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切断管道后,又继续高价购买俄天然气

宁善豪说 2025-02-17 07:32:27

今年1月1日的时候,乌克兰把通过乌克兰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闸门正式切断。

当时,乌克兰官员们得意洋洋,说终于可以结束这条该死的管道了,我们不会再让他们用着我们的鲜血每年赚取几十亿美元。

当时,乌克兰的这个决定,引起了匈牙利、匈牙利等国的愤怒,毕竟俄气占了他们能源来源的相当比例。

虽然他们之前做了很多工作,甚至还跑到欧盟要去告乌克兰,不过依然还是切断了。

态度决绝。毕竟对他们来说,掐断普京的钱袋子,这也是一种伟大的胜利。

只是,当初拒绝的时候有多拒绝,现在重新反复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01

目前,俄罗斯天然气进入欧洲的管道只剩下土耳其一条。

等于俄国的天然气,从陆路通过黑海,到土耳其,再折向东南欧,辐射大半个欧洲。

欧洲天然气的阀门,等于土耳其也掌控了一个,虽然这个之前是掌握在德国人手里的。

而原来通过乌克兰管道用到俄气的国家,现在转而通过土耳其的途径,再接上了俄气,价格贵了一些些,但总比老美的“民主”天然气要便宜的多得多。

实事求是的说,乌克兰如果不用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那它也就只能使用北欧或者美国等国卖给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其实就是问欧洲其他国家买。

由于天气寒冷,目前乌克兰加大了天然气的进口,至于进口来源,根据其官方2月13日的数据,当天进口的天然气中,980万立方米来自匈牙利,1160万立方米来自斯洛伐克,350万立方米来自波兰。

但是这些天然气的来源主要还是俄国那边的,根据斯洛伐克官员透露,现在乌克兰向他们购买天然气的价格要比以前贵20%以上。

心心念念的去俄化,最后还演变成“加价买俄气”的黑色喜剧。

据了解,土耳其溪管道在乌克兰切断运输后输送量暴涨27%,日输气量突破5000万立方米,成为俄气输欧新动脉。

欧盟各国一边高喊制裁口号,一边疯狂通过匈牙利、斯洛伐克等“白手套”进口俄气。

切断管道让乌克兰每年损失8亿美元过境费,相当于自断财路还倒贴医药费。

更讽刺的是,斯洛伐克反向输送俄气时,乌克兰还要支付更高昂的过境成本,完美演绎“被人卖了还帮数钱”。

02

欧盟在这场闹剧中展现了教科书级的双标艺术。

德国总理舒尔茨一边谴责俄罗斯“能源讹诈”,一边默许国内企业通过土耳其溪管道狂买俄气;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高呼“能源自主”,转头就批准道达尔与俄气签署十年长约。

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船在乌克兰切断管道后蜂拥而至,每船利润超1亿美元。

欧盟嘴上说“摆脱俄气依赖”,身体却诚实地证明:制裁俄罗斯=给美国能源商发年终奖。

当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怒斥乌克兰“引发欧洲能源危机”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立即补刀:“某些国家自己作死还要拖累整个欧盟”。

这场闹剧绝非偶然,三大势力在暗中角力:

俄方指控美英指使乌克兰袭击土耳其溪管道,试图强推美国LNG上位。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欧供气513亿立方米,仅比俄罗斯少6%——乌克兰切断管道后,这个差距可能瞬间逆转。

欧盟委员会前脚刚通过第12轮对俄制裁,后脚就悄悄重启俄气过境谈判。

这种“白天举火炬,晚上钻油井”的分裂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既要政治正确,又要暖气不停”。

俄方淡定应对制裁,通过土耳其溪管道实现供气量逆势增长。2024年能源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8%。

03

高盛预测,若俄乌达成和平协议,欧洲气价可能暴跌56%。

届时欧盟大概率会秒变脸,哭着求乌克兰重开管道——毕竟省下的真金白银比面子值钱。

当基辅当局还在幻想“三年内摆脱俄气”时,现实已给出残酷答案:切断管道后,乌克兰对俄气依赖度不降反升,只是支付渠道更复杂、成本更高昂——这波反向操作足以载入地缘政治学反面教材。

土耳其悄然崛起为能源新枢纽,埃尔多安手握土耳其溪管道阀门笑看风云;

美国LNG巨头趁机抬高长约价格;而欧洲消费者在寒风中终于明白:在能源市场,口号永远打不过物理定律。

当基辅的政客们还在为切断管道的“政治胜利”欢呼时,普通市民瓦西里正在算账:过去三个月,他家取暖费涨了200%,而隔壁波兰人通过斯洛伐克买到的俄气,价格比他便宜30%。

0 阅读:0
宁善豪说

宁善豪说

卑贱的肉身,藏着高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