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讲中国人穿的衣服和中国人心理的关系。上次我们说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用蚕丝来纺织,制造绸缎的这个技术,使得在文明的初期,很早之前,中国人穿的比周围的其他地方的人穿的要好得多。他们在茹毛饮血,我们在穿绸缎;他们在披发纹身,我们在穿绸缎。这个让中国人非常有优越感。
借助穿得好这件事,中国的人就很清晰的感受到我们是超越动物界的,我们是和森林中的动物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是人,就使得中国人特别追求那些,人,作为人的那些独特的东西。
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息”。就是说人跟动物其实本质上它的差别也并不大,它有差别那个地方并不大。但是虽然并不大,但是却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的。所以达尔文主义的那种说法,说人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就是一种高级点的动物,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观点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也和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我觉得穿衣服,穿我们中国的传统的服装,这个其实对我们建立这个民族自信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个人非常提倡穿汉服。当然大家就提到一个少数民族问题啊,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是他们不是汉人,所以他们不穿汉服,那也没关系哈,你就穿你这个民族的那个服装。
汉服和少数民族的服装加在一起,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服装,或者我们给它一个更大的概念叫华服,美的服装,中华的服装。但是正如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一样啊,汉服也可以看作是华服中的主体,所以我就很想聊一聊这个汉服。
当然说起穿汉服,我们就会发现有个困难,就是什么叫做汉服?因为汉族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他是特别认同变的。在不同的时代,汉服也是不停的在变的。
先秦的人穿的衣服跟秦朝的不一样,秦朝人穿的衣服跟汉朝的又不一样,等到后边唐朝人穿的衣服又是不一样,对吧。变化很大,唐朝人穿的衣服和汉朝人(穿的衣服)。等到后边宋人穿的衣服,宋代穿的衣服,他跟唐朝又不一样了,等到明代更是不一样。这都是在变化之中的。当然到了清代也变了,但是我个人不认同把清代的衣服作为汉服,为什么呢?因为清代的衣服的这种变化,它里边是有很多血泪史的。
我们把满族也看作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啊,但他至少是一个不太占主流的部分,然后通过某种叛乱的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又通过这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残酷的屠杀来改变了中国主体的这个发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改变了中国男性的服装的历史。里边是有很多的创伤记忆的,有很多的血泪史的,所以我觉得清代的服装哈,我们不能继承。那么如果继承清代的服装,就等于认同满清所做的那些为了改变汉人的服饰和发型所进行的那些大屠杀,我们不能认同这些东西,这个是非常邪恶的,所以我们也不能认同清代的服装。
但是在前面的这些时代,他的服装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哪一种才叫汉服?
在这个汉服复兴的刚一开始啊,为什么特别的遇到了很多困难?就是因为有一些这个汉服爱好者,他们会有一些比较严苛的那种期待,他要求说你要穿汉服,你就得必须你的这个汉服形态、样式,就必须特别的标准。要不然的话,我们就攻击你,就说你不是汉服,就说你是山寨货。
从心理学上来说,我能理解这种想法,就是我们想追求一种纯正,这种心理也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本身就不太符合中国的文化心理,因为中国人是认可变的。
你看满族服装,满族的那个袍子本身并不太好看,但是在民国的时候把它变了啊,变成紧身的,于是改个名字叫“旗袍”,就很好看啊,现在人都很喜欢穿。好多人把它看作中国民族服装,我觉得也可以算中国民族服装之一,作为民国服装的一个代表,旗袍也可以保留嘛,很好的。
那么汉服本身也是这样子的,我们是可以变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固定到汉朝的服装,或者唐朝的服装,或者宋朝的服装,或者明朝的服装,没有必要的。
那就又出来一个问题,就是变到什么程度,它还算汉服?变到什么程度,它就不算汉服了?什么程度我们可以在什么场合下穿,以什么样的一种心态穿,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心理功能,这里边就有好多好多的问题。我觉得至少我们有一个粗略的分类,应该有哈。就是日常穿的汉服,现代人作为自己服装穿,过日子可以穿,出去玩可以穿,这种日常汉服和一些特殊仪式上的汉服可以有区别。
日常的汉服,其实真的就不用太计较,它是汉服,或不是汉服了,你就随便变,只不过你带有一些汉服的基本特点或者它的一些要素,然后你做出一个很漂亮的衣服,只要漂亮就好。然后只要大家穿着方便,穿着舒服,大家愿意穿,能够满足现代人穿衣服的时候所需要的一些功能。那我觉得就可以说成是现代的,不太严格追求传统的汉服风格的服装。
那些在一些特殊仪式上,比如说国家的一些仪式,比如说个人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仪式,比如婚礼、葬礼、学生毕业这样的一些仪式上,我们就可以有一些更传统的汉服。比如你可以是曳地的长裙或者长袍,日常生活中不方便穿的,因为它可能拖在地上,会拖脏,然后很不方便我们日常穿。它可以是那个很宽的袖子,对吧?然后你日常生活中很不方便,但是你在仪式上穿,这是没有关系的,可以在祭祖的时候穿,对吧?方便不方便根本不重要,因为你就穿这么一下,你日常生活中你就不穿它。这种仪式性汉服,它就可以更多的保有传统汉服的那些特点,不要有太大的变化,然后这个可以体现出我们文化的这种稳定的传承这一面儿。
觉得我们把这两个区分开之后,我们大家去设计制作汉服,就比较容易了,对吧?不然你在日常穿的汉服中,你给做成那种特别大的袖子,然后长裙曳地,那可能真的不方便,不方便它就没法流行,对不对?日常的汉服,我们可以改变很多,那什么是不能变的呢?其实就是背后的那个汉服所体现的背后的那种汉文化的精神。所以可能我们就不适合做成这种叫汉服比基尼,或者汉服丁字裤啊,这就不行。
今天时间有限,我就想特别简单地讲一讲在我的理解中汉服的精神是什么?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汉服的精神,就是追求精神,非物质化、精神化、灵性化,追求那种飘逸、自由、洒脱、灵动,是汉服的一个精神。这可以体现在某些汉服中,就会体现成它的质料应该轻、飘、柔。
本来汉服中早期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绸缎嘛,丝绸嘛,做出这种效果。就是汉服它要一种味道,就是它不像是一个紧身的一个盔甲或者皮,它更像是围绕着这个人的一团云。这不是所有汉服啊,是说比较能够体现中国人心里的汉服。所以为什么要做那种长袖,很宽的袖,从心理意义是什么?
