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反迹初显(下)|闲话残唐五代

大卫的平行宇宙 2024-11-15 15:03:59
一.引言

在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尽管后唐的状况极为糟糕,但已经起了反意的孟知祥依旧不敢显露半分反迹——毕竟,初到贵地的孟知祥也得花费大把精力了解、渗透、掌控这片地盘;否则,其命运又能与康延孝有何区别呢?

但,随着天成二年的到来,已经与西川打成一片的孟知祥支棱起来,不再对李嗣源唯唯诺诺了。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二.历史故事1.李严再入蜀

春,正月。孟知祥收到线报,得知李严入蜀。

作为前一年的风云人物,李严的传奇故事还一直在蜀地流传。对其再次入蜀之目的,孟知祥只用脚后跟也能想清楚明白,这让已经动了据蜀自立心思的老孟极为恼火,开始琢磨如何避免李严愚弄王宗衍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少人建议:干脆上书朝廷,让陛下召回搅乱分子李严!

这就纯粹是胡出主意了——朝廷派李严入蜀,本意就是要恶心你,怎么可能因为一封奏疏就收回成命?因此,早就想明白这的孟知祥直接否了这个建议,大气的表态:用不着整这些虚头八脑的,我自有安排。

尽管手下没帮上什么忙,但孟知祥内心更多的还是满意——能公开反对朝廷插手蜀地事务,说明这群人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跟自己站在了一起,李嗣源这个法理上的共主反而成了这些人的共同敌人。

不日,李严派人送信,告知准确的抵达日期。孟知祥踌躇一番,决定先兵后礼,派人率精锐部队列阵以待,希望李严见识到蜀中的煌煌武备,能知难而退。

对此,已数次出使蜀地的李严不以为意——毕竟是见识过大场面的冒险家,只靠恫吓,是吓不倒他的。

李严没被吓到,可就吓到蜀中百官了,纷纷暗示孟知祥:老板,你这招式不好使啊!咱们是跪啊?还是跪啊?我可提醒你,要跪得趁早,晚了可就晚了!

孟知祥微微一笑:早先,我是【救过李严】(A)一命的。本以为见到我军的威武雄壮,他会念着我的恩情,不再为虎作伥!既然他错过了我给的机会,那就等我从容走好第二步吧!

2.孟知祥矫诏封官

恰在此时,武信节度使李绍文过世。

武信军镇,领有遂、合、泸、渝、昌等五州,治所在遂州方义县(今四川省遂宁市),绝对是孟知祥的卧榻之侧。已经起了反意,且自己就是“掺沙子”小能手的孟知祥当然不能允许朝廷派人过来“酣睡”。

只是,眼下的孟知祥还没有完全做好战前准备,是没办法直接与朝廷撕破脸皮的。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想当初,李存勖派孟知祥赴蜀之际,为了处置权势熏天、威望大增的郭崇韬,曾经口头许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为了证明李存勖刻薄寡恩,李嗣源也在官方层面统一了口径,确认孟知祥的确是带着密诏赴蜀的。只是,这里所谓的便宜行事,其对象是郭崇韬。郭崇韬被杀后,依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原则,那份口述密诏其实就随之失效了。

但孟知祥却有”召唤阴兵“的大能!脸不红心不跳地当众宣布:

为稳定蜀地安全,先帝密诏,要我便宜行事。

如今李绍文新故,武信军镇不可一日无主,正是需要我临机决断之际。

西川节度副使、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李敬周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可代掌武信。

大家伙儿都是千年的狐狸,能不清楚自己老大在演聊斋?但这事儿上利孟知祥、下利蜀中百官,谁会跳出来唱反调?

壬戌(初十),孟知祥颁布任命遂州留后的文书,催促李敬周赶紧出发,面对夜长梦多!随后,才不慌不忙地上书朝廷,表示事急从权,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就从了我吧!

感叹

之前,无论如何“枪口向内”地部署兵力,都还能洗白成孟知祥在西川节度使的职权范围内做事;但,任命军镇留后,这可就是藩镇自立的标配动作了——之前,一切不过是查无实据的“反意”;但从此刻起,全都坍缩成呈堂证供的“反迹”了。

值得一提的:有意无意间,蜀地百官已经上了孟知祥的战车,只能与其共进退了!

*这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不再有任何影响;但对正在创造历史的诸君而言,显然可以打上“供参考”的标签。

3.诛杀李严

李严毕竟是上国天使,在招待礼数上,孟知祥是一点儿也不会失礼的。

只是,无论是之前孟知祥的救命之恩、还是如今的低姿态,都不足以改变李严对此行任务的初衷。

按照孟知祥早前规划好”请客、斩首、收下当狗“的SOP,既然李严已经用行动做出了回应,孟知祥知道是该启动”斩首“流程了。

对此,李严毫无所觉,直到某一天,孟知祥撕下了一直用来麻痹对手的面具。指责李严:

早先,老哥奉旨入蜀,一回到洛阳,就力主李存勖举兵平蜀。结果呢?前蜀亡国、李存勖失国!

