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高质量教研“九步法”,前移三件事、后续三件事!
新校长传媒
2024年10月21日 07:01 重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校长内参 ,作者李政涛
校长内参.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作者 | 李政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研,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难题。“研”就是要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实际难题扩开、解决。
很多低质量甚至无质量教研,比如说散漫化、碎片化、形式化、表面化、单向化、一刀切,无视学科特性,无视教师特性,所有学科都是一种教研机制/方式。
很多教研是被动的,是旁听或旁观式的、隔岸观火的教研,老师只是在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理想的教研应是全员主动式的教研,主动介入、积极表达,而非旁观旁听、隔岸观火。教师要学会把自己沉入进去。
同时,要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教研机制。
例如,上海的学校特别善于建立起“一体化贯彻”的教研机制。要实现课堂高质量,必须把握课前、课中、课后,缺一个环节都不行。
教研也是如此,高质量教研必须实现教研前、教研中和教研后三个阶段的衔接贯通。
教研中:教研活动“九步法”
这么多年,我们的教研存在着形式化、表演化、模式化、实验化、低效化等问题,怎么破解?——教研活动要特别关注和把握细节,教研特别要研究“细”。
教研活动要专题化、细节化才能扭转散漫。
1. 合作学习
第一,一定要训练孩子,从同桌同伴两人开始,相互交流、合作,适应以后再过渡到小组合作。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个细节,匆匆忙忙直接跳跃到小组合作,缺少必要的前提和准备。
第二,合作前怎么能让学生都有时间和机会独立自主思考与实践,先自己想想这么做,再找小组里的同伴交流研讨。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避免因为抓合作学习的能力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是否需要选择合作?有些问题同桌两个人可以合作解决,一个人学习也能解决,没必要安排小组合作。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时一定要想明白这个内容是不是适合小组合作或者非得只有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解决。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多少人合适?安排多少次合适?安排多少时间是最好的?怎么避免形式化的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不能只是表演化,只安排十几秒,我的观点是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但是具体多长还是遵循弹性化,应该根据学情学段和执行力难易程度安排。
第五,如何分组?现在比较流行所谓同质分组、异质分组,不同的分组方式,各有利弊,各有千秋。不同类型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普通常规学生、还有潜能生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好处?可以进行差异资源利用,差异是不能抹平的,只能去利用它化为教与学的差异资源。毛病在哪里?对于学霸类型的学习高手不公平。高手怎样才能不断成长?必须不断接受同样是高手的刺激和挑战。所以我们小组合作也不要固定一学期一学年一直是同一批人一个小组,可以根据学情安排小组成员。很多中学都在尝试走换制实现不同的分组方式。
第六,注意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如果他一张口就说“我认为我发现”,那这是不行的。怎么说合适呢?应该说“我们小组发现”“我们大家发现”。小组代表整个小组而非个人。当然可以讲自己的发现,但不能只讲自己,这非常关键,否则前面的合作学习基本无效。
第七,代表发言后老师怎么来评价和反馈?首先评价谁?很多老师习惯性点评小组发言代表,但说到底,小组合作学习就应该评价小组而不是评价个体。
第八,如何引发、走进小组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小组合作结束后常常会出现报幕式的交接。每个小组各说各的话,非常割裂。这需要怎么解决?需要老师的教学实力。第一小组代表讲完后,其他组在介绍自己的观点之前,需要对前面小组的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启发、提出质疑或者给前边小组提出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来分享自己小组的成果。这样一来,组与组之间就互动起来了,不是各干各的。
第九,小组合作过程中,老师的最佳巡视是什么?什么时候是最佳说话点?站在哪个方位说话最好?这些都是细节。
教师要避免三大误区:一是唠叨啰嗦,形成干扰。二是自始至终只对一个小组轻声细语地点拨和引导纠正。当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亮点的时候要抬起头,面向全班大声说出来,让其他小组都听到,相互提醒、相互学习。三是自始至终沉默不语,只做旁观。
第十,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讨论过程中做批注、做记录,提升学生倾听能力。在我看来,倾听是一种经常被人遗忘的核心素养。现在很多综艺节目,《超级演说家》《奇葩说》《脱口秀大会》等,都在传达如何说给别人听,却很少展现如何听别人说。倾听它也是一种善心,认真倾听表达了对发言人的尊重,这就是良好的教养。
怎么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有哪些具体的要求,要怎么做才是认真倾听的学生?
