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变形、变态,外国人拍《西游记》,能有多离谱?

人在旅途多快乐 2024-06-22 15:21:11



好消息,千呼万唤的网飞三体播出了。

坏消息,超级无敌大烂剧。

不仅原著的剧情被改编得狗屁不通,甚至基本的人设都面目全非。

不仅叶文杰人生基本靠“睡服”,床戏一场接着一场。

就连汪淼和罗辑之间的关系都乱七八糟。

以往对同一部电影有不同评价的各大论坛,这一次出奇地一致,给这部网飞的巨制,打了一个低分。

其实这不奇怪,从影视剧这个概念诞生以来,外国人拍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就从来没拍好过。

《三体》也不是第一个被祸害的中国文学作品了,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西方影视界就对中国文学作品有着一种近乎魔怔的拍摄热情,具体表现就是——越拍越烂,越烂越拍。

其中饱受摧残的就是我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西游记》。

因为改编自玄奘取经历程的探险故事,以及各种光怪陆离的妖魔形象,这一部不可多得的故事素材,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西游记》作为文学作品,在国外风靡的时间,远比大家想象得要早。

古代的朝鲜有一本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就介绍过《唐三藏西游记》话本中“闹天宫”、“黄风怪”、蜘蛛精”、“狮子怪”、“红孩儿怪”、“火焰山”等等故事情节。

在这样的影响之下,《西游记》的故事像蒲公英一样,随着航海贸易和商队,飘到了世界各国,深受各个文化群体的喜爱。

但是喜爱归喜爱,他们拍出来的《西游记》影视作品,却相当离谱,不能说是南辕北辙,起码说是毫不相干。

这么说吧,大多数国外《西游记》作品里,最还原的部分,就是人名。

01

欧美人爱《西游记》,因为公路片

要说影视改编,不得不提美国,作为影视输出的大国,美国的导演和编剧们,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好剧本,《西游记》也不例外。

《西游记》这个题材,在美国其实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著名IP。

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给孩子们看的《小美人鱼》和《灰姑娘》一样,在美国,《西游记》是青少年成长的必备读物。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美国人民特别喜欢一种类型片——公路片。

所谓公路片,顾名思义,是一种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

剧中的主角往往是为了某些原因而展开一段公路旅行,并在公路旅行的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

比如前些年的奥斯卡获奖作品《绿皮书》就是典型的公路片。

所以你看,《西游记》里面,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一路到西天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完美的公路片剧本。

1942年,美国人阿瑟·韦理,结合胡适的文章,将《西游记》翻译出来,带到了美国,自此以后,这部作品,就成了美国影视剧导演们热衷改编的对象。

从此以后,美国各大导演和编剧就像着了魔一样,疯狂改编《西游记》。

那些不知名导演拍的咱就不提了,就说知名导演。

曾经拍过《第一滴血》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美国导演彼得·麦克唐纳在早年间,就和德国合作,拍过一部《齐天大圣》。

电影里,一个美国记者受到如来佛祖的指引,在火焰山,救出了孙悟空。

齐天大圣剧照

是的,我没打错字,美国记者,在火焰山救出了孙悟空。

咱也不知道孙悟空跑到火焰山去干嘛了,孙悟空被压在火焰山下面是不是牛魔王的鬼主意。

反正孙悟空就是被一个大石头,压在了火焰山下面。

在美国记者救出了孙悟空之后,观音菩萨从天而降,给了他俩一个取经的任务。

好吧,这倒是和原著差不多。

但是等一下,观音菩萨怎么穿得这么凉快啊?

而且你俩这个暧昧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果不其然,后面没多久,观音和这个美国记者就开始吻戏了。

这是正经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可不是什么三级片。

在美国人拍的《西游记》里,这个算是最靠谱的了。

网飞和ABC电视台合作拍摄过一部《The Legend of Monkey》。

名字翻译过来,应该叫《猴王传奇》

我先不说剧情,你看剧照。

从左到右,依次是二师兄,大师兄,唐僧,沙师弟。

这个猪八戒孙悟空和唐僧的造型,虽然离谱,但是基本就是一些结合了当地特色的改编。

这个沙师弟是怎么回事??

一头白发咱就不说了,怎么还变性了?

