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与吴晗的激烈交锋,北京古城墙的生死抉择,多年后谁的话应验了?

皇甫子布说史 2025-02-20 15:31:36

1953年的那场会议,气氛凝重的似能凝出水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徽因与吴晗身上。

一场关于北京古城墙去留的激烈交锋正拉开帷幕,林徽因静静的坐在那里,看似柔弱的身躯,却透着一股倔强。他作为古建筑学界的中流砥柱,对老祖宗留下的每一寸建筑都视若珍宝。

北京的古城墙,在他眼中,那是岁月的史书,砖石间镌刻着朝代的更迭。百姓的烟火承载着厚重的、无法估量的历史底蕴。

当吴晗提及苏联专家建议要拆除古城墙,新建欧式喷泉,还将古城墙贬为封建社会的刑场,那轻描淡写的头文,仿佛在谈论一件无足轻重的旧物时。

林徽因的手在桌下悄然握紧,指节泛白。他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声音,却仍忍不住颤抖:

“若要建新,为何不能另择新定?这些城墙历经风雨,看过无数悲欢离合,怎是一个拆字就能抹杀的?若因曾有杀伐就废弃,那故宫这见证皇家兴衰,凝聚无数匠人心血的故宫又当如何?”

吴晗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被林徽因这番驳斥弄得下不来台。

他口不择言,全然不顾风度:“瞧瞧你们林徽因和梁思成、留洋归来,满脑子迂腐旧念,守着这些老古董不知变通。你们林家又有何资本在这儿指手画脚?”

这话如同一把利刃,直刺林徽因的心窝,他自幼受家族熏陶,家国情怀早已融入血脉。

父亲是一位心怀天下的爱国政治家。为反抗反动,军阀不惜舍生取义,叔叔林觉民投身革命,以热血唤醒民众,遗书里的家国大爱至今读来仍催人泪下,三弟林恒,翱翔蓝天在空战中为守护山河献出年轻生命,满门忠烈换来的竟是这般羞辱。

林徽因眼眶泛红,胸脯剧烈起伏,她猛地站起身。纤细的手指直直指向吴晗平日里温婉的面容,此刻满是悲愤:

我林家满门忠烈,为国捐躯,你又何德何能,敢如此诋毁?”

这一声怒喝如惊雷炸响,震得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吴晗也被怼的哑口无言,此后林徽因与梁思成马不停蹄,怀揣着对古城墙最后的希望,精心拟定了改造方案,愿意以一年为期给古城墙新生。

可吴晗、郭沫若等人却再次无情否决。更令人痛心的是为绝后患,古城墙的拆除竟提前启动。

那日,林徽因赶到城墙边,望着工人挥起的镐头、倒下的砖石,泪水夺眶而出。

他凄厉呼喊:“你们拆的是是民族的记忆呀,终有一天你们会为今日痛悔。”

风卷着他的声音吹散在残砖碎瓦间,却无人回应。这场风波成了林徽因心口一道无法愈合的伤。

他一病不起,在病榻上仍喃喃念着古城墙。

最终,这位为古建筑奉献一生的奇女子含恨离世。

多年后,现实如冰冷的巴掌,狠狠打在当年决策者脸上。

1979年,拆除戛然而止,可北京城里只剩三处残垣,徒留悲凉。

2001年,市民们倾尽全力捐献40余万块砖,试图修补这破碎的记忆,却如林徽因所言。

拆回忆复原难,再怎么清修,那缺失的灵魂终究难回,每当人们路过那残墙,似还能听见林徽因当年的悲叹在风中久久回荡。

像林徽因、梁思成这样民国大师的故事,慢慢地正在被历史遗忘,越来越少有人知晓。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就爱讲实话

就爱讲实话

4
2025-02-21 19:52

吴拍马,一拍二拍,把命拍沒了,还捎带了老婆孩子马连良,研究明史的,却不明史,徽因女士的骨气和胆魄还真是让人不得不敬佩的。

友友

友友

2025-02-22 15:13

远看一只狗,近看郭沫若。郭老也行学术上贡献颇多,但是对文物保护这个层面确是千古罪人

猜你喜欢

皇甫子布说史

皇甫子布说史

皇甫子布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