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野钓黄金季节,这一时期有人能连竿、爆护,有人能钓到金鳞赤尾的黄河鲤鱼,也有人钓到翘嘴,但如果有人说他在珠江钓到了一条尖嘴的怪鱼,你信吗?
近日,有钓友在网上发帖称他和朋友一块在珠江野钓,朋友连续钓了两条鳜鱼,他的浮漂却纹丝不动,等他打算更换钓位时浮漂突然没入水中。钓友激动地双手提竿——拉力真大!鱼竿露出一个漂亮的腰身,鱼在水中铆足了劲“横冲直撞”,一会向左冲、一会向右钻,直到鱼折腾累了,钓友才把它拖上岸,原来是一条嘴巴尖尖的怪鱼——鳄雀鳝。
凶猛的鳄雀鳝先简单地介绍一下鳄雀鳝。鳄雀鳝为大型凶猛鱼种,是北美7种雀鳝鱼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最重超过160多斤、体长达3米,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中,偶尔在咸淡水处活动。
食肉、凶猛是鳄雀鳝最大的特征,但不会咀嚼,进食全靠生吞,最大一次吞下身体1/4的食物。鳄雀鳝身体表面有一层菱形釉层的硬鳞,像是穿着钢盔铁甲,把它保护得严严实实!在鳄雀鳝老家,印第安人捕获鳄雀鳝后会取下鳞片,当作宝石珍藏。也正因如此,鳄雀鳝是河流、湖泊里的“头号霸主”,牢牢占据食物链塔尖位置。
鳄雀鳝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入我国的?已无从考证,据说是被人当成宠物鱼引进来的。 2004年,浙江温州秀山公园中发现了一条长85公分、体重12斤的小鳄雀鳝,这是国内关于野生鳄雀鳝的最早记录。
经过近二十年的繁衍,种种迹象表明鳄雀鳝在我国南方多个水域“安营扎寨”,虽然数量还不算那么庞大。比如2020年捕捞队在广州白云湖捕获了一条长0 .9米的小型鳄雀和一条体长1.2米的中型鳄雀鳝,当然,论数量还是珠江多。
不过,鳄雀鳝肉质粗糙,内脏和卵有剧毒,尚未找到较好的处理方法。
外来鱼种在珠江成为优势鱼种鳄雀鳝只是众多外来鱼种中的一个,实际上外来鱼在珠江早就“反客为主”成了优势鱼种。资料显示,上世纪60、70年代珠江水域鱼种数量超过500多种,不乏鲤鱼、鲮鱼、鲈鱼和四大家鱼,更是有鸭嘴金线鲃、广东鲂等特色鱼种。
等2018年渔业部门再次调研珠江时,鱼种数量已降至438种,鱼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外来鱼种充斥在珠江,而且多个已成为优势鱼种。
80年代中后期珠江只有3个外来鱼种,2010年再次统计时增加到了9个,2015年又变成了15个,截止2021年极有可能超过了20种。这些外来鱼有罗非鱼、清道夫、露斯塔野鲮、短盖巨脂鲤、革胡子鲶、麦鲮等,包括鳄雀鳝。
为何外来鱼这么彪悍?举一个有关罗非鱼的案例,老王是广东阳江市的一位老渔民,拥有20多年的捕鱼经验,2013年在珠江某江段每天能捕获150斤鱼,其中鲤鱼、鲮鱼约40斤,剩下的100多斤全是罗非鱼,而上世纪80年代老王常捕鱼的区域大都是4大家鱼。
为何罗非鱼这么猖獗?原因是多方面的。罗非鱼食性杂,既吃浮游植物、有机碎屑、摇蚊幼虫,也吃小杂鱼、腐肉,别的鱼可能挨饿,它却能吃得饱饱的,有充足的能量繁育。
一个繁殖季成年罗非鱼大约产下1000多粒鱼卵,绝大部分能成活。更重要的是,罗非鱼成长迅速,食物充足的情况下4个月长到150-250克,并达到性成熟。
结果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衍、扩散,现在的罗非鱼已遍及东江、西江、北江和珠江口,在部分江段罗非鱼占到总数量的1/4,每4条鱼种就要一条是罗非鱼。罗非鱼占据了水体资源,留给其他鱼的空间自然减少,要么被饿得瘦骨嶙峋,要么消失不见。
珠江里的外来鱼乱成一锅粥外来鱼种在珠江普遍比土著鱼活得“潇洒”,但也比较“混乱”,目前正处于激烈对抗阶段。比如罗非鱼和清道夫,两种鱼都吃鱼卵,当罗非鱼产卵时清道夫就在一旁虎视眈眈,直至吃掉!那怎么办?就看谁繁殖得多了!
此外,清道夫也吃珠江里的土著鱼和其他外来鱼的鱼卵,可能给原本就少的土著鱼致命一击,也可能导致刚在珠江建立群落的外来鱼消失。
这还不算完,外来鱼除了相互蚕食外,觅食竞争也格外激烈。比如罗非鱼和麦鲮,麦鲮一次产卵10万多枚,且食性杂、生长快,当年生幼鱼就长到300多克,因此罗非鱼和麦鲮在珠江也发生了激烈竞争。2019年水产研究人员在珠江部分水域采集鱼类样本,总计捕获了5867尾,其中927条是外来鱼种。外来鱼种中的360条为罗非鱼,407尾为麦鲮。
也就是说,外来鱼之间相处得也是那么“融洽”,珠江鱼类结构还有可能再次发生改变。
原创: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