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对“铁饭碗”念念不忘,可知道为什么要打破“铁饭碗”吗?

庆双三农 2024-03-14 22:53:21

铁饭碗,是对一些拥有稳定职业,享受旱涝保收待遇的人的尊称。说得最多的铁饭碗,就是以前城里的工人。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世世代代只有当农民在农村种土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城里的工人,在不淋雨,不晒太阳的环境下体面的工作,旱涝保收,一个月还要休息4天。其福利待遇也是千差万别,农民买不到的日用品,工人凭票却能买到。走到大街上,一眼都能识别出哪些人是工人,哪些人是农民。

在那个时候,农民与工人有天壤之别,想成为工人是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

星移斗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令农民羡慕无比的工人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环!

如今,农民也可以当工人,享受着工人的待遇。而工人,也可能成为农民,过着农民的生活。一些下岗工人虽然不直接种土地,但是从事的工作跟农民没有多大的差别。

因此,不少的下岗工人,对于企业改制极度不满,认为是农民抢了他们的铁饭碗。

可是,不论一些下岗工人对于企业改制如何如何的不满,也改变不了打破铁饭碗的事实。

要知道,铁饭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打破铁饭碗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结晶。铁饭碗旱涝保收,打破铁饭碗自负盈亏。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不是同一个结果。

对于“铁饭碗”的问题,“牛知晓”是这样认为的:“‘铁饭碗’多的国家,一定是弊端多的国家,是不好的国家。

现在暂时从两个方面分析说明:

一,‘铁饭碗’,实质上就是国家用特殊待遇笼络一部分人,用笼络的这部分人对广大民众实施压制,也可以说是压倒,以此巩固政权。岂不知这样并不高明,因为容易引起民愤;

二,‘铁饭碗’的存在,抑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捧着‘铁饭碗’的人必定想,反正我是‘铁饭碗’,不管干好干坏,不会被剥夺,因此在工作中难免会偷懒,消极怠工。这样的话,怎么会有社会效益?没有社会效益,社会生产力从何而来?”

打破铁饭碗,是为了公平就业,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有了忧患意识,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平,创建合谐,共享一片蓝天!

0 阅读:0

庆双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