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冬烘度伟人(一)

董小华评趣事 2024-09-25 08:15:24

随着李楠枫妄评毛主席诗词事件的发酵,网上对此议论纷纷,其中有抨击,也有反驳。就在舆情对李楠枫妄评事件盖棺定论之时,网上又出现了几许以学术角度否定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声音,然而当我看到这些所谓的以“专业学术”角度否定《沁园春·雪》在中国诗歌史中的历史地位的论述时,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们的见解离专业二字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甚至到了胡说八道的程度。我的定论是有根据的,先看一位昵称叫的《解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文章是如何胡侃的?

【《解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文章的内容是:

《沁园春·雪》是领袖毛泽东诗词中的代表作,凡是受过些许教育的人,即使不能对全篇熟读成诵,也必能对其中的某些句子耳熟能详。比如笔者接下来要说到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白色的蛇一样灵活的舞动,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像蜡白色的象一样雄壮的奔驰。它们都想和天公一比高低。

一般认为,这一句动中写静,犹如神来之笔。“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是豪阔雄健,展现了抒情主人公的英雄风范。

然而,近日笔者通过细读该词,用创作的眼光,抛开作者的身份,从词作本身审读这一句话,发现它存在着单句比喻失当,整句语义不通的问题。

“山舞银蛇”,是指蜿蜒曲折的连绵群山,远远的看上去就像银白色的蛇一样灵活的舞动,这里的“山”和“蛇”是比喻关系,根据词的创作原则,后面的“原”和“象”,也应该是比喻关系。

但是在众多解释领袖毛泽东诗词的著作中,比如周振甫的《毛泽东诗词欣赏》是这样解释的:秦晋高原,盖着雪的丘陵,一个接着一个,像一只只白象在奔跑。

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象”比喻的就不是“原”,而是原上的高山丘陵了。把高山丘陵比作“象”,尤其是“雪山”比作“白象”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高山和象的类比由来已久。

南北朝时,昙无谶译的大乘佛经《大般涅槃经》中有“面貌端正,如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可即是白象”的译语。唐韩愈有诗云:“岸类长蛇搅,陵犹巨象豗”(《咏雪赠张籍》)。

我们有理由相信,精通文史,读书广博的领袖毛泽东在读书过程中可能涉猎过“白象如雪山”或者韩愈的《咏雪赠张籍》,当他自己看到皑皑等雪景时,就不经意间的把前人的诗句熔炼到了自己的词作当中。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白象比喻的是高原上被雪覆盖的高山和丘陵,那么“原”和“象”就不像“山”和“蛇”是统一的比喻关系,而成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此,词的上下两句就失去了结构和意义上的对称。

对此,有些人试图从其他角度重新解释“原驰蜡象”,他们认为,这个原不是指高原,而是指原上“塬”,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经过流水冲积形成的一个个小土丘。这句的解释也就变成“高原上的一个个被皑皑白雪覆盖的黄土塬,看起来像一群蜡白色的象”。

这样一说单句解释是通了,但整体上的语义,却又不通了。如果说,词作中的相比于的是一个个黄土塬,也就是一座座小土丘,那么与前面的“山舞银蛇”,便很不相称了。银蛇般的群山尚且可以与天公一比高低,一个个被流水冲击侵蚀的小山丘,如何能与天公一比高低呢?

众所周知,那一带典型的地形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山舞银蛇”尚且可以理解,因为群山连绵,真的蜿蜒如蛇,但是“原驰蜡象”,就有些比喻失当了。而且必须一提的是,词作的原文是“原驱腊象”,经郭沫若、臧克家等人的建议,才改为“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共比高”虽然豪阔雄健,但是从整体上说,在语义上前两句的比喻根本无法与这一句相通。

毋庸讳言,这影响《沁园春·雪》艺术成就的一大缺憾。】

大家看过这篇文章后,做何感想呢?

我对这篇谬评《沁园春·雪》文章的指谬如下:

我对这位点评毛词作者的说法是不敢苟同的!

