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终极思考

吾爱吾股 2024-08-10 17:09:21

本文是对自己多年的思路总结,写给自己同时也是分享给粉丝的,希望大家对市场能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人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靠运气赚的钱最终会靠实力输出去,因此,提高认知维度,依然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由于多年的经验与思考全部来自于实践,因此,我们通常以大白话也就是大家都能轻松看懂与理解的方式,来解释重大的金融投资问题。

让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案例开始。

巴菲特在多年前,购买了一个农场,它的历史背景是,在此前一些年份,农场价格暴涨,很多农场主疯狂的扩张自己的领地,后来遇到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由此导致的农场价格暴跌。这个时候,巴菲特出手了。

他的儿子彼得对农场颇有研究,从他那里,他得到了农药化肥的投入,人工的费用,由此计算出每英亩农场所能获得的收益。然后,按10%的收益率计算,得到了需要投资的资金。正巧合的是,原来的农场主因为资金紧张,也愿意按巴菲特给的价格进行成交。

实际情况是:它花费了28万美元,然后得到了一大片农场,而这个农场,每年都能给他带来2.8万的净利润。

这个收益率是相当的高的了,在咱们大A,大部分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除以市值,一般的所得收益率大概是5%左右。在连续下跌三年的情况下,目前沪深300的市盈率依然是11倍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收益率是9%左右,依然没有巴菲特所买的农场的年收益率高。可见,这是多么合适的安全边际。老巴也是够抠门的,趁着原来的农场主资金链断裂,低价得到了一个农场。

再者来说,农场以后不会贬值,农产品的价格,以后也会提高,纵然是100年以后,农场也不会消失,更不可能破产。实际来看,28年过去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三倍,这片农场的价值提升了五倍。

为什么价格提高了三倍,而价值反而提升五倍呢?正是因为当初买入的时候,是以较低的价格买进的,留足了安全边际,当下的价格是合理的市场价格,按照当下的价格与以前低估的价格相比较,自然比例也就更高,这也是价值提升了五倍的原因。

当初投资了28万美元,每年得到了2.8万的现金回报,现在呢,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三倍,那么,至少可以获得2.8万*3倍的收益,也就是说,获得的收益是8.4万美元每年。同样的,假如现在卖出农场,它的市场价格是28万*5=140万美刀。

不卖的话,每年都有稳定且很高的净利润所得,卖的话,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价格。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这个就类似于咱们国内的房屋买卖。

另外,这个收益率实际上是远高于8.4万的,比如说,某个产品,它的成本价是10元,利润是1元,当价格提升1元时,净利润是翻倍的,原因就是,成本没有变,提高的价格就是净利润的增长率。当然,考虑到其它情况,比如成本价也会有相应的提升,但总体来说,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三倍,这个收益率依然是高于8.4万每年的。

这个收益每年都会有,而且是能连续持续以后若干年,甚至是子孙后代。假如这项投资是投的某家上市公司,那么,这就是投资的最理想状态。这也是所有投资者应该向往的投资方式。这么说,有没有这样的股票,满足这种最理想的情况呢?我们看一下段永平投资的茅台,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或者说,我们从段永平的这笔投资中,有什么样的感想与触动,有没有提高我们的认知,或者说,咱们能不能比葫芦画瓢。接下来,我们仔细的看另一个案例,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发生与存在的。

2014年段永平接受采访,被问到100多元买入贵州茅台的投资逻辑时说道:”现阶段来看,100元,150,200元买入的差别不大,当然这是从10年后回看茅台股价的角度出发。

那年茅台的市值一千多亿,年盈利150亿,市盈率也只有9倍左右。

假设10年后,茅台的出厂价再上涨一倍,产能再增加一倍,那么到时候,茅台的净利润超过600亿,(实际上,2023年茅台的净利润是747亿),它的市值一定会达到一万亿以上,到时候股价超过1000元是很有可能的。

这些是2014年,茅台股价100多元的时候,段永平的判断,在当时人们看来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但事实证明这个认知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再看看股息率的事情,假如,2014年,茅台的分红率是5%,那么10年后,现在的股息率应该有50%之多,纵然茅台的业绩以后不再增长,每年稳定的分红,这个收益率依然是非常的可观的。

股息率=每股分红/每股价格。

2014年时,当时的买入价很低,市值也是很低。10年后的今天,公司业绩大幅度的增长了,股价也上涨了10倍,自然,分红额也上涨了10倍之后,虽然用现在的分红额除以当下的股价,股息率依然是5%左右,那么,用现在的分红额除以10年以前的买入价,就是分红率就相当于当初买入价格的50%之后。

