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法院这项做法被最高院推广

江苏法治报 2022-03-15 14:05:35

通讯员 翟琪 华蓉 记者 翟敏

我觉得王某故意毁坏财物一案里面的证据还有待查证。

我昨天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原告一方提出了……

每星期五下午5时,淮安市淮安区法院各部门准时召集员额法官参加专业法官会议,法官助理列席。大家一起交流手中疑难复杂案件,总结审判工作经验。通过定期召开法官会议,长期进行“思想碰撞”,让法官在讨论中获得灵感,让助理在分析中积累经验。这是淮安区法院为实现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高案件质量的新举措之一。

2021年以来,淮安区法院为实现权责统一和权责明晰,积极探索构建以审判权责清单为主体,以案件质量评查和差错、瑕疵案件责任追究为两翼的员额法官担责量化新体系。该体系有力提升案件质量,大大提高办案效率,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被最高人民法院今年第一期《审判管理动态》转发推广。

团队评议层层把关

“疑难复杂案件很多,尤其是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妨害传染病防治等新型案件增多,如何判是一个难题。以前自己只管埋头苦干,现在裁判文书定稿前,我会组织我们团队进行评议,由我和法官助理对裁判文书中程序适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情况共同签字确认。未达成一致的,再提交法官会议及审委会逐级讨论决定。通过这样层层把关,既保证了文书质量,也减轻了我心中的压力。”该院刑庭员额法官江超颇有感慨。

江超审理的王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一案,在审理过程中运用团队力量,精准识别罪名并加以正确适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也为相关刑事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添砖加瓦”。该案例也最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和省法院年度公报案例。

据审管办主任姚益鑫介绍,该院在细化审判人员权责清单,厘定权力运行边界的基础上,强化院庭长审判监管职责,对疑难复杂案件,要求庭长对裁判文书进行核稿把关,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我们出台了《法官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坚持以审判流程节点、不同岗位职责、诉讼程序类型等因素为参照,条目式列清院庭长、法官等各类办案人员权责共计86条。我们既要明确干警在办案中的违法责任,也要为他们落实好履职保障。”

文书评查打造“法院招牌”

近日,淮安区法院六楼中层干部会议室里一堂专门针对发改案件的“公开课”——“案件质量专题讲评会”正如火如荼展开。此次“公开课”邀请了资深员额法官杨国祥为大家授课,他针对照该院最新编发的“错题集”——《发改案件审管通报》为大家讲评。讲评会的定期举办,旨在通过评查,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总结审判经验,提高办案法官的责任意识,力争案件质量更上新台阶。

为了提升案件质量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该院制定《案件评查工作办法》,定期开展案件评查。“裁判文书既是一张‘法官名片’,也是一块‘法院招牌’,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体现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形象,一份优秀的裁判文书对促进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淮安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加庚说,“开展文书评查活动,不是为了给法官‘找茬’‘挑刺’,而是让大家在今后的办案中多留意一些问题和细节,提高工作标准和业务能力,把好质量关口。案件审理得再好,文书里面的数字写错一个,都会影响整个案件的效果,这就是100-1=0。”

近年来,淮安区法院加强案件评查制度建设,规范评查程序运行,在此期间成立评查工作组,形成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的“三固定”案件评查新格局;按月评查文书,划分文书等级;整理发改典型案例“错题集”,每季度编发《案件评查专刊》;定期召开案例讲评会,集中讲评发改案件。

通过这样有益的探索,2021年,该院审结的金某、张某等人诈骗案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例入选《人民法院依法惩处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的案件;保护离异妇女土地权益案入选2021年《中国年度案例》;张某等诈骗案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2020年度优秀案例分析优秀奖。

数字化带来规范化

“因承办人过错导致案件发改的,承办人承担全部责任,审判长承担30%责任,庭长承担20%责任,分管领导承担5%责任,责任承担情况纳入法官业绩档案。”淮安区法院制定出台的《差错、瑕疵案件责任追究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案件、裁判文书、庭审(听证)等评查标准、担责比例以及追责方式。

院长段庆丽谈起制定初衷:“一直以来,我们对有差错、瑕疵案件的衡量标准不一,法官、法官助理、院庭长之间承担的责任比例无法确定,没有具体数据支持。现在规定的出台,按不同分值进行细化量化,让每个人在办案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文可依。既严肃了审判纪律和工作作风,也提高办案质量,促进司法公正,有效预防和减少差错、瑕疵案件。”

在起草过程中,淮安区法院认真研究相关规范性文件,及时总结各地法院开展错案、瑕疵案件追责的实践经验,坚持遵循司法规律,体现法院职业特点,严格把握政策导向,在对错案、瑕疵案件追责的同时,切实保护法官依法履职行为。

截至今年2月底,在省法院通报的9项重点审判质效指标中,该院有6项指标位列全省前十,4项指标居全市第一。其中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为0.9%,排名从2021年最低谷的全省第九十一跃居全省第三,其他指标均亦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编辑 潘佩

校对 陶恩晋

审核 明磊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