第一、文章作者认为“原驰蜡象”比喻失当,他的论据是:

【周振甫的《毛泽东诗词欣赏》是这样解释的:“秦晋高原,盖着雪的丘陵,一个接着一个,像一只只白象在奔跑。”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象”比喻的就不是“原”,而是原上的高山丘陵了。……银蛇般的群山尚且可以与天公一比高低,一个个被流水冲击侵蚀的小山丘,如何能与天公一比高低呢?】

我在这里所要说的是,有句话叫“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问题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真的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吗?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于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所创作的一首词。

就是说,毛主席在作《沁园春·雪》这首词时,他所处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因此,词中用“象”来比喻的一个个被雪覆盖的黄土塬,本就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之一。但问题是,黄土高原并不仅仅存在塬、‌梁、‌峁等这几种地貌,难道文章作者不清楚黄土高原还存在有高山吗?

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是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清楚,黄土高原东部有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高山。

黄土高原中部的六盘山、白于山、子午岭、黄龙山。六盘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白于山海拔1500-1800米,是洛河、延河、无定河、清涧河等的发源地。

黄土高原西部涅水与黄河谷地之间更是有拉脊山、马衔山等海拔3000-40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的高山,这些山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

毛主席写《沁园春·雪》这首词时的心境,应该是他站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城东45公里的袁家沟高家坬塬上,临高望远时,看到祖国壮丽河山后,内心所引发出澎湃心潮时写就的。从地理环境和季节上看,站在高处的毛主席不仅能看到雪后如奔驰群象的塬、梁、‌峁等这几种地貌,而且也能看到远处莽莽的群山。

现如今,游客站在清涧县北国风光景区的藏雪楼上,目及之处,便可见群山绵延,而且还能看到远处大气磅礴的黄河,清涧县境内的五峰山风光尽收眼底。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恰恰是把眼前的景色写活了。

陕西绥德、米脂、佳县、清涧、神木、府谷等地的峁状丘陵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地貌,峁顶海拔1200-1400米,呈错落的馒头状,雪后站在高处看这种地貌,就像白象的脊背一样。由此可见,毛主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词句,恰恰把黄土高原的山地地貌特征都囊括进去了。

第二、“原”和“蜡象”二者根本就不是文章作者所言的所谓“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文章作者根本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包含和被包含!

事实上,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涉及到两个主体之间的从属或包含状态。就是说,当说A包含B时,意味着A是B的子集,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能在B中找到。

例如“猫”范畴包含“小奶猫”范畴。在部分包含的关系中,两个范畴有部分重叠,例如“鸟”范畴部分包含“会飞动物”范畴。而在全部不包含的关系中,两个事物范畴没有任何共同的特征,例如“人类”和“用鳃呼吸的动物”等。‌

对比一下看,“原”和“蜡象”根本没有共同的特征,“原”当然是指黄土高原,而不是文章作者所认为的“黄土塬”。

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像蜡白色的象一样雄壮的奔驰,这怎么能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呢?逻辑上根本就说不通!

就连小学生都能够清楚,“原驰蜡象”明显是比喻句,是用白象来比拟被雪覆盖下的塬、峁、梁等地貌。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是把一种事物比成另一种事物。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原驰蜡象”其喻意是“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像蜡白色的象一样雄壮的奔驰”,即是把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比喻成正在奔驰着的蜡白色的象。这样就可与上一句“山舞银蛇”形成了很工的对仗句。

第三,文章作者认为:“一个个被流水冲击侵蚀的小山丘,如何能与天公一比高低呢?”

那我在这里问一下这位作者,黄土高原众多高山,特别是存在海拔4000米直插云霄的高山,难道不能与天公试比高吗?做为诗人的一代伟人,思绪难道不可超越眼下吗?按这位谬评者的冬烘头脑,李白对庐山瀑布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做夸张描述也是不可以的!可见这位文学素养并不高的文章作者的结论是如此的荒谬。

0 阅读:8

董小华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