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穹”大战“卡桑”背后的技术

阿隆过去 2024-05-08 05:34:48

DOI:10.19486/j.cnki.11-1936/tj.2021.11.003

2021年5月10日开始,巴以双方爆发2014年以来最大规模冲突,仅5天时间,加沙地带的武装力量就向包括特拉维夫在内的以色列领土发射了约2000枚火箭弹。如此强度的袭击,虽然对以色列方面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但在“铁穹”的有效拦截下,以色列的损失在整体上十分轻微,相对于对手来袭的火力密度和规模而言,堪称一种降维式的回击。

对“反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概念的践行

“铁穹”系统首先是对C-RAM概念的践行,所谓C-RAM是“反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的英文缩写,顾名思义是用来对付敌方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统称为RAM)等间瞄火力威胁的武器系统。这种概念实际上是现代战场环境高度细分化的产物。这种概念最初由饱受伊拉克战场敌火打击之苦的美军提出,在伊拉克战场上,60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是除简易爆炸装置外驻伊美军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据美陆军的报告称,当时驻伊美军平均每周要遭到50多次火箭和迫击炮的袭击,尽管大多数迫击炮弹精度较差,但只要有一两发炮弹落到美军队伍中就会造成较大伤亡。而且,伊抵抗力量通常都是从人口密集的居民区用迫击炮向美军进行袭击,因而使其在围剿时难以发挥火力优势。美军常用的战术是在炮位侦察雷达探测到迫击炮发射阵地后,迅速派遣部队乘直升机或“悍马”车前往围剿。但由于美国陆军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最初是为探测远程身管火炮而设计的,对付射程较近、弹道弯曲的迫击炮非其所长,因此其提供的迫击炮炮位数据经常并不十分准确,再加上武装分子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使得美军的围剿很少成功,这也令美军士气受到严重挫伤。

2004年6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收到来自前方中央司令部司令的紧急请求,要求火速提供一种部队防护手段,以对抗日益增长的来自伊拉克武装分子火箭和迫击炮的威胁,重点用于保卫前方作战基地以及后勤保障区的安全。驻伊美军部队强调,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拦截炮弹的防护系统。这种系统应能在安全距离上识别、拦截和压制来袭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附带损伤并对己方和中立方的飞机不形成威胁。他们还要求该系统具有360度的覆盖范围和很高的毁歼概率,具有自主攻击能力,但操作手亦可进行人工干预,进行手控发射。一旦配置到位,该系统将成为基地防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可以机动,但不必具有在运动中发射的能力。

根据前方的要求,美陆军训练与条令部迅速展开了对C-RAM的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如果部队具有对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威胁的“感知”和“告警”能力,人员伤亡就可以减少13%,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对射弹的“拦截”能力,则人员伤亡可减少70%。有意思的是,美军提出的C-RAM概念很快引起了以色列国防军的注意,在长期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同样饱受游击战之苦,对“反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作战手段的需求十分强烈。火箭弹袭击是以色列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威胁之一,特别是在与黎巴嫩接壤的北部地区以及与加沙地区临近的南部地区。2006年,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组织总共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4000枚火箭弹,其中包含以色列第3大城市海法,而这绝大部分的火箭弹均为近程的未知型号自制火箭弹。这些火箭弹袭击共造成了44名以色列平民的死亡,使25万以色列人被迫疏散,同时还造成了大约100万以色列人靠防空设施或帐篷进行避难。于是美以双方一拍即合,作为对C-RAM概念的一种践行方式,以色列拉法尔先进系统防务公司于2007年2月开始展开“铁穹”系统的研制(美国军方提供了部分经费),于2011年投入战备值班。

“铁穹”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作为一种概念,C-RAM的技术实现路径是多样化的。比如,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为解决急需,曾先后试验了三种不同方案,分别以舰载Mk-15“密集阵”Block1B型20毫米近防系统、瑞士的35毫米“天盾”高炮系统以及美国国防部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和陆军坦克与自动车辆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TARDEC)联合研制的主动防护系统为技术基础。