第一,当别人发言的时候,你要专注,不要走神,不要做小动作;第二,一边听一边理解,听明白别人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第三,一边听一边做比较,比较我和老师、同学的不同;第四,一边听一边养成动笔的习惯;第五,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对老师和同学做评价。
这五点做到位了,才叫认真倾听的学生。
2.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既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的发生,也要让学习深度地发生。
判断真假学习的标准是什么呢?比如说当给孩子提供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去挑战问题的时候,学习就真实发生了。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遇到障碍的时候,学习真实发生了。
我现在听课评课,对一个现象非常敏感,那就是一节课里老师布置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都能异常快速、流利、准确的回答,一堂课没有任何的磕磕绊绊。
我一定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学生课前这些东西他都会了,只不过上课把他已经学会的东西再现而已。
什么情况下学习真实就发生了?拿到问题任务,皱起眉头,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学习真实的发生了。
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实践的时候,学习也真实发生。当学生有了个性化的主张、个性化的观点、个性化的判断、个性化的方法、个性化的表达的时候,学习也就真实发生了。
什么叫深度?深度学习要深到哪里去?
第一,深到思维那里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让课堂充满思维含量。
第二,深到情感那里去,情感和学习也可以很有深度。
当年我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有一期访谈了张桂梅老师,很打动我,背后是情感。
情感为什么重要?情感是通向生命的体验,情感教育不可或缺。
这次新课标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学科实践。学科实践怎么理解?学科实践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亲历获得体验。
体验为什么重要?古人讲的学问叫“体知”之学,“体”是身体的体、体验的体,有体验的知识的习得和没有体验的知识的学习完全不同,而今天这个人类科技文明发达的时代,人类的情感世界、生命体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深度学习要深到审美那里去。
每个学习感知、感悟创造和表达也可以很有深度,每个老师都需要把自己所教学科的美在课堂上美出来,用美来打动学生。
3. 教研活动专题化
课上完了,干嘛呢?很多情况下开始收课评课了,不着急,增加你的第二步,专题报告。上课老师就上课专题对他们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效进行报告。
成效首先讲讲学生变了没有?做了思维导图,学生有什么成长?教师发展没有?教研组文化有什么丰富、增添?为什么做这一步?
我们提议把做报告的权力,还给教师,不是只有领导,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报告。
我们要有一个理念是,要从输入走向输出。听别人讲都是输入,光输入是不行的,自己讲自己写才是输出,这是对老师总结凝练经验与表达经验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第三步专题说课。上课老师说一说这节课。
第四步组内同事评课。教研组以及专题的评课,最能够看出这个教研组的文化氛围。
第五步是提问与质疑。谁提问质疑,其他年级备课组,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组老师。走入异域的教研,实际上就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
第一节课语文老师听数学老师怎么教,怎么用思维导图;第二节课数学老师去语文老师那听语文课,然后第三、第四节课两个教研组坐下来进行联合教研,打破教研活动的学科壁垒。
第六步,团队合一。有的问题上课老师回答,有的问题让同事回答,体现教研团队的合作。
第七步,专题评课。
一个人是不是真懂教育,我特别要看他会不会评课。
我眼中的“评课高手”有两个标准。
第一,成为鉴赏家、批评家、建筑家。
既当好“鉴赏家”,品鉴一堂课的亮点与特色;还要做好“批评家”,就是抓真问题,说真话。要准,点穴点的准,更要深,深到问题背后的症结那里去,为什么这堂课是假学习,假在哪里?更要当好“建筑家”,批评家和建评家有啥不同,批评家都是一些指点江山,评头论足的人,而建筑家太难了,他们是点染江山,是打江山。怎么打江山,评课的时候为上课老师提出系统改进和重建的具体建议和方法。
首先要尽量避免说一些空话大话套话,给一大堆正确的废话,要重建课堂,这就是评课的导向。评课不是为了给他唱赞美诗,也不是挑毛病,说他这个不行那个不足而评课,是为重建他的课堂而评课,重建他的教学能力而评课。
第二个标准,有思想方法和有方法的思想两者之间的高度融合。
避免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只能就方法说方法,从方法到方法,说不出方法背后是什么思想理念在支撑着他。思想理念就是方法的魂。
我听过很多没有魂的评课,失魂落魄、魂不守舍的评课,只从方法到方法。
第二个极端是只能就思想说思想,就理念说理念,就问题抓问题。他不能化思想、理念为方法,更不能化问题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是什么?方法是思想理念的根,是大地。
我听过很多没有根的评课。最高境界的评课,是有魂有根的,是魂根相依、相容的评课。
还有一个词叫专题,这个更有挑战。
比如今天的教程活动是单元教学,你听了两堂课,评一评这两堂课上完了,他们为单元教学这个专题研究实际带来什么改变吗?有什么推进吗?他有什么突破吗?上了这两堂课,这两个老师为单元教学研究实践做出什么贡献了吗?没有,很多的老师只能就这两堂课评这两堂课,我们评课要放在专题的背景之下进行。
一般情况下这样评课就结束了,我增加一个步骤,即第八步——二步反思。
二步反思就是听了大家的评课建议,我有什么收获?我有什么启发?哪些想法?哪些做法?我学到了什么?规划到后续的教学去。
这一步的目的就是提升教师的现场学习。平时老师很忙,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坐在现场听报告。我们要把大量时间花在两个现场——自己的教学现场还有教研现场,才能学到东西。
第九步,教学重建,在组内再上两堂重建课。
我有一个体会,未经重建的教学一定是不扎实的,要让教师经历、持续教学重建的步伐。
我们怎么做?
