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告诉你,千万不要为了孩子,原谅出轨的老公!

陈曼心理 2024-08-29 14:54:58

“男人都出轨了,为什么还不离婚?”

“出轨的男人还不踢了,留着过年吗?”

每当网上有人诉说自己遭遇了出轨,总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出轨,可算是当今婚姻中压死骆驼最重的那棵稻草,男人一旦出轨,在许多女人心中基本就算废了,就算他再有钱能干,妻子也会对他心生芥蒂和怨怼,会产生离开他的念头。

如果一个女人遭遇了男人出轨依然没有离婚,答案几乎众口一词:

为了孩子。

甚至那些劝分的人们,听说当事人有了孩子,也会收回五十米的大刀,言辞变得温柔谨慎:“有孩子啊?那还是要考虑清楚”。

为了孩子,即便遭遇出轨也不离婚的女人比比皆是,可一个女人为了孩子在老公出轨后选择原谅究竟是错还是对呢?

我们讨论某个选择到底是对是错,一要看你做的这个选择,能不能达到你的目的,二要看你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如果事与愿违,说明你做错了选择。

如果心想事成,则要看看你付出了什么,你的收益是否能抵消你的付出。

许多女人遭遇了老公出轨,对婚姻愤怒失望至极之时,都会想象如果离婚,孩子有个不完整的家庭,会如何悲惨可怜。

恕我直言,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确实会产生影响,但你若想为了孩子原谅老公,以为这样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恐怕就是痴心妄想了。

在经济上,多一个人赚钱养家,或许孩子物质生活可以得到保证,但在心理上,你的做法很容易造成一种状况:你们可能会陷入共生绞杀的病态亲子关系。

共生绞杀,指的是在亲子关系中,你和孩子“你我不分”,你们好像共同寄主在同一个“共同体”里面,都想占据这个“共同体”。

你长期代替他做决定、替代他的想法和感受,必然会压抑他的自我意志,孩子在这种亲子关系里,会体验到内疚、愤怒、窒息、但又绝对忠诚。

久而久之,你和孩子都会失去独立的人格意志,从而走向压抑、抑郁,或产生其他心理疾病。

1

你的需求和孩子陷入了共生

“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是许多人的执念。

一旦父母离婚,无论孩子随父还是随母,都会长时间看不到另一方,孩子就会缺少父爱或者母爱。 所以很多女人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需要父亲,我要为了孩子保持婚姻表面上的完整。

但这个执念背后的陷阱在于,一个表面上、形式上的父亲,到底是不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

当婚姻中发生了男人出轨,说明夫妻感情早已出现了裂痕,而出轨,更是让这道裂痕从婚姻深处蔓延到了明面上。

就算你表面上说着原谅了老公,但内心的结缔和膈应绝不会因为三言两语而消除,你看着老公的眼神是嫌弃的,你跟老公说话的语气是不善的。你一旦想起他和第三者如何亲密,更有可能气不打一处来,和他爆发激烈的战争。

许多人都有种感觉,当出轨一事尚未败露,夫妻俩还能坐在一起安稳地吃上一次饭。可出轨一旦被挑破,两人反而都容易炸毛。

女方因为受到欺骗、辜负,对男方怀有巨大怨气,就算强行原谅对方,也会通过其他小事发泄出来。而男方因为心虚愧疚,也容易产生应激,会用反咬对方一口的方式减轻负罪感。在这样的病态相处模式下,家庭氛围常常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父母吗?

真的需要这样所谓完整、但每天都爆发战争的家庭吗?

到底是他真的需要爸爸,还是你离不开老公呢?

就算你们离婚,不能同时陪伴孩子,无论是法律还是人情上,你们都可以单独陪伴孩子、养育孩子,孩子并不会在现实层面上真的缺少父爱或母爱。

加上如今网络、通讯发达,你们都可以经常在网上和孩子取得联系,与孩子多沟通交流。

但你确确实实要变成一个人了。

你将一个人接送孩子,一个人换灯泡,一个人赚钱,一个人修马桶,一个人面对生活中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一个人去做出生活中的各种抉择并自己承担后果。

就算那个男人再不堪,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你依靠过,就算这个关系再糟糕,也好过没有关系……太多女人本质上是自己无法面对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伴侣”,却把这种需求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与孩子在需求上达成“共生”。

明明自己离不开老公,却不断对孩子洗脑:“你不能没有爸爸,我都是为了你”,以给自己一个理所应当的理由继续留在婚姻里。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需求,共生,就是分不清你和孩子是两个人,把你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渐渐就会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需求,而把你的需求都当成自己的需求,和逐渐和自己失联。

2

你的感受也与孩子陷入了共生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这句网络热梗揭示的是父母对于孩子身体感受的包办与共生。

而除此之外,更常见的共生则是父母对孩子关于幸福感受的共生,也就是“有一种幸福叫做你妈觉得你幸福”。

当你遭遇了出轨,你的感受一定是负面的、难过的。可你却想当然认为孩子只要生活在父母双全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幸福,你有责任让孩子幸福。