这部片子虽然叫《猴王传奇》,但是你看不到金箍棒的存在。

因为孙悟空,打的是咏春。

你或许会觉得,这东西是他们找美国人自己拍的,如果美国人找中国人合作,是不是就好了?

中美合拍《西游记》,你们出道具和资金,我们华人自己出演员。

两开花对不对?

不对。

因为人家真拍过中美合作的《西游记》。

吴彦祖,杨紫琼当主演的《西游ABC》

话不多说,看剧照。

这是吴彦祖饰演的美猴王孙悟空。

这是杨紫琼的观音。

是不是感觉有点味道了,起码服化道不离谱了对吧?

那如果我告诉你,杨紫琼后面站着的那个,是孙悟空的儿子,你能接受吗?

是的,孙悟空的儿子,不是那种猴毛变的假身,就是物理意义上的儿子。

这部剧大概故事是,孙悟空和牛魔王原本都是天庭里有编制的神仙。

在蟠桃会上,因为牛魔王相当齐天大圣,结果被孙悟空抢了风头,于是怀恨在心,苦心积虑筹划了几千年,想要推翻天庭统治。

结果就在牛魔王要打上天庭的时候,孙悟空的儿子,偷了孙悟空的金箍棒。

最后,在观音的指引下,找到了藏在人间的第四卷经书,拯救了世界。

第四卷经书在哪里呢?

不在印度,不在中国。

在美国的高中校园里。

这卷经书,就是一个在美国高校里读书的亚裔学生。

是的,没错,经书是一个大活人。

所以,这部剧里,观音找到孙悟空儿子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说英语,因为未来他要在美国高中读书。

那你这么说,我理解它为什么要偷金箍棒了,美国高中现在这个枪林弹雨的环境,没个趁手的家伙,牛魔王去了都得犁地啊。

美国人拍的东西之所以这么离谱,就是因为他们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尊尊重过其他国家的文化,所有美国拍摄的美国以外国家文化的作品,其实都不过是套了一个皮的美国大片。

不信,你想想,上面这个吴彦祖版本的《西游记》。

你把孙悟空跟牛魔王换成索尔跟洛基,索尔的儿子偷了他爸的风暴战斧,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第七颗无限宝石,然后把观音的角色,换成奇异博士,奇异博士告诉索尔儿子,去地球找这个宝石,这个宝石是谁呢,就是幻视。

是不是一模一样?

02

日本人爱《西游记》,南辕北辙的爱

如果说,美国人拍的《西游记》,离大谱的原因,是因为地球两边的人,没办法相互理解。

那日本这个离谱的《西游记》,完全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有理解,但是完全是属于自己的理解。

你比如我们的川菜,麻婆豆腐,到了日本能衍生出这样的变种。

所以,日本拍的《西游记》,像不像。

像。

是不是?

也是。

但是味儿不对。

1959年,日本东宝公司拍摄了一部电视剧《西游记》。

有必要提一句,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的《西游记》电视剧。

我之所以要提这一句,是因为除了这一个特点之外,整部剧乏善可陈。

因为你看这个剧照。

可怜的沙师弟,在美国要变性,在日本要变形。

日本几乎所有关于《西游记》的影视作品里,沙僧都是一个丑陋的河童。

咱就是说,原著里面,沙师弟虽然相貌粗陋,但是不至于这样吧?

之所以有这个理解,是因为,日本文化里面,河里的人形妖怪,就是河童啊。

但我最不能理解,也最不能接受的是。

日本几乎所有影视剧作品里,唐僧的形象,都是一个女人。

或者哪怕是男人的形象,也要由女演员来扮演。

这部电视剧里面,扮演唐僧的是中田康子。

这个演员,在当年是非常热门的女演员,在日本当时的地位,约等于今天我们这里的刘亦菲。

所以,即便几十年过去了,看当年的剧照,仍然依稀可见当年的美人风姿。

我不否认她好看,但是她不像一个风尘仆仆的取经人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头起坏了,后续的日本《西游记》里,楚楚可怜的女唐僧就成了标配。

有夏目雅子,还有深津绘里。

1993年,日本电视台为了庆祝自己四十年的生日,播了一部《西游记》。

这部《西游记》里,有一段非常离谱,而且是你仅能在日本版本《西游记》里,才能看到的剧情。

那就是,猪八戒在高老庄垂涎唐僧的美貌。

听起来很离谱,但是如果你看了这部剧,相信我,你会原谅二师兄的。

当年那部《西游记》里面,唐僧是她。

宫泽理惠。

我就想问佛祖,你派这样的唐僧去西天取经,你到底是来帮助猪八戒的,还是考验猪八戒的啊?