最终获得订购的是雷声公司基于舰载Mk-15“密集阵”Block1B型20毫米近防系统研发的C-RAM,即所谓的“陆上密集阵”。原来的舰用型“密集阵”武器系统由于海上环境障碍物较少而且所对付的目标体积也较大,所以对火控软件的要求比较简单。而陆用型“密集阵”的主要作战区域是城市,大量建筑物会给雷达和光电系统探测和跟踪目标造成严重干扰,而且其要对付的目标是体积比反舰导弹小得多的炮弹。为此,雷声公司为“陆上密集阵”系统重新编写了前方地域防空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火控软件,使其能在陆地环境下识别和跟踪诸如60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弹那样微小的目标。自2004年12月中旬以后,美陆军用改装后的“陆上密集阵”C-RAM系统在试验场对60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弹进行了多次拦截试验,拦截成功概率约为60%~70%,最高达78%。2005年5月中旬,美国陆军将两套“陆上密集阵”C-RAM系统紧急部署到集中了许多要害部门的巴格达“绿区”,开始进行战斗值班。从部队提出作战需求到过渡型“陆上密集阵”C-RAM系统投入使用,总共花了不到11个月的时间。截止到2006年,已有6套“陆上密集阵”系统部署在伊拉克。

不过,C-RAM必须具备七大核心功能,即预防、感知、告警、拦截、反击、防护以及指挥与控制,组成一个侦察、火力和指挥与控制一体化的系统,“拦截”只是该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所以这决定了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C-RAM还有更多的路径可走,不一定只局限于小口径高速火炮的弹幕拦截这一种形式。比如,早在明确提出C-RAM概念之前的1995年,美国和以色列就启动了一个所谓的战术高能激光武器(THEL)先期概念技术演示项目,以对付黎巴嫩真主党日益增长的低飞火箭弹的威胁。1996年2月,名为“鹦鹉螺”的样炮系统在美国新墨西哥试验场击落了一枚近程火箭,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激光武器击落的无控火箭。THEL系统采用氟化氘激光技术,利用乙烯、氘和三氟化氮等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获取能量。该系统主要由指挥中心、火控雷达、指示与跟踪系统以及激光炮四个部分组成。火控雷达配置在敌方地域附近,连续不断地进行扫描,一旦发现来袭火箭弹,雷达即计算目标的弹道以便使指示与跟踪系统锁定目标。一旦目标进入激光武器射程范围内,指示与跟踪系统便将高能激光波束聚焦于来袭火箭弹上,其能量可以摧毁5千米以内的目标。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可以同时跟踪60个目标,每分钟可以对10多个目标实施射击,装填一次可以发射60次,每发射一次的成本约为3000美元。此后,THEL系统又发展出了机动版本MTHEL。虽然由于要求的技术水平超出了当时的能力范围,THEL及其机动版本MTHEL最终没能进入定型阶段,但这样一种拦截方式与“陆上密集阵”截然不同的C-RAM系统足以表明,C-RAM技术实现路径的多样化。

2004年展开研制的“铁穹”系统,就是一种拦截手段完全不同的C-RAM,其拦截能力由小型低成本拦截导弹来实现。具体来说,一套完整的“铁穹”防空反导系统包括了6套20联装的导弹倾斜发射装置、1个火控中心以及1部EL/M-2084多任务S波段相控阵雷达,以上这些分系统都能装备在卡车或拖车底盘上,以增强全系统的战场机动能力。这其中的ELM-2084是一部S波段有源阵列相控阵雷达,其固态电子控制有源阵列系统采用了氮化镓(GaN)技术,具有出色的检测和准确性。空中监视的方位角覆盖范围为120度或旋转360度,武器定位的方位角覆盖范围为120度。最大探测范围470千米,同时检测多达1100个不同目标。对敌方发射的迫击炮炮弹最大探测距离为5千米,对敌方发射的短程火箭弹最大探测距离为20千米,对敌方发射的远程炮弹、远程火箭弹和近程弹道导弹的最大探测距离为100千米。在EL/M-2084多任务S波段相控阵雷达发现了目标之后,接下来登场的就是战斗管理系统,战斗管理系统会根据导弹的发射轨迹模拟出其可能会袭击的地点,如果一次性出现多个需要拦截目标的话,那么这款战斗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对目标进行拦截分配,如果其判定来袭的导弹或者是火箭弹将会打到空旷无人的区域,那么其就不会发出发射导弹的指令。这款战斗管理雷达事实上与很多大国的战略反导系统承担着相同任务,比如说俄罗斯的Don-2N战斗管理雷达。

