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门疯狂拉客,可是很多人却不敢出游,有没有想过,真正挡住人们出游步伐的,究竟是什么?
从哈尔滨的冰雪旅游热,到广西、河南各地的文旅部门开始“整活”。今年年初,曾经冷门的“文旅”部门,竟然成为开年最卷行业。文旅局长,从最初与网友的素未谋面,到现在亲自换装、骑马、起舞出现在视频中与网友亲切喊话,似乎在文旅这个行业,已经卷得“没点才艺都不好当个局长了”。
看到各地文旅纷纷亮相积极宣传自家风土人情,各地的网友们也操心起自家的文旅宣传,于是有“拼文旅”的网络对话:
“我们安徽文旅局长一天能爬100次黄山!”“我们陕西文旅局长能复活秦始皇和兵马俑!”“我们云南文旅局长能吃野生菌跳恐龙抗狼!”对于网友的喊话,很多文旅部门积极回应,比如修改账号名字、开始日更几十条短视频等。
突然之间,文旅部门怎么就卷起来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变得富足,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变高,文化与旅游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衣食住行”以外的必备精神食粮。而另一方面,在就业率普遍下降的今天,旅游业又能良好带动当地的经济复苏。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游客量,另一方面又是当地经济发展所“刚需的旅游收入”。夹在其中,各地文旅,便成为了最具压力的部门。
从山东淄博的爆火,到元旦3天哈尔滨旅游收入近60亿元。看到如此出色的旅游业绩,没有哪个文旅部门还能稳坐军帐,于是纷纷“整活拉客”,颇有比个高低之势。文旅部门卷起来的背后,先不论结果如何,仅此行为本身,实质是旅游业的进步。起码,文旅部门已经“拉下身段”,开始走近群众,倾听游客之声,并广纳民意,积极满足游客的各方面需求。
这对国内旅游业发展而言,有利无弊。当文旅部门的职责越来越发挥到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遭遇黑导游、强买强卖、坐地起价等不诚信经营的事件,也会越来越少。走到祖国哪里,都能体验到宾至如归亲切感的旅行,谁不喜欢。文旅部门的“整活”,无疑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起到了促进旅游业的正向作用。
遗憾的是,尽管文旅部门如此努力,各种内卷,事实上,真正阻挡人们出游脚步的,却从来与文旅无关,而是人们难以跨越的车马费、食宿费和门票这“三重门”。以哈尔滨为例,此次元旦旅游总收入约60亿,游客人次约300万,看似人均消费约2000元。实际上,去一趟哈尔滨的平均消费,远高于2000元,因为“游客人次”包含本地日常出行、回家人次等数据的统计量,并非指全部外来游客。真实情况是,去一趟哈尔滨玩3天,人均消费都快10000元。
往返机票4000元,去亚布力、雪乡玩两天,车马费2000元,住宿费1000元,加上冰雪大世界门票328元一人,雪乡门票120元一人,亚布力滑雪门票全天480元一人……各种费用加上来,元旦游玩哈尔滨3天,人均消费可达8000-10000元。然而,国内大部分上班族的平均工资,还在5000元上下。其中这5000元工资,除去1000元房租,1500元生活费,300元交通费,500元社交花费,实际收入或不到2000元。
如此算来,元旦去游玩哈尔滨3天的花费,需要很多上班族挣4-5个月才存得下来。
该现象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发现在哈尔滨游玩的游客,70%以上都是年轻女性。年轻男孩子,光是顾着房贷、车贷、奶粉和赡养老人,就已经将汗水消耗殆尽,身体早已像一张在罗布泊漂泊了数月的海绵,哪里还挤得出一滴鲜活的勇气去高消费旅游。
但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则没有“成家立业”的负担,哪里好玩去哪里,自己挣钱自己花就行,消费压力缓和得多,不像大多数男孩子需要时刻拿着刻度尺量着钱袋的厚度那般过日子。
很多年轻女孩子在自我介绍的“兴趣”一栏,都写有“旅游、美食”两个词。实际上,旅游,去远方看看,环游世界,品尝各地美食,这只是女孩们才偏爱的兴趣吗?
其实男孩们也向往,但“诗与远方”的马蹄声太贵,男孩们不敢向往,卑于向往,只能止于向往。城市一碗小面8块,旅游区一碗小面30元;城市宾馆一晚50元,旅游区一晚宾馆500元;城市出行一天交通费20元,自驾出行一天油费200元;城市森林公园一张门票30元,旅游景区一张门票300元。
无论今年、明年、后年的文旅部门再怎么“内卷拉客”,也打不开,真正挡住人们出游的这“三重门”。
太过高昂的车马费、餐饮费和门票费压在游客肩头久积成疾,已然成为了无数游子的“不能承受之重”。门外再精彩,门内人已无心垂听。有的人说,旅游本就是一项奢侈品。但我从来不认为,旅游应该是一项奢侈品。什么时候,国内能彻底改观“外地人的钱好赚”之短见,彻底摒弃“游客交易就是一次买卖”之陋俗,将旅游业内的各项消费项目,做到像日常大米、食盐、快递、打车般平价,那才是整个中国旅游业不再依靠游客一时新鲜感所带来的网红经济风口创收,而真正靠口碑与回头客所实现长期繁荣的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