如今,老哥又来蜀地,以你过往之作为,蜀中百姓实在难以心安啊!

今上甫一登基,就明令罢废监军制度,为此不惜背弃仁厚之名而大肆捕杀宦官。蜀地哪里做得不好?值得特殊对待!

怎么评价孟知祥这套说辞呢?

要说实事求是吧,其中不乏混淆是非之词,比如:李存勖因平蜀失国——那是李存勖自己治理国家失当,李严有啥责任?蜀人难以心安,那不正是身为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应该出面解决的事儿吗?怎么也扯到李严身上!

要说胡搅蛮缠吧,其实出于维稳考虑,李严的确不应该来;即便非来不可,也实在不应该挂着李嗣源明令罢废的监军title。

但是,这些问题都是李严的锅吗?说到底,不过是孟知祥杀人诛心之语!也许,正因为被诛心了,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李严在真正的刀斧手面前,还是崩溃了,希望老伙计能给一个活命的机会。但是,却被孟知祥以”不杀不足平众怒“为由回绝了!

上国天使一死,蜀人就只能直面李嗣源的怒火,为了提高活命概率,只能被孟知祥”收下当狗“!

4.借题发挥(1)PUA后唐系官员

随后,孟知祥让左厢马步都虞候丁知俊出列。看着已经面如死灰的丁知俊,孟知祥先来一记杀威棒”当初,李严奉旨出使前蜀,你是他的副使。“闻言,丁知俊差点儿瘫倒在地。

孟知祥高高举起却又轻轻放下”但李严终究与我故交情深,实在不忍他暴尸荒野。我公私分明:于公,必杀之;于私,则应妥为安葬。兄弟,你们也共事一场,这事儿就交给你办吧。“

没有奖励,只是不惩罚!

这就是孟知祥的用人之道:先极限压低预期,再给予出乎意料的奖励,让手下在大喜大悲中,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PUA。

尽管孟知祥的手段十二分的卑劣,但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杰出的营销大师——无论是在尸体旁叫出丁知俊的氛围营造、还是先抑后扬的话术、亦或公私兼顾的堂皇借口,每一项都是没有二十年功力做不到的!组合在一起更是打出了1+1>2的绝佳效果!这摆拍手段,对上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也不遑多让!

(2)颠倒黑白,试探朝廷底线

西川毕竟还是后唐的藩镇,孟知祥再跋扈,也没有权力擅杀使者。但早有谋划的孟知祥再次使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阴招,给朝廷打报告,称:”李严矫诏,要求我回洛阳述职,又对士卒胡乱许诺,极大搅乱蜀地军政工作的正常运行。为稳局面计、为国除贼计,已明正法典。不用谢!“

且不说报告内容完全鬼扯,咱们退一步,就算假设李严的确干了这些抽象的事情,作为军镇话事人,孟知祥确实有权力绑了李严,交给朝廷审讯。但李严毕竟是上国天使,就这么直接杀了,然后单方面出具所谓审判记录,就完全是僭越了!

这就是孟知祥狡猾狠辣的地方

一方面,对待李嗣源不可能让步的核心利益,如:向洛阳输血,不直接对抗,而是打折扣地满足;另一方面,在后唐可以谈判的地方,尽量讨价还价甚至得寸进尺。

这就让李嗣源恨恨不已但又不愿意轻启战端——把试探底线的活儿玩出花来了!

*这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不再有任何影响;但对正在创造历史的诸君而言,显然可以打上“供参考”的标签。

5.连锁反应(1)杨令芝惊惧回洛

消息传递得极快!同样出差到蜀地的内八作使杨令芝于途中获悉:孟知祥以极为离谱的理由处死了李严。用不着多做思想斗争,惜命的杨令芝就换了一个方向进攻——还是回洛阳保命要紧。

(2)朱弘昭中止任务

与此同时,消息也传到东川。朱弘昭也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安,一直琢磨着如何能合理合法地返回家乡——他来东川,可不是出差,而是做节度副使,不得朝廷调令就脱离职守,就算回家,一样逃不掉死亡的命运。

对朱弘昭而言,幸运的是董璋也不希望自己有身边有这么一个朝廷安排的副手。朱弘昭毕竟是一镇的二把手,起码的亲兵卫队还是不缺的,很是能给董璋制造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如今意识到朱弘昭并无久留之意,便托词”有军事,董璋使之入奏“,打发他立马滚蛋。朱弘昭喜出望外,假意推辞一番,赶紧快马加鞭离开东川!

