多人对“丞相”和“宰相”的概念,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丞相”和“宰相”,其实是一样的,但却有很大的差别。

什么是丞相?“丞相”是中国官职的名称,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说文解字》上,“丞”的意思是:翊也,奉承。“相”是“省视也”的意思。从这一点来看,丞相就是辅佐皇帝的人。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丞相并不是只有一人。准确地说,在先秦时代,各大诸侯国都是从这种改变中受益的,在先后设立了丞相之后,他们在处理复杂的政务上,也需要一些助手来协助。所以才有了丞相这个职位,也说明刚开始的丞相最少也是有两个人。而这一职位的继续,也是因为秦国一统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局面。秦惠王时,秦国设立了辅佐秦王治国的丞相之职,吕不韦就是秦国的第一位丞相,但因他和赵姬苟有勾结,又被揭穿有奸谋,吕不韦也被革除了官位,丞相一位就空了下来。不过,丞相之位并没有被废除,到了秦二代,除了左右两位丞相之外,还多了一位中丞相,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朝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汉朝虽然继承了秦的统治,但是在最初的时候,丞相这个位置并没有像是秦王朝那样空缺,反而是由一批德高望重的大臣来担当,比如韩信,曹参,比如萧何,比如樊哙。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大臣们都是以相国为首,丞相们都是次要的。但吕产死后,相国之位,无人继承,但宰相之位却被废除。相反,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就变成了三公,到了汉哀帝的时候,就变成了尚书,一直到了汉朝的建安十三年,丞相之职都没有用过。但是,在曹魏建立之初,曹操就曾经向朝廷提出过重新启用丞相之职的要求,这也让曹操掌握了整个朝廷的大权,不管是人才的选拔,还是法律的制定,甚至是军事的制定。这也是为什么,丞相被曹丞相“短暂复活”,然后身死道消的原因。君王对丞相的畏惧,使得两个南北朝和隋唐两个宋朝都采取了“因需而设”的姿态。丞相这个职位,一直都是朝堂上的常事。唐朝时,出于管理的目的,将左仆射和右仆射改为左宰相和右宰相,但并没有改变官阶;所以,宰相大人并不是主事人。到了南宋乾道八年,丞相的位置才恢复到了一品,到了元代,丞相的位置也恢复了一品。而在大明王朝成立后,朱元璋则是在元亡以后,为了增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取消丞相制度。这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二千余年之久的“丞相”之位,从此销声匿迹。

论宰相与宰相的区别与联系。宰相与丞相相比,异曲同工之妙。历代丞相,都是从二品以下的。而宰相这个“宰”字,就是掌管一切的意思,所以,这个“宰相”,基本上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但是,相较于丞相所指的官职,宰相所指的官,明显要宽泛得多。一如在商朝,有权势的,就是一位大臣相伊尹,周公就是太宰。他们的称呼不同,但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丞相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所谓的“丞相”,要么就是霍光这样的大将,要么就是刘罗锅这样的人物。与真正的丞相不同,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掉丞相后,因为国事过于忙碌,不得不设立了一个大学士来协助管理国事。实际上,这位内阁尚书,虽然名义上没有宰相,但实际上是在做宰相的工作。再加上阁中权力的扩张,这位大学士便变成了现在所谓的“宰相”,比如高拱,张居正。清代雍正帝设立了军机部,这时,“军机部”再次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所以,刘墉才能被戏称为“宰相”。从这一点上来说,可以说,丞相与宰相是有联系的,渊源深厚。但二者在范围和职责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对于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说,这二者当然不能混淆在一起。

1 阅读:40

评论列表

鲸落

鲸落

2
2023-07-01 11:42

图通途两路口

文星说历史

文星说历史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