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熟地黄、杜仲、豨莶草,治疗气虚瘀阻型筋瘤病屡试不爽。

巍昂评健康 2024-07-11 19:01:22

筋瘤病,因其发于浅表之筋脉瘤肿而得名,属于现代医学中“下肢静脉曲张”范畴,也是老百姓俗称的“炸筋腿”。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血液蓄积下肢,日积月累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因此出现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灵枢·刺节真邪》时期就有对筋瘤病的记载:“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得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针灸逢源》记载:“若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者,自筋肿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赤缕,名曰筋瘤。”

患者,女,80岁。主诉:双下肢酸胀沉重多年,加重1年,双下肢膝关节附近的浅静脉多处盘曲如蚯蚓状,色紫暗,成团,筋瘤累累,按之柔软可褪色。双下肢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触痛不明显。双下肢稍肿,双腓肠肌张力不高,双足背动脉搏动可及。纳可,寐欠安,大便干,4~5日一行。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缓。

筋瘤;筋肿(肝肾不足,气虚络瘀证),治法:补益肝肾,扶正合营祛瘀。

组方:生地黄,熟地黄,赤芍,白芍,生黄芪,生白术,生苡仁,葛根,牛膝,杜仲,桑枝,垂盆草,桂枝,豨莶草,熟附片,威灵仙,炙甘草。

服用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1个月后复诊:患者双下肢酸胀沉重明显改善,抽筋亦好转,下肢浅静脉虽仍多处盘曲如蚯蚓状,但颜色较前减淡。随访至今,患者双下肢沉重肿胀未发。

1 阅读:68

巍昂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