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潇湘十二楼
编辑|潇湘十二楼
2025年4月1日,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拘留所——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老杜)的律师团队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足以推翻指控”的关键证据,而就在一天前,菲律宾达沃市爆发了15万人的游行,要求释放这位80岁的前总统。
与此同时,现任总统马科斯突然改口称“对逮捕不知情”,并撤销了对老杜家族财产的冻结计划。

这场持续近一个月的跨国司法与政治博弈,是否会因突如其来的转折而改变走向?老杜能否借势重返菲律宾权力中心?国际刑事法院又将如何应对来自法律与民意的双重压力?
2025年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未获国内法院判决的情况下,被ICC以“反人类罪”指控从马尼拉机场押送至荷兰海牙。这一行动引发轩然大波,因菲律宾已于2019年退出ICC,且逮捕程序存在明显瑕疵。
老杜的律师在3月14日的首次听证会上指出,ICC未出示逮捕令副本,且押送使用的私人飞机系“与菲律宾政府事先协调”,实为“政治绑架”。

现任总统马科斯被指为事件幕后推手,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亲姐)于3月27日发布报告,揭露政府未通过最高法院程序,直接配合ICC跨境抓人。
此举被解读为马科斯试图借外力清除政敌,但随即引发国内司法主权争议。
3月28日,老杜80岁生日当天,其支持者在全球273个城市发起集会,仅达沃市便有10万人参与。
游行队伍高呼“带老杜回家”,焚烧马科斯画像,并封锁交通要道。

同日,美国防长访菲与日本军舰停靠苏比克湾的举动,被视作对马科斯的隐性支持,却进一步激化民众不满。
3月30日,老杜首席律师考夫曼在荷兰召开记者会,宣布已掌握“关键证据”,要求ICC立即撤诉。
虽未透露细节,但知情人士分析,证据可能涉及ICC程序违规或马科斯政府构陷的政治交易记录。
此前,老杜律师团队已多次质疑ICC法官的公正性,指出主审法官朱莉娅·安托曾参与多起争议性判决。

马科斯的强硬策略引发反噬,除参议院调查报告外,其亲姐伊梅公开谴责逮捕行动“违宪”,军方亦出现分裂迹象。
棉兰老岛驻军以装甲车队封锁道路声援老杜,而马科斯为安抚军队,紧急签署行政令将军警日薪上调130%,却未能阻止基层士兵的离心倾向。
最新民调显示,副总统莎拉(老杜之女)支持率飙升至54%,而马科斯跌至20%。面对5月中期选举,莎拉若在参议院获多数席位,可能推动弹劾程序。

马科斯原计划借ICC打击老杜家族,却意外将其塑造成“受迫害的爱国者”,反促成反对势力集结。
面对法律缺陷与舆论压力,ICC态度软化,3月19日,法院批准老杜以健康为由延期审理,并允许其通过视频出庭。
法官更默认老杜拒绝采集指纹的抗议行为,变相承认程序合法性存疑。分析认为,ICC担忧若老杜在狱中病逝,将背负“司法谋杀”骂名。

4月1日,马科斯突然改口称“未参与逮捕决策”,并撤销冻结老杜家族财产的计划。
此前,其发言人曾威胁以“煽动叛乱罪”镇压示威者,但面对棉兰老岛30万民众集结与军火库传闻,政府最终选择缓和姿态。
政治观察家指出,马科斯试图避免与杜氏家族全面冲突,以免引发内战风险。
若ICC在9月23日开庭前释放老杜,其计划参选达沃市长的行动将直接冲击马科斯阵营。

老杜家族已动员棉兰老岛势力,并通过社交媒体重塑其“铁腕改革者”形象,试图将司法危机转化为政治资本。
美日虽表态支持马科斯,但私下对菲律宾局势持观望态度。

中国则通过外交渠道呼吁尊重菲律宾司法主权,被解读为对老杜的隐性支持。ICC的最终决定,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副产品。
老杜律师的证据能否撬动ICC的立场?马科斯能否挽回颓势?答案或许将在未来两个月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