假如当初买入100万市值的茅台,如今,不考虑这10年间的分红额,纵然以当下来算,以后每年的分红额都有50万以上。而且,这个分红额能持续到若干年以后。(关于分红率,有些时候是3%,也有时候是5%,或者4%,这里取一个大概值,只是为了说明实际问题而已)。

这两个案例是差不多的,只是一个是上市公司,另一个没有上市,类似的股票,还有巴菲特买的可口可乐,这也是一家类似于茅台的永续增长的公司。纵然以后市场饱和了,公司不再扩张的了,仅每年的分红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所以,结论是不变的,最最最好的股票,就是那种永不卖出的股票。这样的股票,是一个能下金蛋的金鸡。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信心澎湃了,先别急,接下来要泼一盆冷水了,咱们得回到现实。

这样的公司也不可能涨到天上去,市场最大也就是全球70亿人的需求,特别是茅台,只有中国人比较喜欢,它的销量总有饱和的那一天,至了那个时候,它的业绩只能保持而不再增长,那样的话,就只能每年拿分红了,可口可乐会面临同样的情况。但是,纵然是分红,依然是永续分红的公司。

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这样的公司好找吗?当然是不好找。像这样的公司,全球也没有几家,大部分公司的常态就是连续的高增长个三五年或者最多也就是10年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开始倒下,最终价值毁灭而退市。百年不倒的公司凤毛麟角,能保持稳定增长百年的公司也是更少。竞争以及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会导致市场份额的不断变化,最终一批批公司通过优胜劣汰重新洗牌。做为一个投资者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审视自己所买入的公司,它的市场份额,它的竞争力,它的护城河是变宽了还是变弱了。

如果它的护城河变弱了,就要提前卖出来,再次置换到别的公司,实际上,真正的能做到百年不卖的公司,是罕见的,正是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买入的时候,一定要留给自己足够的安全边际。

总的来说,我们以一个相对于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是最正确的做法。当这家公司的护城河变弱的时候,就是卖出换股的时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这家公司的护城河一直很宽而且在不断的加固。我们除了得到价值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无限多的股息收益。

我们分析过股神巴菲特所有的持仓,它的持仓在这几年的变化中,超过90%的股票,也是更换过的。它更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持有的公司,护城河变弱了。当然,还有令一种更为理性的做法。

因为成长总是无法长期,干脆就忽略成长,只做价值的变化,这是巴菲特的师兄,识略斯沃尔特的做法。当然,这个更简单也适合大多数人,而且更易于理解与把握。

沃尔特与投资大师西格尔是同一个思路,那就是,先计算出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然后,用现在的价格做对比,如果当下的价格大幅度低于内在价值,就会考虑买入,当然,买入后,如果价格继续下跌,还会继续加仓。一但公司的价格上涨至接近内在价值附近之时,就会考虑卖出,然后,再切换到下一只标的。

这样的做法是不考虑成长性因素的。只做低估,然后价值回归之后就卖出。

西格尔与沃尔特的年化收益率是超越巴菲特的(这个是有统计记录的),之所以没有巴菲特的名气大, 一方面,这两位大师比较低调,不像巴菲特那么张扬,另一个方面,它们管理的资产远低于巴菲特,而且,价值观不一样,到了晚年,这两位大师不愿意扩大规模甚至逐步的减少规模。自然,影响力没有巴菲特大。那么,究竟哪种模式更好呢?

理性的分析来看,后两者的操作更有价值,一方面,增长是个伪命题,换句话来说,所有的成功都是暂时的,失败是必然,或者更具体来说,大家所有人活着都是暂时的,毁灭终将是必然。

一家上市发行股票,登陆证券市场的那一刻开始,也就预示着将来必然会退市。统计来看,5000年家公司,连续10年高增长的公司,5%概率居然也不到。换句话来说,一家高增长的公司,如果你追进去做长线,而又没有巴菲特那么敏感的分析手段,你看不到它的护城河的变弱,就无法在高位减仓出来,进而临到亏损的境地。这也是价值投资的难点。

因此,沃尔特与西格尔的做法,更适合大部分投资者,再者来说,一家高成长的公司,年化增长20%的增长率算是很高了。但对于低估来说,一般的,安全边际都在50%以上,才考虑买入,这也是为什么西格尔与沃尔特的年化平均收益高于巴菲特的最主要原因。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成长股具有不确定性,成长股往往估值过高,一但成长速度降低,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而且,成长股的成长性,是难以把握的。这是沃尔特少有的演讲中,有明确的说明。他也很佩服沃伦巴菲特,并明确的指出,它无法像巴菲特那样去做成长股。而且,也学不来。