至于作为“铁穹”系统拦截手段的“塔米尔”拦截弹,是一种采用中段无线电指令+末段主动雷达制导的固体燃料中程防空导弹,飞行速度可达2.2马赫左右,射程为2~40千米,配备一个11千克重的高能破片战斗部,而后期经过性能升级的“塔米尔”拦截弹则将最远射程提高到了70千米的水平。导弹在飞行中接受地面的中段制导,装备的射频(RF)导引头负责中段制导。由于“塔米尔”拦截弹采用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拥有了“射后不管能力”,因此配备该导弹的“铁穹”系统的防空火力通道可以近乎无限,从而也就让“铁穹”防空反导系统具备了较强的抗对手迫击炮弹、火箭弹和近程弹道导弹的饱和攻击能力。

事实上,“铁穹”系统设计在采用大量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围绕系统抗饱和攻击能力,提出了新颖的设计思路。一是“铁穹”目标选择能力强,战场指挥控制系统能有效区分目标威胁程度,识别出重大威胁目标,引导拦截弹进行拦截,并舍弃低威胁目标。“铁穹”系统对来袭目标的高精度选择能力,确保了系统高效拦截,提高了系统作战效能,为抗击非精确制导类目标饱和攻击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二是合理调整系统各要素的作战任务,在指令制导段中,战场管理控制系统将相控阵雷达传送来的目标位置参数实时解算为拦截坐标,不断向飞行中的拦截弹提供目标弹道修正信息。指令制导由传统的“目标-雷达-拦截弹”制导回路变为“目标-雷达-管理控制系统-拦截弹”制导回路。这种设计将指控系统加入制导回路,担负拦截弹初制导段的地面制导任务,大幅降低雷达工作负担。整个制导过程各分系统承担的工作更加均衡,有利于“铁穹”系统持续应对大规模来袭弹药的饱和攻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铁穹”的“塔米尔”拦截弹拦截目标采用直接命中杀伤攻击方式。这是考虑到传统的爆炸方式产生的碎片会对民宅和庄稼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命中杀伤的攻击方式将尽可能地将目标击落在更远的地方,避免大质量单片残骸坠落到以色列的城市中。

效费比问题

在此次“铁穹”大战“卡桑”的战争奇景中,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是关于效费比的。就现实表现来讲,“铁穹”的拦截有效率相当可观,2011年4月7日,“铁穹”在以色列的南部城市阿什克隆上空拦截了1枚来自加沙地区的火箭弹。这是该系统自建成部署以来第1次成功实施拦截。2012年11月7~10日,以色列共遭到737枚火箭弹的袭击,“铁穹”系统在此期间共拦截了245枚火箭弹。之后两年,以色列在全国共部署了7套“铁穹”系统,火箭弹防御能力大幅度提升。2014年7月9~11日下午,近3天的时间中,哈玛斯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420枚火箭弹,其中90%的火箭弹被“铁穹”实施了拦截。整体来讲,“铁穹”系统的拦截效率较高,一般能够达到80%以上的拦截率,即便是应对哈玛斯武装组织发射的弹道极其不稳定的自制劣质火箭弹。当然,在2021年5月开始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媒体对“铁穹”的拦截有效率是有一定争论的。比如,以色列军方一直宣称其有着90%以上的拦截率,但有媒体认为从来没有拿出实际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根据美国《商业内幕》杂志的透露,有美国技术专家认为“铁穹”防空系统的拦截率在30%左右,世界范围内类似防空系统拦截率能到40%,已经是极限了。更有媒体认为其拦截效率最多只有10%。事实上,从90%到10%,这些差异极大的拦截率指标都是贴近真实情况的,但并不能因此对“铁穹”的拦截有效率产生怀疑——在战斗管理系统的算法中,只有明确会落在保护区域的目标才会触发拦截弹的发射。所以,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目标来袭的规模越大,“铁穹”的拦截率越低。因为在所有来袭目标中,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不需要拦截的。事实上,正是由于“铁穹”的表现出色,成功拦截了大部分有威胁的目标,过去警报响起,以色列人都往防空洞跑,现在警报响起,以色列人不再躲藏,而是带着手机和沙滩椅围观满天烟花,有了“铁穹”的护卫,以色列保持了奇迹般的低伤亡率。