有许多小时候父母婚姻不和的孩子成年后表示,自己曾经无数次劝父母离婚,可妈妈总说为了自己,不肯离婚。

可见,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根本毫无幸福可言。可你却一厢情愿认为孩子是幸福的,并要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

当出轨的阴云还未散去的时候,你明明在婚姻中举步维艰,明明和老公同床异梦,你却扼杀自己的渴望、自己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让孩子过上你幻想中的理想生活,把自己画地为牢、关在婚姻这座笼子里。

可是孩子并不瞎,他会看见你在婚姻中承受的苦难,会看见你无数次流泪崩溃,看到你暗淡无光的眼神。

孩子都会有种“拯救者”情结,当他发现你为了他在受苦受难后,他会很想拯救你于水火,承担起让你幸福的重任。他也会想拯救你们的婚姻,让你们重新变得和睦。

可这些哪里是一个孩子能做到的?

让一个孩子去承担父母的幸福,就好像让一个人以自己的肉体顶起千钧之重,他一定会体验到对自己的失望、挫败,这些都会让他损失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没用、没有价值。

正常的家庭里,你与老公发生冲突,那是你们的事情,你在关系里痛苦,那也是你的感受,与孩子无关,不需要孩子拯救,你也不需要拯救孩子,这时孩子才能真正做回自己。

3

你为婚姻付出的代价,让你与孩子更加纠缠共生

为了孩子而原谅出轨的丈夫,继续在无爱的婚姻里忍辱负重,当你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时,你就有了一种无私者、奉献者的姿态。

而这种无私奉献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索取的姿态。

当你们的各种婚姻隐疾、阵痛还没有彻底祛除干净的时候,伴侣的出轨一定会带给你各种创伤。

一方面,你会感到多年的付出被辜负,你对婚姻的美好憧憬被彻底击碎,你的自我价值感也会遭到重创,你需要耗费相当多的能量去疗愈自己“不如另一个女性”的创伤;

另一方面,你还要继续防着对方再次出轨,从此战战兢兢草木皆兵,他稍微晚点回家、或者偷偷摸摸发信息,都会让你心神不宁……

这么多的伤痛、内耗、情绪上忍受的委屈、压抑、胆战心惊,谁来补偿?

当你认定了你在为了孩子原谅老公的时候,你就是在超负荷地对待孩子,孩子也就成了你的债务人,这笔帐如果无法由男人偿还,你一定会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索取。

有太多这样的母亲时常苦大仇深地告诉孩子:“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爸离婚了!”

虽然她们未必会说出后半句,但孩子一定能嗅出其中的勒索意味:“你可要好好报答我,你可不能没良心!”

金钱上的勒索尚且有度有限,而情绪、精神上的勒索则可怕得多,孩子不乖乖读书,你来一句“要不是为了你”;

孩子不按照你的意思报志愿,你来一句“要不是为了你”;孩子睡个懒觉,你都可以用“要不是为了你”来控制他。

“为了你”将成为束缚在孩子头上的紧箍咒,捆绑孩子的一生,会浸入到孩子思维、行动的方方面面。

他将不再有自己的人生,也不敢有自己的意志,他看到你如此痛苦,他也不再敢追求幸福,他和你的灵魂仿佛附着在同一个躯体上,这也是心理学家为什么要用“共生绞杀”这样惨烈的词汇。

一个躯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你强行和他绑定,你就需要彻底杀死他的灵魂、他的意志。

可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必然会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他一定会明里暗里对你展开反抗。

当你对他彻底控制的时候,也就是杀死了他所有个人意志的时候,此时,他将再无活着的探索欲,甚至将失去活下去的动力。

在沈腾的电影《抓娃娃》中,就讲述了一个极为荒诞又十分合理的故事。

沈腾饰演的富豪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了让孩子懂得感恩,组建了一个团队,把自己家包装成穷苦人,欺骗了孩子多年。

当孩子发现真相,剧中的父亲还拿着“为你好”的口号洗脑孩子,并感动于自己的牺牲和用心良苦,可孩子却说“我只想要一个真实的世界”。

你明明在老公出轨后,还怀有满腔的愤怒与失望,根本不想和他继续婚姻,可为了孩子选择原谅老公,就等同于《抓娃娃》里富豪父亲一样,戴着面具与老公相处,构建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夫妻和睦的幻境,可孩子并不是傻子,他终将发现这个楚门的世界,发现“为了你”背后的谎言,那时他将无比受伤和愤怒。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过:父母无需完美,但需真实。

你或许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但你只要你边界清晰,不去附体孩子,明白痛苦只是你自己的事情,让自己幸福也是你自己的责任,孩子依然可能有个健全的身心。

无论离不离婚,你都是在为自己的感受、需求做出选择,这些都与孩子无关。

把孩子交还给孩子,把自己也还给自己。

你们都各自奔赴自己的渴望和追求,你们的关系才是亲密又不纠缠的,你的婚姻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才有可能降到最低。

0 阅读:89

陈曼心理

简介:专业解答情感问题,教你如何理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