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被攻击下的绝地反击,凭什么成为最“滋润”下放干部?

皇甫子布说史 2025-02-20 15:43:16

在陈云的政治生涯中,最为惊险的时刻,莫过于康生率先发难,紧接着谢富治也加入战局,一时之间,这位曾协助刘少奇开展经济工作的智囊,似乎陷入了绝境,罪责难逃,众人皆以为陈云即将被打倒。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仅凭借一招“称病避祸”,便成功为自己解围。不仅如此,陈云还巧妙地躲过了十年运动,成为那些年里过得最为“惬意”的下放干部。他的这一应对之策,堪称避祸之术的典范。那么,陈云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为何在被下放期间,还能享受特殊待遇呢?

我们都知道,陈云的一生也经历了三落三起。1962年7000人大会前后,陈云曾重新获得毛主席的信任。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便再次被冷落,实际上,此时的陈云在党内已基本丧失了决策权。随着后来刘少奇的失势,陈云再次陷入危机。率先对陈云发起攻击的是康生,他在华东小组会议上,严厉斥责陈云向来以经济专家自居,思想长期与毛主席对立。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央重新调整了常委名单。陈云的排名从原来的第4位,降至11名常委中的最后一位,刘少奇的排名也从第2名下滑至第8名。要知道,党内对于座次排列十分重视,此次常委排名的调整,无疑意味着刘少奇和陈云等人已逐渐“失宠”。此外,这次会议没有重新选举中央副主席,但此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四人的中央副主席职务,便不再被提及。到了1968年10月的一次中央会议上,谢富治再次对陈云发起猛烈攻击,甚至翻出了旧账。他在会议上说道:

“陈云同志在7000人大会上,主席三次邀请他发言,他却以没有调查为由,拒绝发言。可后来不到一个月,他就做了个报告,反对总路线。”

谢富治最后总结道:“陈云同志多年未曾工作,却突然被刘少奇提拔出来,负责经济小组。但他都做了些什么?不过是多赚钱、买花布、炒肉片、搞高价商品。依我看,陈云同志就算在休息期间,也没干过什么好事,以往的那些事,都得好好清算。”

面对谢富治的步步紧逼,陈云敏锐地察觉到形势危急,于是他再次施展妙计。他先是向毛主席承认错误,随后便以身体不适为由,申请病假。1969年4月,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陈云首次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仅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资格。

1969年10月,中苏关系愈发紧张,毛主席下达了紧急疏散老干部的指令。陈云也接到通知,被疏散到江西,同时被疏散到江西的,还有邓小平、王震、肖克等人。起初,陈云前往江西时,甚至没有公务专箱,还被告知不再享有国家领导人资格,需要自己购买火车票前往。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到达江西后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却成为一众老干部中过得最为“滋润”的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到达江西后,陈云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由于他之前长期请假,中央领导都了解他身体不好,再考虑到他的经济状况,周总理多次打电话叮嘱江西省委,一定要照顾好陈云的身体,还特别强调,居住的地方必须要有暖气。

因为陈云过去在北京的蹲点是工厂,所以这一次,他又被安排到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进行蹲点调查,而他的住处,则被安排在了离工厂两里路的干休养所。陈云当时住在条件最好的八号院,虽然房间内的陈设十分简单,但相较于当时同样在江西劳动的邓小平,他的待遇已经好太多了。考虑到他住的地方离工厂有两里路,再加上陈云的身体状况,上级甚至专门为他调配了一辆灰蓝色的华沙牌小轿车。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为什么陈云的待遇与其他人相差如此之大?他已经被移除决策层,仅保留中央委员身份,为何还会受到格外重视?难道仅仅是因为身体不好吗?

实际上,身体不好只是众人皆知的一个表象。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毛主席其实是认可陈云在经济领域的能力的。多年来,陈云在中央一直保持低调,每次出面,都是在关键时刻担当“救火队员”。再加上他平时很少发言,又经常请假,所以即便有人想要挑他的毛病,也无从下手。他发言向来谨慎,宁愿不说话,也不愿说错话,政治嗅觉极为敏锐,那些有心之人根本无法从他的言辞中找到破绽,这也使得谢富治针对性的清算最终落空。

此外,陈云本身就是工人出身,在出身方面,也难以被人做文章。最为关键的是,毛主席曾经对陈云有过一句评价:“他比较懂经济”,这句话几乎成为了陈云的“护身符”。

5 阅读:1204
皇甫子布说史

皇甫子布说史

皇甫子布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