不过,与容易弄明白的拦截率问题相比,“铁穹”大战“卡桑”的效费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弄明白了。传统观点认为,如果要拦截“卡桑”火箭弹这样的目标,“铁穹”是一种效费比十分糟糕的武器。哈玛斯武装组织自制的1枚“卡桑”火箭弹材料费用最高的不会超过800美元,而“铁穹”所使用的拦截弹造价即使是按照最低估计来算,也超过了35000美元,因此十分不划算。客观地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卡桑”火箭弹实际上是一类作坊出产的简易火箭武器的统称,也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特产。“卡桑”火箭的名字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名主张武装反抗英国人和犹太人的巴勒斯坦游击队领袖卡桑,卡桑于1935年被英国军队杀害,他的死直接导致了1936年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卡桑旅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卡桑旅发明的火箭也叫“卡桑”火箭。除了“卡桑”火箭,还有杰哈德的下属武装组织阿胡德旅的“阿胡德”火箭,法塔赫下属的阿克萨烈士旅的“阿克萨”火箭等。“卡桑”火箭是巴勒斯坦自制简易火箭中最经常露面的,共有4个型号,“卡桑”1直径约60毫米,重约5.5千克,最大射程约为3~4.5千米,于2001年首次使用,“卡桑”2最大射程为8~9.5千米,可携带5~9千克弹头,“卡桑”3最大射程10~20千米,能携带10~20千克弹头,“卡桑”4射程可达17千米。除此之外,杰哈德的下属武装组织阿胡德旅的“阿胡德”4型火箭弹长3.2米,直径0.25米,重量为40千克,也是一种大型火箭,阿克萨烈士旅也生产三种火箭,最大的“阿克萨”103型可携载6千克TNT炸药,射程14千米。巴勒斯坦人的火箭虽然五花八门,名字不同,样子不同,其实本质差不多,就是一条普通民用钢管,与以色列的武器相比,这些火箭技术十分原始,制造工艺很简陋,精度很差,也没有制导系统,只要能落在这些目标区内就算达到目的,主要隐蔽在加沙乡村居民区中的小作坊生产,以色列军队如果不跨越边界,很难有效摧毁这些火箭的生产据点。这类火箭基本采用圆柱形弹身,口径约130~155毫米不等,弹体为2.5~3毫米厚的铁皮,结构和正常的火箭弹一样,圆锥形战斗部在前,单燃烧室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后,使用发射前才装上的杆式碰炸引信,火箭弹稳定装置是焊接在发动机壳体尾部的4片对称后掠式尾翼,每个尾翼有3~4个焊点,不像正规军用火箭弹焊接整条接缝,这是因为电力供应不稳定,而且没有熟练工。同时,这些“土造”火箭弹的发动机和战斗部轴线不重合,火箭发动机的端盖是用水泥把顶部封死制成,火箭发动机使用采用硝酸钾化肥和糖混合成推进剂,原料采购和药柱制作比较简单,装药量有限。发射架的工艺也很粗糙,主要由底钣、滑轨和支撑杆3个零件组成,相互之间用铰链连接,底钣和支撑杆都焊了可以插入泥土中起到驻锄作用的钉子,滑轨用两根方钢制成,没有防止火箭弹滑落或窜动的定位装置,没有赋旋能力,火箭弹靠自身重量压紧在滑轨上。

用“铁穹”来拦截这样的火箭弹,效费比当然是低的。但问题在于,事情是在变化发展的。随着近年来伊朗对巴勒斯坦武装支援力度不断加大,目前从加沙射入以色列领土的数千枚火箭弹中,很大一部分早已不是用钢管造的土制“卡桑”,而是伊朗提供的“胜利”5(哈玛斯称为A120),这是一种射程射程65~72千米的重型火箭炮,弹径333毫米,弹长6.5米,该弹可以携带约90千克的高爆炸药,每发弹药需要至少6名士兵才能抬动装填。

“卡桑”火箭确实成本低,但是现在,哈玛斯使用的“胜利”5火箭炮,是正规军用重型火箭炮,无论是火箭炮还是火箭弹成本都不会很低。一发射程70千米,有一定精度的火箭弹,至少需要上万美元,俄制“龙卷风”远程火箭炮原装进口的300毫米火箭弹出口报价是14万美元一枚。哈玛斯装备的伊朗“胜利”5火箭炮,可以保证弹药在60~75千米,误差不超过1千米。也是需要安装初始段简易惯性制导,还采用姿态控制、弹体旋转稳定和自动修正技术的,成本很高,甚至有可能比“铁穹”拦截弹还要高。更何况,即便用“铁穹”来拦截“卡桑”这样的低成本土制火箭弹在成本上划不来,也必须要拦截。无论是“卡桑”还是“胜利”,本质上都是政治武器——它们瞄准的不是以色列的军事目标,而是平民百姓。这意味着无论拦截成本多高,“铁穹”也必须顶上,毕竟政治是军事的本质,而军事则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结局,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的,政治目的的进步或反动,决定着战争的正义性或非正义性,而战争的性质决定着人心的向背,从而对战争的前途和结局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这种根本性问题上,效费比高低与否就无关紧要了。

