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酒会上抱怨功劳被抢,惹恼了周总理,李克农则告诫他不改迟早吃大亏,不料一语成谶

皇甫子布说史 2025-02-10 10:48:51

庆功宴上,乔冠华酒后失言不仅惹恼了周总理,还让李克农悉心告诫,可他却没当回事儿,不料后来李克农当初说的一句小心吃大亏却果真应验。

1953年中秋之际,中南海正在举办一场庆功宴,宴会是为了庆祝前不久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的停战协议上签了字,抗美援朝取得了巨大胜利。

宴会上大家推杯换盏,现场洋溢着一片喜悦。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时,乔冠华的一句话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

乔冠华这人惯爱喝酒,如今一高兴,也不管场合直接喝大了。喝大了没什么,闹心的是这个醉鬼语出惊人,在给周总理敬酒的时候,突然不加掩饰的对他说:

“朝鲜停战,我也有功,凭啥功劳全算在那老头子的头上?”

周总理一听这话,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厉声批评他怎么可以这样不尊重上司,还说出这样的话。

乔冠华一惊,自知闯祸一个机灵就酒醒了,他连忙向周总理赔笑道歉,周总理却没有接受。反而教育他,要道歉就得向本人道歉。

乔冠华嘴里说不服的这个老头儿,其实就是乔冠华的顶头上司李克农。

当初中国代表团派出的谈判专家中,李克农就是毛主席钦点的第一把手。乔冠华则是他的助手。

当时在接到这个任务时,李克农的身体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但国家需要,他还是毅然踏上了朝鲜战场,虽然不用上前线,但谈判也是十分烧脑。

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克农几乎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一睁眼就是高强度的工作。

有一次,他身体实在是支撑不下去,直接在谈判桌上吐血晕倒了。可以说,为了取得这次谈判的胜利,李克农可是呕心沥血。

乔冠华的付出也不小,每次开会前,他都会先整理好发言稿,开会时就做好会议记录,会后交给李克农审核。两人合作工作效率加倍。

在1953年7月,联合国军终于同意签订《停战协议》,中国此次谈判取得了全面胜利。

李克农作为代表出席签字,这可是青史留名的画面。

乔冠华可能在想:明明自己做出了这么多努力,可这画面上却没有自己。

乔冠华心里就埋下了不平衡的种子。

所以在后来的宴会上,他才会酒后出狂言。宴会过后第二天,邱冠华特意登门拜访了李克农,向他道歉。

李克农听后沉默半晌,最终只说了一句:以这种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性格,迟早会吃大亏。

留下这句忠告后,李克农便送乔冠华离开了。

当时的乔冠华并没把这句话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

可谁也没有想到,李克农的这句忠告竟然在20多年后果真应验,乔冠华也因为他太过张扬的性格受到了惩罚。

那么乔冠华是怎么一步步。把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烂呢。要说乔冠华这个人,才华是有的,谈判桌上和外交场合少不了他的身影,新中国对重返联合国,他绝对是一等功臣。

那张震动世界的“桥之笑”仍历历在目,连毛主席都对他给予高度评价:

乔冠华写一篇文章顶得上几个野战师!

可惜乔冠华有才华,做人却有些狂妄,也容易人云亦云,很容易被别人利用而随波逐流。

1973年时,他的这个性格缺陷就初露端倪,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不慎讲了周总理的坏话,被人怀疑政治立场问题。

1976年中央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华国锋身上,实际上华国锋一开始也对乔冠华很是欣赏,认为他的外交能力非常出色,不仅一次当面夸赞了他。

中国人一般讲究的谦卑,没想到乔冠华听到华国锋的夸赞,反而更加飘飘然,一时之间分不清大小王了,竟好为人师起来,以老师的口吻教育起华国锋。

同年六月,华国锋在中南海给尼泊尔国王举办了一个宴会,乔冠华也参加其中。酒席中乔冠华跑去给尼泊尔国王敬酒,并邀请他明年再来。

照理说,尼泊尔国王是华国锋邀请来的贵宾,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也理应由他再次提出邀请。

但这话从乔冠华的口里说出来可就变味儿了,传到华国锋耳中,这就是个不知好歹的不明事理的越权行为。

即使华国锋再忠厚估计也无法原谅啊!

没过多久,在四人帮被彻底粉碎,政治格局巨变,乔冠华因为狂傲性格得罪过太多人,不出意外的被撤职了。从此告别了政治舞台,而李克农当初的一句告诫也在后来一语成谶。

0 阅读:2
皇甫子布说史

皇甫子布说史

皇甫子布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