其实手臂是这个人的意志的象征,意愿的象征,人的行动力的象征,特别大的袖子,又宽或者又长的袖子,它有一个象征意义,就是象征着我们的手可以随便动。你想知道它体现的是什么?你可以读读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仙他穿衣服应该穿什么衣服?不可能穿紧身衣,要穿那种非常宽松的衣服,自由的象征是衣服不能限制人,衣服更像是我们身体外边的一团云,或者是一个霞光,没有虚化。
你看啊,传统中国服装里它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带,可以是从上往下垂的带,也可以是横着的带。就是细细的但是很长的带子,然后在后背和手臂之间穿过。带子是干什么用的?它不太有实用功能,它不能御寒,不能遮盖什么东西,它有一个特别好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飘。
比如汉族女子穿上一个汉服的长裙,然后你有一个这样的飘带,站在一个有风的地方,那个风一吹起来,这个带子可以飘起来。因为它是用非常薄的丝的材料去做的嘛,丝绸做的嘛。所以它很轻,它就可以飘起来,飘起来以后看着像什么呢?就像是被吹的一缕云,或者像是鸟儿的羽毛;好像是烟,点的香飘起来的那个烟,被风一吹,哇~那样子动。现在我看大家穿汉服,好像还没有谁在用这种飘带,还是应该用,至少应该有时候用。
再有一个就是纯净的感觉,我们用一个字叫做“清”,三点水,一个青字的那个“清”,清澈的清。所以你看哈,这个过去的汉服,那上边还会配玉,配上那种两个环状的玉,然后拴在衣服向下垂的那个带子上,走起路来以后这两块玉会互相碰撞,然后发出非常清脆的那个声音。那这种装饰实际上它是汉服中的一个灵魂性的东西。
一个古代的女孩子,她走过来的时候,那周围人会听到这种环佩叮咚的声音,这种清脆的玉的这种碰撞的声音,它很有节奏。为什么特别强调非常有节奏呢?就是不能乱,要有一个节奏感、韵律感,而这个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追求,它也跟中国文化的精神有关。
我们中国文化虽然是变的,不是乱变的,变中有节律,变中有节奏,变中有阴阳的互动。我们能走出这种有节律的声音,就需要什么呢?就需要我们的心清净,心不乱,我们走的才不乱,我们走的才不乱,我们发出的声音才不乱。这也是汉服的一个部分。
我发现这个其实才是特别有特色的东西,跟其他民族服装不一样的。
比如有一种装饰的饰品叫做步摇,就是插在头发里面的女孩子戴的那种像钗子一样的东西。但是它在外边的那一端,它会有一个坠子一样的东西,然后这样走起来以后它会颤动,但是它不是乱颤的,它是很有节奏的颤动,走一步它摇一下,所以叫步摇。这些都是能够体现汉服的有精神的一些东西。
汉服不紧身,为什么不紧身?因为我们不是用它勾勒出这个肉体的那个具体形状,而是用它烘托渲染出穿这个衣服人的一种感觉、味道。比如是飘飘若仙,这个可能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味道,它的重点在气,而不再形,或者我们说叫在神,而不在形。
我们抓住了汉服的这样一些更精神的东西,更核心的东西,然后我们可以随便改,然后我们把它变成我们现在人可以穿的日常的衣服都没有问题,它还是汉服。我觉得是日常汉服中,留给我们汉服设计师的一个任务,特别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有机会看到被设计出来的非常漂亮的现代汉服。
现在日常的汉服和我也很喜欢在仪式上看到我们能穿上特别漂亮的更传统的汉服,这样我们汉人就会更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是汉人,并且为自己是汉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在每一次最后呢,按说我应该跟大家说一下,下一次讲什么?可是我现在还没想好我下次讲什么,所以这一次我就先不说了,留一个悬念给大家。
END
关注我们
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作者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