技术升级与应用场景拓展

如今“铁穹”系统正在经历进一步的技术升级,比如近日以色列航宇工业有限公司对外展示了其最新一代ELM-2138M陆基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防空雷达。目前“铁穹”系统的EL/M-2084采用单面天线设计,因此必须转动天线阵面才能够实现周视360度对空探测和搜索,即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小型陆基对空雷达,还是大型陆基对空雷达,无论是固定型还是机动型,在雷达天线的安装基座上都必须设有驱动天线转动的机电伺服机构。而且,驱动天线转动不仅需要额外的电力供应,转速还必须可调以适应不同级别的目标信息更新率。因此,如果这一机电伺服机构出现问题,天线无法转动,就会严重影响防空雷达的使用。美国“宙斯盾”舰载防空系统首次革命性地采用了四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布局,分别针对四个方向上来袭的空中目标,因此彻底舍弃了天线转动设计。之后,中国空警-2000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上首次创造了三面阵布局,使得雷达天线罩不再需要驱动旋转的机电伺服机构。如今,以色列航宇工业有限公司将多面阵天线设计首次引入到陆基对空雷达上,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ELM-2138M陆基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防空雷达虽然采用了四面阵天线设计,不过由于天线阵面尺寸较小,因此全系统尺寸和重量并不算大,一辆“悍马”就可以装得下,更大型的车辆,比如8×8轮式装甲车等更是不在话下。事实上,ELM-2138M陆基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防空雷达就是为替换“铁穹”系统的EL/M-2084而设计的。同时还需要看到,在此次巴次冲突结束后,“铁穹”系统还可能对拦截手段发生革新——毕竟经历了几天高强度拦截后,以色列国防军“塔米尔”拦截弹的库存已经不多,拉法尔公司的生产线也接近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战后为“铁穹”系统寻求成本更低、更易补充、效率更高、附带损伤更小的拦截方式也就理所当然,100千瓦级固体激光器就是可能的选择之一。

同时,“铁穹”系统也在寻求更为宽泛的应用场景。2014年10月,美国媒体《防务新闻》发表题为《以色列公司改进“铁穹”系统以用于海上拦截》的报道,首次披露以色列拉法尔公司正在研发舰载版“铁穹”系统,这一消息很快得到了拉法尔公司的证实。拉法尔公司称,没有理由不让“铁穹”系统经过实战检验的、前所未有的拦截能力应用于海上。这个名为“C穹”(C-Dome)的系统旨在保护濒海巡逻舰、小型护卫舰和其他小型舰船不受“现有和未来严重威胁”的饱和攻击。在“C-穹”系统中,位于甲板下的垂直发射装置最多可以装载10枚拦截导弹。但与陆基系统不同,“C-穹”系统不需要专用的雷达或指挥与控制系统,根据设计,“C-穹”系统将依赖舰船自身的火控雷达和作战管理系统实施作战行动。按照设计,“C穹”系统能够在近海或深海同时拦截多个目标,其非常灵敏,高转弯速率使之能够拦截机动性最高的目标。

