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作为从二战时期开始崛起的海战装备,称霸海洋已有80年了。不过随着导弹武器的出现,应用在对海战的反舰导弹发射越来越远。将来的航母或许在远程导弹的打击之下生存环境堪忧!不过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谁也说不出来航母到底是不是过时了。但是现在的航母确实面临着被反舰导弹猎杀的风险。至少从理论层面是这样的!
就好比二战时期航母猎杀战列舰一样的道理。舰炮的射程如果无法超过舰载机的射程,那么战列舰在面对航母的时候,就只有被动防御。即便是战列舰防御能力再强,装甲再厚,也经不起持续不断的攻击。这就是武器革命性变化带来的降维打击。现在的航母防御圈可以达到五百公里到八百公里,看似很远。但是反舰导弹的射程也变得越来越远。将来的反舰导弹射程肯定会超过航母的防御圈范围的,这也的话,反舰导弹就可以躲在航母防御圈之外发射。到时候航母就会变得跟二战时期的战列舰一样,只能被动的防御。结果很显然,防御再强,能强得过战列舰的厚重装甲吗?
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反舰导弹的射程普遍都是五百公里起步。俄罗斯试射的皓石反舰导弹的射程更是达到了700公里以上。如果空中平台发射估计射程可以达到八百公里以上。要知道,尼米兹级航母舰载机F18的作战半径才只有766公里。已经具备了对航母的防区外攻击了。我国的最新亚超结合的反舰导弹鹰击射程也达到了600公里以上,这个虽然还在美航母的防御圈范围内,但是突进去航母防御圈只有一百多公里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在600公里以上的航母防御圈内,只有舰载机在防御。航母反潜圈是达不到这个距离的。另外就是,轰炸机携带大尺寸反舰导弹在空优战机的护航之下,也很容易突入进去。
在这里肯定会有人跟我抬杠。说的是航母本身携带的主动防御武器和其自身装甲是很强大的。绝不是那么容易被击中的。对,这个说法没有错。航母护航军舰可以携带大量的防空导弹。那么二战时期战列舰携带的武器就很少吗?基于高炮防空和螺旋桨为基础的二战战力基础也存在互相克制的关系,无论攻击或者防守的一方,可以在绝对力量上超过对方,就可以胜利。比如美国飞机战力强于日本,那么很容易就可以歼灭日本的舰队。而日本的空中火力连美军的舰载防空火炮都无法突破,所以日本要想击沉美国军舰最后不得不采用自杀式袭击的方法才行。我这里想表达的是个饱和攻击的思维,虽然是前苏联提出来的,到今天依然适用。
这里假设一种场景。美国航母携带的护航军舰有4艘宙斯盾驱逐舰。大概携带的防空导弹数量在500枚以内。就算美国人的技术很厉害,可以一发防空弹拦截一发反舰弹。那么是不是可以发射超过五百枚以上的导弹呢?这样的话在绝对进攻力量上就超过了所有的防守力量。打爆一个航母战斗群还是有可能的。何况我们这也只是理论下的数据。实际上战场之上的导弹从来都不存在被完全拦截的可能。而且现代高速导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拦截的。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吧。现代兵器区别于二战的最大特点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说白了就是导弹可以自动跟踪要攻击的目标依靠自身发动机动力朝着目标发动攻击。二战时期无论哪种攻击武器都不会拐弯的,神风特攻队为什么厉害?将飞机改装成了炸弹,而且是有人驾驶的炸弹,已经初步具备了导弹的功能,只是神风特攻的导弹中枢是个人而已。航母虽然很先进,战斗力很强。可是其在面对进攻时候是不是还能适应现代战场的环境还真的不好说。因为航母依托现有的技术实现的是战斗力的飙升,但是打击他的武器现在却跟他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导弹属于革命性的武器。所以未来终结航母的,或许就是各种反舰导弹!
逍遥子
这是赫鲁晓夫导弹万能航母铁棺材论继续,导弹那么昂贵且战斗部那一点点、飞机投射弹药相对量大管饱还便宜,所以单靠导弹不可能淘汰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