这唐僧要真长这样,李世民压根就不可能让她离开长安吧?

到了2006年,日本还是坚持用女性来扮演唐僧,而且越来越离谱。

剧里的唐僧,都穿丝袜了。

我实在是不理解,为啥日本人这么喜欢用女性来演一个英俊的和尚。

按理来说,他们那边不缺小鲜肉啊。

在《猫妖传》里,那个很帅气的日本和尚,就是日本演员染谷将太扮演的。

总体来说,你要是能接受女唐僧这个设定的话,部分日本《西游记》的改编还是可圈可点的。

比如这个高老庄里的场景,还原的还是不错的。

不听台词,只看服化道的话,你会以为这是八十年代香港拍的东西。

03

印度人爱《西游记》,咖喱味的神剧

按理来说,印度,应该是所有外国文化里,最能理解《西游记》的。

毕竟《西游记》这个故事的终点,就是古代的印度。

但实际上,印度是最不适合拍《西游记》的国家。

因为中国以外的国家,想拍属于自己的《西游记》,那就少不了对剧情进行本土化的改编。

《西游记》的故事是从东土大唐,去天竺。

你改编的时候,把东土大唐这个起点,改成美国洛杉矶,改成日本秋叶原,虽然离谱,但是都能理解。

你唯独不能改成印度。

好家伙,从印度出发去印度取经?

那还取啥啊?

但哪怕抛开这一点不谈,印度版本的《西游记》,拍得也是相当的离谱。

在印度的《西游记》里,哪吒长这样。

我就不吐槽想哪吒为啥变性了,毕竟咱们这边也有用女演员演哪吒的先例,莲藕人嘛,性别无所谓。

但是你这个三头六臂手里拿把弓?

你别欺负我读书少,你这不就是个湿婆吗?

然后孙悟空长这样。

这身材体格服装,我不说这是个猴,你能看出来?

妥妥的印度神剧标配男主角。

而神仙,长这样。

这个是路上的妖怪。

不管是神仙还是妖怪,出场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和孙悟空来一段隔空对舞。

没毛病,印度影视作品,没点歌舞,就没那味了。

总之,印度版的《西游记》,应该是一个只有猪八戒快乐的世界。

毕竟一言不合,就看姑娘跳舞。

04

越南人,对孙悟空有自己的理解

作为中国的邻邦,越南也是拍过《西游记》的,而且,他们对《西游记》的理解,全都放在了孙悟空身上。

上个世纪的时候,越南人的《西游记》里,孙悟空是这样的。

是不是觉得身材有点奇怪?

奇怪就对了,因为从始至终,这个孙悟空都是一个小孩扮演的。

大概是导演看了《西游记》原文里,孙悟空刚出场时“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的描写吧。

你说它还原不用心吧?

它算是忠于原著了。

但是这样子,全剧的打斗场面,看起来就有点开玩笑了。

整部剧的所有打斗,都是用街舞的形式来展现的。

后来资金成熟之后,他们又拍了一版。

这一次学乖了,完完全全就是对我们央视版《西游记》的模仿。

因为里面的孙悟空的服化道,就是照着六小龄童1:1复刻的 。

写在最后

《西游记》,为什么这么受全世界文化的喜爱?

本质上,是因为孙悟空这个形象,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反抗精神,无论是一开始的大闹天宫对抗强权,还是后来的取经路上降妖伏魔,都闪耀着英雄的光辉。

无论是哪个文化背景下,观众们都会被这种精神,引发强烈的共鸣。

但是话说回来,你改编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学作品,都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否则仅凭着改编技巧移花接木,只能孕育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四不像。

过去的《西游记》是这样,现在的《三体》也一样。(范师傅)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拾文化)

0 阅读:26
人在旅途多快乐

人在旅途多快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