最后,我觉得,西格尔与沃尔特的做法,更适合大家,也就是说,在价格大幅度的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待它上升到内在价值附近,就考虑卖出,然后,再切换到下一个品种。如此循环。那么,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摆在眼前了。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公司,它的价值是10块,它跌到了6块,这个时候,安全边际也足够了,你买进后,它从6块跌到了5块,这个时候,你开始加仓了,同时,也得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家公司会不会长期出现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况,或者说,假如它在以后的时间里,公司的质的变的越来越差,会怎么样,怎么样才能避免买入低估的公司后,公司的状况会变的更差。换句话来说,虽然现在是低估,但它正处在一个价值毁灭的过程之中,以后会慢慢的下沉直到消亡,这显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比如:

巴菲特当年购买伯希尔哈沙维的时候,它的成本价是8块多到9块多之间,由于买入的量比较大,公司管理层找他谈话,愿意以11.5美元每股的价格从他手中回购巴菲特的股份。这说明啥?

公司的管理层也认为,这家公司是值11.5美元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双方谈妥了确定是11.5美元的价格回购。但当成交的时候,公司出的价格是11.37美元每股,少了一点点。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确实无伤大雅,被别人占了一点点小便宜,也就算了。总归是赚了大钱而成交的。但是,巴菲特不一样,更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这激怒了巴菲特,他不卖了,逆转了思路,他继续加大力度的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就这样,一直买买买。

最终,他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控制了这家公司。之后,他立刻开除了这家公司的那两个喜欢占小便宜的管理层。

看来,年轻的时候,真是好,血气方刚,而且有钱任性。因为一豪一厘的差别,居然干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那两个管理层也够倒霉的,估计做梦也想不到,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情,发生这么大的变故。不过,接下来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

巴菲特更换了更有能力的管理层来经营这家纺织厂,而且,亲自管理。希望来扭转这家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公司。当时的背景时,1980年代,中美贸易很顺利,大量的劳动力优势,大量的来自亚洲的源源不断的低价的工业品输送到漂亮国。在这样的冲击下。

巴菲特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提高广告费用,等等一系列手段,也无法扭转他那家公司逐年更加困难的局面。最终,他关闭了所有的纺织业务,把公司的资金投入到保险行业,利用伯克希尔的资金,收购了很多家保险公司,然后利用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成就了今天的伯克希尔商业巨擎。

如果单从伯克希尔来看,这就是一家价格大幅度低于价值的纺织品公司,而且,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假如作为投资者的你,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进后,它越跌你越加仓,那么,最终它破产了,该怎么弄。这是正常逻辑下的一个正常的问题。

西格尔与沃尔特在他们的演讲中,也明确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由于篇幅有限,下一次再专门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其实,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买了某只股票后,它下跌了,这个时候,你开始加仓,有没有想过,它将来是会反弹还是会退市 ,当下的加仓,它有意义在哪里?将来有多大的反弹的可能性,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在面临的并且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扫清投资障碍的一个首要问题。它值得每个人思考。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这两个问题,都要以后再说了。

比如说,三七互娱,它的内在价值就是在18块附近,当下的价格是是明显的低估了,它回到17块上方,是正常化的,假如它的业绩下一年高增长,它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纵然它的业绩保持稳定,如果大盘持续反弹,它也会比较快速的上升到18块附近。至于到了这个位置后,以后会怎么样,这个以后再决定。我个人更倾向于西格尔与沃尔特的思路。巴菲特的思路,国内做的最好的就只是段永平。其他人都无法复制这种思路。花了很多时间写下来的,请点赞收藏。

41 阅读:1479
评论列表
  • 2024-08-10 19:52

    思路清晰,关键是A股具有特色[笑着哭]

  • 2024-09-16 20:23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浅显易懂,适合于业佘投资者入门。

  • 2024-08-11 23:15

    相信老师,回到18块技师跑不了[鼓掌]

  • 分析一下比音勒芬能抄底了吗

    用户11xxx43 回复:
    我替你分析行不?我认为不能。家纺服装版块,目前仍处于下行期间,景气度差。比,九牧子品牌,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与护城河,牌子太多,竞争激烈。你买比,我想你看重的是其股息率,短期三五年的股息率,并无意义,一是业绩跟不上,其股息率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如果非要选择,更强的雅弋尔,我认为其更有内涵与前景,地产服装加股权收益,其更行稳致远。
  • 速更

  • 2024-08-16 14:33

    我满仓杭州银行[呲牙笑][呲牙笑]

猜你喜欢

吾爱吾股

简介:止盈止损是常胜的法宝,学习修正是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