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反制,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关税再提高41%,正告美方将不再理会

潇湘十二楼娱乐 2025-04-11 21:04:42

文|潇湘十二楼

编辑|潇湘十二楼

2025年4月11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升至125%,反制幅度达41%。

这一举措是对美方此前单方面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125%的“对等回应”,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新一轮升级阶段。

中方在公告中明确表态:若美方继续加码,中方将“不再理会”,转而通过强化自身经济韧性应对冲击。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理由为“平衡贸易逆差”。

两天后(4月4日),中方宣布对等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设置过渡期以缓冲企业影响。

然而,美方并未止步。4月8日,其再次将关税提高至84%,中方随即于次日(4月9日)宣布同步上调至84%。

4月10日,美方以“对等”为名,将税率推高至125%。这一数值远超正常贸易争端范畴,甚至高于美国对部分“非市场经济体”的惩罚性关税水平。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当天回应称,美方行为“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是“数字游戏式的霸凌”,并强调“中方将坚决反制”。

中方此次调整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对外贸易法》等国内法,并强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特别指出,当前84%的关税已使美国商品在华“失去市场接受可能性”,若美方继续加税,中方将“不再被动跟随”,而是通过完善国内市场机制消化外部压力。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中方始终采取“对等反制”策略。但此次公告首次提出“不再理会”后续加税,释放出重大信号。

商务部白皮书《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4月9日发布)已铺垫这一转向,强调“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将“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降至8.7%,较2018年的13.2%显著下降。同时,中国与东盟、欧盟的贸易额占比提升至37%,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产业链“去美国化”进程加速。

分析认为,中方此次表态基于两大考量:一是高关税已实质性阻断美国商品入华,反制边际效益递减;二是通过“冷处理”避免陷入美方设计的“关税竞赛”陷阱。

美国大豆出口商协会统计,2024年中国进口美豆规模同比骤降72%,而本次关税上调将使剩余份额进一步萎缩。

在华美资企业亦受波及,特斯拉上海工厂内部报告显示,其国产化率虽达95%,但芯片等关键部件仍依赖美国进口,新关税或导致单车成本增加约1.2万元。

WTO总干事伊维拉警告,中美关税战可能使全球GDP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

但更深层危机在于规则权威的瓦解——美方屡次绕开WTO争端解决机制单边加税,而中方通过“法律战+市场战”组合拳捍卫多边主义。

这种博弈模式或将重塑国际贸易规则:若更多国家效仿中方“法律优先”原则,美国主导的“强权关税”模式将难以为继。

2025年4月的关税升级,可能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水岭。中方的“不再理会”并非示弱,而是将战场从关税数字转向制度竞争。

“当双方停止计算税率百分比时,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将取决于谁能更快构建起不依赖对手的经济生态体系。而对于全球市场,适应“去关税化”的新常态,或许比纠结于数字更有现实意义。

0 阅读:0
潇湘十二楼娱乐

潇湘十二楼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