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继续探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
话说,康熙授意胤禛开启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后,胤禛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尤其是皇子、官员肆意挪借国库银两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其中,太子胤礽是欠款大户,一共欠了50万两银子。
只不过,太子并没有直接从国库拿钱,而是安排他的“卧龙凤雏”黄体仁、司马尚作为白手套,代他从户部借钱。
当胤禛轰轰烈烈开始追比欠款后,太子欠款的秘密,最终纸包不住火,被早已知悉情况的八爷党通过魏东亭抖露了出来,
为了尽快堵上债务窟窿,太子继续采纳“卧龙凤雏”们出的馊主意,卖掉了几个盐茶道的官缺,换来五十万两银子。
然而,太子的这番“卖官鬻爵”操作进行得并不严密,很快再次被八爷党所掌握。
其实这个情况,正好对应到后面“议举新太子”篇章中的一个细节剧情:八爷党的支持者中,粘杆处的李三公子赫然在列。
如果不是八爷党收买了粘杆处的大佬,又怎么可能对太子的秘密了如指掌?
这些秘密,就连康熙本人都是最后才知道。
随后,八阿哥继续安排自己的心腹揆叙带着那几个狗屁不通的官员去面见大阿哥,再由大阿哥将这些官员引见给康熙。
面对这几个歪瓜裂枣的官员,精明的康熙,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猫腻,意识到是太子在其中做了手脚。
盛怒之下,康熙马上传唤了太子。
不过,在见到太子之后,康熙只是训斥了他几句,最终没有撕掉太子最后的遮羞布,而是让太子自己看着处理。
写到这里,可能不少朋友会产生疑惑,康熙为什么会在最后的关头,放了太子一马呢?仅仅只是出于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吗?
其实我们分析一下当时康熙所面临的总体状况,就会明白康熙的良苦用心。
彼时胤禛追比国库欠款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康熙果断叫停了这桩由太子暗箱操作的“卖官还款”勾当,那意味着太子将无法搞到钱,及时将欠款还上。
八爷党或者大阿哥暗中觊觎太子的东宫之位由来已久,必然会继续穷追猛打,想尽一切办法把太子拖欠国库50万两银子的事实公之于众,让太子“暴雷”。
一旦太子暴雷,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其产生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一方面,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看到太子拖欠了这么多银子,居然若无其事,那么他们会将老赖当到底,继续硬刚追债的胤禛。胤禛和田文镜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会更加被动和艰难。
另一方面,康熙下定决心、大力支持胤禛追比国库欠款,而太子居然是户部的最大债主,这不仅令太子无地自容,更是在打康熙的脸,岂不是充满了讽刺意味?百官们会怎么看?百姓们会怎么看?
第三,黄河爆发水患之时,太子的表现已然令康熙和百官非常失望。现在太子又成了户部最大的老赖,康熙必须要对太子有所处置,才能安百官之心。
可是,如何处置太子,将会成为康熙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处理得轻了,无法平复百官的不满;处理得重了,又将会影响太子的声望,不利于他将来接班。
长此以往,其储君之位能不能坐稳,都将是未知数。
在经历了黄河水患以及追比国库欠款风波后,康熙或许已经萌生了更换太子的念头,但是眼下绝不是进行储君人员调整的时机。
所以,康熙必须保持克制。
对于那几个靠出钱购买盐茶道官缺的官员,康熙给太子的答复是让他自己看着办,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批了。
我认为,这其实是康熙在给太子最后的机会。
毕竟那几个酒囊饭袋的官员走马上任后,康熙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甚至可以安排御史官员抓他们几个把柄,直接把他们的官位撸掉,断不会纵容他们祸害一方。
康熙之所以让太子自己看着办,就是在看太子的表现。
如果太子良心有知的话,也许会立即叫停这桩交易,并且主动向康熙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在康熙看来,太子迷途知返,还有挽救的余地。
康熙暗地里自掏腰包帮他还款也未可知。
可惜,太子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自作聪明地以为,康熙并没有发现他卖官鬻爵的秘密。并且进一步得出错误的结论:康熙对胤禛采取强势手段追债的做法表示不满。
于是,太子用卖官得来的钱,解除了自己的债务危机后,马上到户部叫停了胤禛的追款工作,然后自作主张地给那些欠款官员延长了两年期限。
太子自以为自己的这番操作,不仅收割了百官的人情,也符合康熙的真实心意,是一举两得。
却不知他的临阵放水,令胤禛好不容易对那些欠债官员形成的高压态势,瞬间消散。
胤禛轰轰烈烈开启的追比国库欠款工作,最终却是以闹剧收场。
而那些老赖官员们,继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国库借款所创造的红利。
整个乾清宫内外,又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只有胤禛一个人是悲伤和失落的。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