如果说李严的任务是观察、拉拢乃至说服孟知祥;那安重诲给朱弘昭的考核指标就是以武力震慑董璋。

可惜,李严自愿冒险,有充足的能动性;但朱弘昭不过是安重诲打击报复的对象,碰到困难,当然是能躲就躲了!

至此,蜀地基本完成了对朝廷触角的清理!零和博弈中,对手的任何收益,都意味着自己的等额损失。蜀地的胜利就是朝廷的损失。

如果按照史书不提多为善终的潜规则,不等命令就擅自中止任务的杨令芝多半没有受罚。这么一看,有进取心的李严被杀,朝廷没有反应;想逃课的朱弘昭借故返回洛阳,朝廷没有后招;胆小怕事的杨令芝没完成任务,同样未被追责。如果你是孟知祥、董璋,还会对这样的朝廷心存敬畏吗?

李嗣源当然有他的难处与苦衷,但是,面对藩镇赤裸裸的挑衅、面对官员肆无忌惮的消极逃避,把软弱与妥协直白地写在脸上,始终毫无作为——只能说,统一天下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如果实力不足、把握不高,压根就不该主动挑衅

而更让人难以苟同的,是安重诲在削藩一事上的志大才疏——对蜀地所谓的试探、挑拨无动于衷,就是直白地昭告天下:朝廷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敲黑板,划重点

随着自己在逐步坐稳了西川话事人的宝座,孟知祥清楚,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的有资格挑战后唐,就得彻底将西川上下收为己用。

为此,孟知祥精准踩中蜀人痛点,打着同舟共济的名头,使出种种手段,将之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

如何争取乃至吸纳中立方?营建共同利益、打造共同敌人!

三.眉批A.【救李严一命】

在救过李严这事儿上,孟知祥倒真的没有撒谎——那是乾化二年(公元912年)的事情了。

彼时,已经是朱温生命的最后一年,年迈且多病,之前战绩彪炳的后梁太祖已经没有什么野望与担当了,原本摄于其淫威而投靠后梁的河朔诸镇审时度势,开始在梁晋之间左右摇摆。

李严,时任莫州刺史,便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顺水推舟地投降了周德威。

李存勖早就听说他“涉猎书传,便弓马,有口辩,多游艺,以功名自许”,便安排他给自己的宝贝儿子李继岌当老师。

按照一般的剧情,这种殊荣对一个降将,还是以叛逆闻名的河朔地区的降将而言,理应难以拒绝。但李严是正常人吗?老哥从来就不走寻常路——一把将李存勖递过来的橄榄枝丢到九霄云外!

李存勖可是体面人,哪里能允许别人不体面——当场翻脸,准备斩了不知好歹的李严。时任教练使的孟知祥得到消息后,慌的鞋都没来得及穿——这是个烂大街的老梗了,据说曹老板听说许攸来投时,也亢奋得“免跣”会见——赶紧跑过来劝谏老板,认为天下未定,不宜因怒而杀降将!这才保下了李严。

华夏史书个顶个都是大部头的巨著,超大的工作量致使某些在史官眼中不太重要的事件都被一笔带过,后人难以一窥全豹。

李严这事儿便是如此。我们既看不到他拒绝的理由,也不知晓后续的处罚。反正,资治通鉴中,李严的再次登场,就是他出使前蜀的高光时刻——这待遇,妥妥的NPC啊!

如果,我是说如果,让我猜测李严拒绝的理由,我能想到的,大概有两点: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从史书对李严的记载看,尽管他的确辩才无碍、文采斐然,但似乎没有表现出对书传的精通——不排除这个标签其实是他给自己打造的虚假人设。

面对李继岌这个板上钉钉的李存勖继承人,是没办法长期造假的。所以李严只能“献丑不如藏拙”了!

精心策划的营销方案

从后来李严敢于反复入蜀的经历看,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冒险家——甚至,说他是投机分子,也算不得过分。

这么一个人,如果想让李存勖快速记住自己这中层降将,是干得出来“假意顶撞,然后在明君的感召下彻底臣服”的欲扬先抑的戏码!

甚至,从他与孟知祥在西川的交流过程看,搞不好孟知祥就是这场大戏中,李严为自己找的安全垫——激怒李存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李严可并不想就那么糊里糊涂的噶了!

四. 参考资料:

司马光【资治通鉴】

欧阳修【新五代史】

薛居正【旧五代史】

胡三省【通鉴音注】

心理威慑制胜-康延孝奔袭、郭崇韬劝降,平蜀顺利|闲话残唐五代(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KBBOI105562BHM.html)

阴谋论 - 后唐可以乱,郭崇韬必须死|闲话残唐五代(https://m.163.com/dy/article/J7FRNNVC05562BHM.html)

特别声明: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
大卫的平行宇宙

大卫的平行宇宙

在平行宇宙中,口齿笨拙的可以激昂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