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姓氏歌》在之前的文章内,果妈分享了该如何预习,所以字词部分,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所以这篇,重点讲一讲预习中没讲到的重点,以及一些课外知识拓展。
本课重点:通过第一小节,知道该如何介绍姓氏。
01 如何介绍姓氏
在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分解部件法”,一个是“说偏旁法”。
“分解部件法”,便是课文中的:木子李,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其实,这就是将一个合体字,拆分成2个或2个以上的独体字来识记的一种方法。
“说偏旁法”,便是课文中的:双人徐,言午许。用偏旁,来分清到底是哪个姓氏,就好比“徐”和“许”,都是xu,很容易混淆,偏旁也能够帮其分清。
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另外两个常见的方法,分别是“组词法”和“引用名人姓氏法”。
“组词法”有很多:金钱的钱、正方形的方、照顾的顾等等。组词之后,就瞬间知道,是哪个姓氏。
“引用名人姓氏法”也很多:杜甫的杜、刘备的刘、陶渊明的陶等等。
用这4种方法,便可以完成课后习题的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实际运用题。
02 “姓氏”的由来
姓氏,在原始社会,其实是指两个意思。
姓,是因为在原始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高,人们只知母亲,不知父亲,为了表明血缘关系,便有了“姓”,所以,“姓”是女字旁,右边一个“生”字。
氏,后随着男性地位的提高,会用父系,来标记同一个姓下的不同分支,这便有了“氏”。
姓和氏在秦汉以后,才开始融合,现在统称为“姓氏”。
03 成语积累
家长可以和孩子顺便积累一下带有姓氏的成语,果妈将成语写出来,如果家长不知道意思的,可以查一下,再讲给孩子听。
这一步的积累,很重要。
张冠李戴 完璧归赵 王侯将相 孔孟之道 秦晋之好 张王李赵 ……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姓氏的成语呢?
最后,果妈附上本篇的课堂笔记,有需要的家长可长按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