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关税来了,美方税率将提至125%,一细节说明:美国已认输

鸿儒看商业 2025-04-11 03:08:28

昨日中国同等反制,将对美关税提升至84%后,特朗普在今日凌晨紧急发文。“我将对其他国家暂停90天的关税战,中国除外。”“我甚至还要把对它的关税,提高到125%!”

表面看来,他似乎要举全国之力与中国在贸易领域死磕到底,将美国的贸易施压手段一股脑用在中国身上。可实际上,这一举措更像是色厉内荏,是对中国的服软示弱。

特朗普对关税似乎有着无尽的 “热情”。3 月 26 日,他宣称将于 4 月 3 日对进口汽车征收 25% 的关税,紧接着还将对汽车零部件征税。这一举措可能会给汽车企业带来重创,因为部分汽车的零部件需多次跨越美国边境进行流转。

对于其他关税,特朗普起初表示将采取 “对等” 原则,即与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相当。但最近,他又表示会 “非常宽容”,可同时又承诺会推出更多的征税举措。

这一系列混乱的政策,正使得美国经济的部分领域陷入停滞。3 月 19 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谈及当前经济存在 “非常高” 的不确定性,他直言:“我不知道有谁对自己的经济预测有十足的信心。” 那些作为更广泛经济表现风向标的企业,已然受到影响。

3 月 20 日,物流公司联邦快递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其给出的理由便是 “美国工业经济的不确定性”。3 月 10 日,达美航空也指出,“宏观不确定性” 正削弱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更为广泛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些零散的现象。金融数据公司发现,在过去几个月里,美国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超过一半的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及了关税问题,这一比例高于过去十年中的任何一个季度。咨询公司的迈克尔・斯马特表示:“我们的客户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因为他们无法判断政府未来的行动方向。”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衡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指数急剧飙升。由美联储经济学家设计的一项指数显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已达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些指数的编制依据是报纸报道,虽然这看似不太精准,但历史经验表明,此类指数的飙升往往预示着经济增长的放缓。

德意志银行估计,目前美联储指数所反映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左右使美国 GDP 减少约四分之三个百分点。倘若关税的不确定性持续更久,比如持续到 6 月,那么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可能会翻倍。

这种经济寒意并不局限于制造业。美国零售联合会的大卫・弗兰奇指出,其成员企业期望采购安排能有确定性。

与此同时,特朗普一直热衷于展示其关税政策带来的所谓 “好处”。过去几周,一系列公司宣布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其中包括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以及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

3 月 24 日,现代汽车表示,到 2028 年将向美国业务投资 210 亿美元,并创造 14,000 个工作岗位。特朗普在白宫与现代汽车高管共同出席的活动中宣称:“资金正在涌入,我们希望保持这种态势。”

但企业深谙如何迎合总统。他们的许多投资公告,实际上是在特朗普上任前就已制定的计划。而且,每有一笔投资宣布,就有其他潜在投资因不确定性而搁置。纽约和费城联邦储备委员会各分支机构近期的调查显示,制造商对未来六个月经济前景的预期急剧下降。

那么,经过关税调整真的能带来经济和政治上的明朗吗?未必!

昨天在中国宣布对美国输华产品加征 84% 的关税后,特朗普迅速反击,将对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总税率从 104% 提升至 125%,同时暂停对其他国家 90 天的关税战,期间关税降至 10%。

特朗普此举意在拉帮结派。他以有 75 个国家致电美国且未报复为由暂停关税战,既彰显美国威严,又释放友好信号,试图拉拢欧盟,避免其倒向中国,还可能在国防安全上有所动作。

美国还惯用针对制裁手段。今年 1 月,美国国防部将 130 多家中国企业列入 “黑名单”,3 月商务部又添加 50 余家科技企业,制裁涉及 AI、超算、量子技术等领域,未来半导体企业也可能被紧盯。

此外,美国或利用美元优势打 “汇率牌”。货币升值不利出口,美国为遏制中国外贸,可能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而中国也在努力维持汇率稳定。

特朗普如此疯狂,其 “军师” 纳瓦罗已明示目的:美国要收回流失财富,重塑对其有利的世界秩序,推动制造业回流,重振工业。

然而,中国已非昔日,面对无理行径绝不低头。贸易战虽会使双方受损,但和平解决是中国一贯原则。先礼后兵,中国有信心、有力量应对挑战。美国若一意孤行,只会自食恶果,中方将坚决捍卫自身利益,维护国家尊严与发展权益。

0 阅读:0
鸿儒看商业

鸿儒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