周一,到一所学校,请两位老师先上初建课,我没有介入他们,没有教研活动介入。周三,再到同一所学校听同样两位老师上重建课,周五再到同一所学校听同样两个老师上二度重建课。经历一个持续教学重建的过程。
教研活动九步法是个理想状态,不可能每次教研都如此,但是可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教研前移三件事
比如决定了下一周教研活动,时间定了、主题定了,这一周干什么?很多老师和调研组就是等着下一步来交流,不能这样。
每个老师这一周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做文献综述。把握一下大段教学已有的想法和做法,这叫前沿导向,了解把握前沿,避免从零开始。我最理想的期待是做了大单元教学,每个老师走出教研现场,都能自信地说,我即前沿,我就是大单元教学的前沿,我要从零开始。
第二件事情是教学尝试。多在自己的班上试一试,这叫探索,每个老师都是教研活动中的探索者,不就把自己放进课堂了吗?
第三件事情是提出问题和困惑。因为做了文献综述,进行了尝试教学,一定会有问题困惑,这叫问题导向,带着自己的问题,准备进入下一周的教研,把每一次的教研都变成解决自身问题、困惑的工作。
教研后续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要反思。后续反思太重要了,无反思不成长,人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的,教研活动就是给老师们反思的机会。留点时间自己想一想这堂课,对我有什么收获,我为什么成长?这就是教研活动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导向,我们称之为叫成事成人。上课、教学、教研都是做事,思考事情做成了,做事情的人成了吗,教研活动参与了,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成了吗?
第二件事情叫实践性后续。在自己的班上再上一堂重建课,教研活动之前,自己的课叫初建课,是没有教研活动的;有教研活动参与再上课就会不一样,那就是重建课,后续我们也称之为重建性的后续,把教研活动的收获、启发感悟划到自己的重建课,把听出来的、看出来的、说出来的上出来。
第三件事情叫写作性后续。写出好的案例,特别是特例,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教学论文。写很重要,以前我说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什么,同场竞技不同职业的人有各种技能,厨师怎么做菜,医生怎么诊断病情开药方。
教师要有六项技能。
第一,会不会立课?
第二,能不能上课,上课是老师看家本领,教育家上课上出来的,这是教师成长的根。
第三,会不会说课,说出你的个性、风格和创造。
第四,会不会评课。
第五,会不会观课,同样是观一堂课不同老师得到的结果是千差万别的。
最后,会不会写课?有的老师是能说能讲能上能做,就是不能写。不能把他上出来的,说出来的,做出来的写出来,讲的时候振振有词、自信满满,一落笔就不行了,缺少写课的技能。而写课还有重要的目的,它不仅是技能,写课是一种留存,是一种凝固。
我常常说每一堂课教师都是即时创作,每一堂课我们都要留下属于自己的课堂,如何留存,只有写下来。多年以后我们离开工作岗位,什么让我们引以为豪?第一,你能自豪地说我培养了多少学生。第二,我留下了多少精彩的课堂作品,写就是这个留存的本领。
前移三件事情、教研活动的九步和后续三件事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眼中高质量教研。
李政涛教授将应邀出席第十一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新质学校|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并做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