2015年9月4日,以色列海军在防御演习中首次展示了海基“铁穹”系统,演练内容为防范恐怖分子对以色列南部海岸油气田的火箭弹袭击。2016年5月19日,以色列海军在“萨尔”5轻型护卫舰“拉哈夫”号上进行首次海基“铁穹”系统测试。2017年下半年,以军开始在“萨尔”4.5导弹艇上进行海基“铁穹”系统测试,当年11月27日17时,固定在“拉哈夫”号直升机甲板上的“铁穹”系统发射了1枚拦截弹,在EL/M-2248MF-STAR舰载雷达的引导下,成功拦截了一枚从陆地上发射的靶弹。这标志着以色列已经正式完成了“铁穹”系统从陆基到海基的研制工作。这次试验的成功,为“C-穹”舰载近防导弹系统的正式列装铺平的道路。相比陆基“铁穹”,“C-穹”系统也是由雷达、指控系统和拦截弹三部分组成,但有较大区别。“C穹”系统采用了矩形模块化发射系统设计,既能安装在新型水面舰艇甲板下,也可用来改装现役舰艇。从外形看,“C-穹”系统拦截弹采用了与陆基拦截弹基本相同的鸭式布局,弹长约为3米,弹重约为90千克,弹径约为0.16米。该拦截弹采用近炸引信和高性能战斗部,可靠性高,无需拆解维护,平时放置在由液压控制的20联装箱内,具备倾斜发射和垂直发射两种发射方式。发射架融合了独立的液压控制系统、电源系统、系统故障检测系统等,通过无线电数据链与作战指挥中心相连接,接收后者的控制发射指令。

“C-穹”系统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开放式软件设计,使用舰载监视雷达进行目标导引,因而无需额外安装独立的火控雷达,实现了“铁穹”系统与舰载指挥系统的无缝连接。这也意味着,具有多目标处理能力的舰载监视雷达,可同时导引多枚海基“铁穹”系统拦截弹对多个来袭目标进行拦截,使得其具备多目标交战和抗反舰导弹饱和攻击能力。以对海基“铁穹”系统进行测试的“拉哈夫”号为例,海基“铁穹”直接使用了舰载雷达和作战指挥系统。“拉哈夫”号装备的是埃尔塔公司研制的EL/M-2248MF-STAR雷达,4块雷达天线阵面分别装在舰桥上方封闭式塔桅的4个壁面上,可覆盖360度的半球空域,俯仰探测范围为-20~+85度。为了与“铁穹”系统兼容,以色列海军对EL/M-2248MF-STAR雷达的火控系统软件进行了修改,使其能够探测和识别多种类型火箭弹。该雷达对小型反舰导弹或是火箭弹的探测距离为100千米以上,可同时探测和跟踪数百个空中目标,目标处理能力为每分钟200枚火箭弹。“拉哈夫”号的作战指挥系统采用了开放式架构,能够分析、处理全舰各种传感器信息,具备空情采集、图像绘制、目标识别、计算拦截程序、控制发射和拦截效果处理和辅助决策等能力。此外,该系统还能与以色列国防军的作战指挥中心链接。“C-穹”系统的作战过程与陆基“铁穹”类似,首先由EL/M-2248MF-STAR雷达探测、识别和跟踪敌方发射的火箭弹,并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链发送到舰载作战指挥中心,紧接着作战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迅速算出火箭弹的落点,然后发出指令给发射架发射拦截弹。当拦截弹发射后,会不断接收火控系统上传的目标弹道数据,据此对自身飞行弹道进行修正。在拦截末段,拦截弹打开自身的雷达导引头获取目标信息,完成末段交会,最后引爆战斗部,释放出高速预制破片来摧毁火箭弹。2018年年初,以色列海军宣布,将为正在建造的“萨尔”6型护卫舰上装备2具“C穹”发射器,共40枚拦截弹。未来以色列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将是计划在2025年完成列装的4艘“萨尔”6护卫舰,虽然排水量只有2000多吨,但“萨尔”6型护卫舰融合了最先进的隐身性能,系统集成和自动化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在整合“C-穹”系统后,“萨尔”6型护卫舰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将更为完善。

结语

新时期军事革命中,技术逻辑正在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当前,依托新科技的各类军事技术呈现群体性创新和突破态势,智能化与自主技术、高超音速技术、动能和定向能技术等纷纷应用于武器平台和军事行动实践。自主武器、人机结合作战平台、外空/近空武器、智能弹药、超高音速武器、电磁/激光武器等研发使用,对半信息化时代的军事体系形成了根本冲击,战争形态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意味着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铁穹”大战“卡桑”的战场奇景,就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度侧面。战争是人类灵魂的赘疣,人性中具有讽刺意味、自相矛盾,有时甚至是混乱的一面,往往带给军事艺术一种极度混乱的局面:矛盾得惊人的说法,转瞬即逝的见解和不断变化的真理交织在了一起。我们的任务每天都被重新定义,有时我们能注意到,更多的时候我们注意不到。今天,由于战争的技术环境再次发生了变化,这些问题又紧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0 阅读:14

阿隆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