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民工、学生、学徒、义工、房东、退休人员,算就业吗?

继宁聊财经 2023-02-08 09:31:06

整个2022年,我国新增的就业人口数量约为1206万,继续在全球保持领先优势;美国新增的就业人口数量在450万左右,德国新增58.9万,日本新增的就业人口数量下滑至10万……

细心的网友可能已发现,不论是美国,还是咱们中国公布的就业人口、失业率中都明确提到了“非农、城镇”,这是否意味着:农民,不算就业呢?

网络上的确存在着这样的说法,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通过核实后,确认农民和农民工不算就业”。

事实究竟如何呢?

我们来看看国家统计局公开的另外一组数据:截止到2021年年末,中国就业人员人口总数量为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46773万人,这意味着其他“接近2.8亿的就业人口为农民”。

不知道那些说“经过核实后,确认农民不算就业”的人,到底是咋核实的?

只是因为农业人口分布较为零散,详细数据难以及时统计和获取,大多数国家,大多数时候发布的“新增就业岗位,就因此限定在城镇、非农”领域了。但这并不代表,农民不算入就业人口中。

但不是所有农民,都算就业人口。国家统计局明确表示:以自产自用为目的农业生产,不属于就业;农闲季节,如果未做任何有收入的劳动,也不属于就业。

农民工,本质上是工人,且分布在全国各大城镇中,统计人员在走访调查时会仔细询问:有工作就会统计到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也会记录在册。

您是否属于就业人员,和您的身份——是不是农民、农民工,没有本质关系。只要在统计时,您从事着为了获取收入或报酬的劳务,并且合法,那就会算入就业人口范畴。

这个概念,可延续到义工、家庭内部劳动中

我们需要记住就业概念的核心部分——为取得收入,而为他人、组织、机构等提供生产或服务的社会性劳动。

不以取得收入为目的的劳动,包括义务劳动、公益性劳动、强制性劳动、家庭成员内部无报酬性质的劳动——比如:买菜、做饭、洗衣服、看护老人等都不属于就业。

如果有补贴,性质就不同了!即便您主观认为“不是为了获取收入”,但只要您获得了报酬,哪怕是补助,也会算入就业中。

比如兄弟姐妹中,其他几人共同出资,由某个弟弟单独照顾老人。这个弟弟虽然从事的是家庭成员内部劳动,但获得了收入,拥有报酬,属于就业人口范畴。

国家统计局在“关于工作有关项目的问题”中明确指出:为某些活动或就业工作项目做志愿者、义务劳动者,若获得了报酬或补贴,属于工作,属于就业人口。但前提是,统计人员入户走访调查时,您如实回答了。

学生、学徒、房东、退休人员、炒股人员呢?

在校学生,如果从事以赚取劳务报酬为目的的工作——比如家教、兼职促销等,属于就业人员。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不算就业。

同样的,学徒和实习生,在某公司“以学习性劳动为目的”,并未取得劳动报酬,不属于就业。反之,若得到了报酬,哪怕报酬很低或是实物性质的报酬,并没有得到现金,也算就业。

房东,若只是单纯出租房屋,收取租金,不算就业。但如果还提供看大门,扫地,修理电器等劳务,且收入报酬,那就属于工作,属于就业人员。

这个概念还可以继续延伸,比如:退休人员、离休人员!如果被返聘了,或者是继续从事其他有收入的工作,那就会再度变成就业人员。

国家统计局还明确指出:使用自己或自己家庭的资金来炒股、炒外汇、打麻将等,不属于就业人员。但如果是使用他人的资金来炒股、炒汇、打麻将,且收取佣金或费用等,就属于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从事季节性劳动的人群,在调查人员入户走访时,若还未找到下一份活,均不属于就业。但如果您不如实回答,也可能会被记录为“没有工作”。那新的问题来了,在统计时,若发现没有工作,是不是就意味着“失业”呢?这个问题,南生以后再回答。

0 阅读:27

继宁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