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结婚生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如今,这条所谓的“必经之路”正在年轻一代的选择中逐渐消失。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曾经催婚催育最积极的70后、80后父母,竟然也开始放下执念,接受甚至支持子女的不婚不育。
短短几年间,这股思维席卷了大江南北,变得“佛系”而通透。但问题来了——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社会压力的无奈妥协?
从数据上看,婚姻正在成为越来越少数人的选择。
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刚超过700万对,和十年前1300万对的巅峰时期相比,几乎是腰斩了一半。不止年轻人不急着结婚,70后、80后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年过30仍旧单身,心态也在慢慢变化。
从原本的“结婚是天大的事”到如今的“只要孩子开心就好”,态度的转变让人诧异,却又让人无法反驳。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经济压力与生活成本的现实考量。
对普通家庭来说,结婚从来就不是“两情相悦”这么简单,房子、车子和彩礼的“三件套”已经成为必须跨过的门槛。一线城市的一套房动辄上百万,连小县城的房价也逐年攀升。
结婚所需的十几万彩礼、几十万的装修和婚礼开支,足以掏空一个家庭的积蓄。更有甚者,为了孩子成家立业,父母不得不举债帮助,而这些债务最终会成为年轻人婚后生活的沉重负担。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这更像是进入婚姻的“通行证”。
但问题并不止于婚姻的“高成本”,更现实的是生活的“高压值”。
年轻人结婚之后,还要面对巨额的房贷和育儿成本,整个家庭的经济重担往往压在一方的肩上。与此同时,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幼儿园开始,补习班、培训费、兴趣班接踵而至,家长不仅要付出金钱,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家庭的生活从此被柴米油盐和巨大的经济压力填满,年轻人变成了家庭的“陀螺”,日复一日地旋转着,看不到尽头。
这种生活模式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宁可选择独身一人,也不愿背负沉重的枷锁。
而父母的“转变”,恰恰是源自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
从70后到80后,这一代人曾被传统观念绑架,认为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修课”。
他们辛苦一生,省吃俭用将子女送进大学,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好日子”的到来。但现实却是,孩子毕业后并未实现所谓的“鲤鱼跃龙门”。
高学历青年涌入就业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得。无数大学生放下身段,加入送外卖、跑网约车的行列,而更多人甚至选择躺平,过着毫无目标的生活。
父母们逐渐意识到,结婚并不等于幸福,婚姻也未必是生活的“解药”。
他们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压力中走向崩溃——夫妻争吵、感情变淡、甚至离婚收场。2023年,中国离婚率达到了惊人的3%,也就是说每100对夫妻中,就有3对最终选择分道扬镳。
离婚不仅带来精神创伤,还会造成经济损失。70后、80后经历了这些年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心中早已看透,婚姻未必是人生的归宿,而幸福的本质是孩子过得舒心自在。
也正因如此,许多父母开始“摆烂”,选择顺应潮流,而非强加传统观念。
他们不再催促子女结婚,反而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过好生活。有人说,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毕竟,没有人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生活压垮,更不愿让一代代贫困、焦虑与压力代代相传。
70后、80后父母逐渐明白,如果孩子的婚姻只是为了满足外界的期待,那不如让他们保持自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长远来看,结婚率和生育率的持续走低带来社会挑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出生率的持续下降让未来劳动力供给成为未知数。
日本和韩国早已陷入“少子化”的泥沼,政府推出了大量补贴政策,试图刺激婚育,但成效却微乎其微。
这种困境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改善,人口结构的不平衡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当然,中国也在逐步尝试改变。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婚育激励政策,比如山西吕梁将在2025年推出结婚奖励,头婚新人可以获得1500元补贴。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至少证明了政府已经开始正视年轻人不愿结婚的社会现象。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政策,能否真正解决问题?
要想让年轻人重新燃起对婚姻和生育的信心,单靠金钱补贴远远不够,必须从根本上降低生活成本,改善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无论如何,70后、80后父母的“佛系”心态,代表着一个时代观念的转变。
他们不再执着于传统的“传宗接代”,而是选择让孩子过得轻松自在。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依旧担忧——担心孩子一生孤独,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无人陪伴他们的晚年。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不在父母手中,也不在年轻人手中,而在社会发展的下一步。如何降低婚育的现实成本,让年轻人看到未来的希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经济压力不再沉重,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时,或许结婚与生育将重新成为人们自愿选择的幸福,而非肩上的重负。
参考资料:
今年或创1980年以来结婚数最低,社会学家戴慧思分析中国年轻人为何不结婚……——界面新闻2024-08-08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