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单方面的贸易举措,瞬间打破了中美贸易关系原有的平静,一场贸易领域的交锋就此拉开帷幕。而中国,在面对美方的挑衅时,迅速且坚决地做出回应,一场围绕贸易主权与经济利益的较量正式打响。
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签署的这份行政令,表面上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实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要知道,中国一直以来在禁毒领域付出诸多努力,为全球禁毒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国却无视这些事实。仅在2024年,美国已多次针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半导体、关键矿产等产品大幅提升关税,此次更是变本加厉,在原有基础上对所有输美产品再加征10%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国的无理举动,2月4日,我国商务部、财务部迅速宣布实施三项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15%关税,所涉及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大排量汽车等,均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出口产品;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这一行动不仅是为了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更是在国际舞台上为多边贸易体制发声,谴责美国以单边主义破坏国际贸易规则的恶劣行为;把美企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其中,PVH集团曾无端抵制新疆棉花,因美纳公司则是美国限制中国企业法案的幕后推手,二者均对中国企业采取了歧视性措施。中国的这一系列反制措施,有理有据、果断有力,充分展现出维护国家利益和反对霸权的坚定决心。
关税措施宣布后,特朗普原本期待着中国主动与其展开对话,等来的却是中国的大规模关税反制措施。大年初七,中国财政部宣布自2月10日起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10%至15%不等,这一举措让外界深刻感受到中国反击的力度。而美国在遭受中国反制后,不到24小时便发起报复行动。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邮政发布通知,暂停接收来自中国邮政和香港邮政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
特朗普(资料图)
虽然美国邮政未给出明确原因,但分析认为,这或许与特朗普取消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有关。这一报复手段,无疑给中美之间的贸易物流带来了冲击,众多依赖邮政渠道进行跨境贸易的商家面临货物运输受阻、成本增加等难题。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声称,在已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基础上,美国可能还会采取额外措施。他无端指责中国“欺骗和盗窃”,却始终拿不出具体证据。这种模糊的指控,不过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强硬态度的一种体现,暴露出其在贸易争端中缺乏实质性依据,却仍妄图通过强硬姿态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欧盟的态度变化格外引人注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必须采取“强硬”态度,甚至提出欧盟可以与中国达成协议,并扩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这一表态与她以往被调侃为“美国驻欧洲代言人”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这并非她近期首次在对华关系问题上表现出相对缓和的态度。此前,欧盟对待中国的态度一直较为复杂。一方面,欧盟依赖中国市场带来的经济利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为欧盟众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美国的压力,欧盟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有所顾虑,始终难以放下内心的警惕。
冯德莱恩(资料图)
如今,冯德莱恩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欧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全球战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欧盟逐渐认识到,在面对美国的贸易霸权时,中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合作伙伴。欧盟意识到,过去那种认为世界趋向于加强合作和高度全球化的观点已不符合当下的现实,必须努力在关键供应链和新兴技术等领域,寻找与中国利益交汇的合作点。
然而,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并非完全一致。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提到,“有扩大我们与中国贸易和投资关系的空间”,但同时也表示欧盟仍希望与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的一些方面进行合作,还誓言继续抵制中国所谓的“工业过剩”。这种矛盾的态度,深刻反映出欧盟内部的复杂心态。部分国家和官员既看到了与中国合作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又难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
贸易(资料图)
美国频繁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政治层面来看,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对华强硬的贸易政策,在国内获取部分政治支持,迎合部分选民的诉求。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长期存在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对中国商品有着较高的依赖度,却又妄图通过贸易战来减少贸易逆差,重塑所谓的“经济优势”。但美国忽视了中美经济体量庞大且相互依存的现实,贸易战带来的冲击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还会波及两国庞大的消费群体。美国消费者不得不面对商品价格上涨、选择减少的困境,美国企业也因供应链受阻、市场份额流失而遭受损失。
中国坚决反击美国的贸易霸凌,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更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国际公平正义。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体现了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为维护国际贸易的有序、稳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把相关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力地回击了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做法,保障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向世界表明中国在面对霸权施压时,不会退缩,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欧盟(资料图)
欧盟在中美贸易博弈中的态度转变,是其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战略自主需求的考量。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需要稳定的贸易伙伴和市场。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为欧盟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欧盟若能与中国加强合作,在关键供应链和新兴技术领域实现互利共赢,将有助于欧盟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同时,这也是欧盟摆脱对美国过度依赖,实现战略自主的重要一步。
展望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若美国继续坚持错误的贸易政策,不断加大制裁力度,那么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升级,不仅会给两国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还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但如果美国能够正视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回到平等磋商的轨道上,那么中美贸易关系有望缓和,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注入动力。
中欧关系则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若欧盟能够克服内部的分歧,坚定地推进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双方在经贸、科技、环保等诸多领域都将迎来更多的合作机遇。但欧盟内部的矛盾态度以及美国可能的干扰,仍会给中欧关系的发展带来挑战。
Dong
礼尚往来,对等增加美国产品相同关税回应!谁怕谁?😂所谓的美国优先,其实就是自私+抠门+无赖!1、自私:只顾美国利益,不理别国权益。主要表现为假借危害国家安全之名,随意制裁、打压别的国家或企业,以为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利益,压制别国正常发展。2、抠门:不想花钱或花代价尽国际义务,想白嫖。主要表现为大量退群,退出世界卫生组织、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等。3、无赖:不尊守自己国家曾经签订的协议和国际规则,大耍无赖,无耻至极!主要表现为随意增加关税、随意破坏或撕毁协议和规则,想重新制定和谈判更利于自己利益的协议和规则,无视别国的利益。所以美国优先是美帝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赤裸裸的体现。另外采取非关税措施反制,一套组合拳把美帝打趴!别把稀土和稀有金属贱卖,赚了点蝇头小利就高兴得要命,要从战略出发,我国应统一调控把稀土和稀有金属的开采量和出口量逐步减少,坚决把稀土和稀有金属的价格推高2、3倍,达到稀的价格,而不是土的价格,这样中国不但能赚取高额利润,提高了生产效益,还能牢牢控制各种科技产品的供应链,无惧美欧西方的脱钩断链、加关税贸易战和打压等,并且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和家园,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