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阳光透过房屋空隙洒落在西花厅的地面上,周总理办公室周围一片静谧。警卫员像往常一样,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警惕留意着院子里的一切。
突然间,一阵莫名的响声让警卫员神经瞬间紧绷起来,这个声音是从周总理房间里传出来的,而此时此刻,周总理并不在房间里,邓颖超也外出了,如果没有他们的允许,是不可能有人出现在周总理房间里的。
那么,周总理房间里究竟有什么动静呢?
怀着紧张和疑惑,警卫员小心翼翼地朝着周总理的房间走去。当他透过玻璃朝里屋看去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那个身影分明就是陈赓大将!前不久,他在中南海还见过陈赓大将一面呢!
当时,陈赓刚从朝鲜战场下来,得到毛主席的指示后,在周总理的陪同下来到中南海。警卫员提醒陈赓,毛主席还在睡觉,刚躺下不久。闻言,周总理抬手指了指里面的屋子,意思是让陈赓同自己到屋子里等毛主席醒来。
毛主席有熬夜工作的习惯,想必昨天又因国事忙到很晚,作为朋友,周总理理解毛主席也心疼毛主席。然而,陈赓并没有朝着房间走去,他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搬来一个小凳子,坐下后便滔滔不绝地和警卫员讲起朝鲜战场上的故事。
身为朝鲜战事的亲临者,陈赓将军讲得龙飞凤舞,手舞足蹈,看着意气风发的陈赓将军,在场的几位年轻的警卫员们都向他投去敬佩又羡慕的眼光。所以,在周总理的警卫员心中,陈赓将军绝对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可是眼下,陈赓将军却在周总理的房间里翻箱倒柜,这是在干什么呢?出于安全考虑,警卫员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告诉邓颖超。邓颖超听后,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神情,她没有感到意外,仿佛对陈赓的行为早有预料一样。
邓颖超火速指示警卫员:“给他拿点吃的来。”简单的一句话,让警卫员摸不着头脑,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段故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上文提到,陈赓从朝鲜战场下来之后,就被毛主席叫到中南海去了,很显然,毛主席找陈赓是有重要事情商量。
“军事工程学院必须要办,我们不能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毛主席的一句话让陈赓和周总理陷入沉思。周总理把胳膊放在沙发上,微微朝前探出身子,点点头表示同意。此时的周总理跟毛主席都比延安时期胖多了,只是他眼下的阴影依然很重,这是日夜操劳的表现。
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陈赓对此深有感触,因为他刚跟美军交过手。美军的现代化装备让志愿军措手不及,为了保证我军战士在战场上的安危,志愿军内甚至制定了一条铁律:不允许战士们朝着天空射击。因为轻武器对空射击不仅打不下飞机,反而会暴露地面目标,招致敌人更准确的轰炸。
这条铁律是志愿军在不具备地面防空火力时,用无数士兵鲜血换来的教训。如果战士们违反了这条规律,会得到严厉惩戒。而这条铁律背后蕴藏着的,是我军技术装备太差的无奈。
“一个国家的技术落后了,在战争中就要挨打。” 周总理下意识摸摸腮帮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闻言,毛主席抬头看了看坐在远处的陈赓,问道:“中央决定创办军事工程学院,那个草案你看了吧?”见陈赓点点头后,毛主席继续问:“谁来办?”
陈赓情不自禁扭头看向周总理。
还没等周总理说话,毛主席就一锤定音,由陈赓来办这所军事学校。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际形势依旧严峻,军事学院的创建意义重大,陈赓虽然作战经验丰富,但是他没有创建学校的经验。
面对毛主席的提议,陈赓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周总理见状劝解道:“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你当过红军学校的校长,而且刚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关于战场上的一切,我想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了……”
周总理说得没错,站在朝鲜战场上的陈赓,看着天空掠空的美军飞机,他何尝不渴望从祖国腹地开来机械化大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疾驰,运输车在驰骋,炮兵纵队一列列走过,属于我们的军事飞机一架架掠空……
在陈赓的想象中,中国各地已经矗立起高大的兵工厂,天空上飞着一架又一架新式飞机。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任下,陈赓愉快地接受了委托。对于陈赓来说,这既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清楚知道,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军事工程学院,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他将为了这所学校全力以赴,要将自己的心血全部挥洒在这所学校里。在离开毛主席办公室前,陈赓向周总理请求道:“你可要当我的后台老板啊!”
筹建“哈军工”,困难重重。其中,师资力量的匮乏成了摆在陈赓面前的一道巨大关卡。一所优秀的学院,离不开优秀的教师。为了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陈赓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当然,他也向周总理发出求助。
要想调齐军事专家来授课,就必须要得到周总理的同意。那时候周总理的工作也很繁忙,连陈赓这样精明而熟悉周总理的人,都无法追踪到他的行踪。上班时间找不到,陈赓只好去周总理家堵人。
一来二去,邓颖超也知晓陈赓为何会经常出现在西花厅。这一次,陈赓是为了一位名叫沈毅的高材生来找周总理的。这个人有学问有才气,是弹道学领域的少有研究人员,但是因贪污罪被判死刑,为了留住他,陈赓只能求助于周总理。
好巧不巧,陈赓来的时候,周总理有事外出不在家。为了尽快解决问题,陈赓选择留在西花厅等周总理回来。为了学校的师资力量,陈赓已经连轴转了好多天,此刻的他又累又饿。为了缓解这难耐的饥饿感,陈赓便在周总理房间里翻箱倒柜起来,想着找点吃的垫一垫。
正巧,陈赓的动作被周总理的警卫员给看见了。警卫员立刻把这件事情上报给邓颖超,邓颖超非常清楚陈赓的为人,他跟周总理是老朋友了,而且性格爽朗不拘小节,做出这样的行为肯定是有原因的。
邓颖超得知陈赓在找东西时,火速指示警卫员:“你去给他拿点吃的来。” 邓颖超的这一举动说明他们一家对陈赓的了解和信任。
过了不久,周总理从外面回到西花厅,得知陈赓自己在抽屉里找吃的后,立刻让秘书给他安排饭菜。陈赓一边吃饭一边跟周总理说沈毅的事。一番了解后,周总理同意沈毅留在哈军工,哈军工为此也多了一名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