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被腰斩、灭三族,为啥没人替他求情?处世合理却不合情的悲剧

正史漫谈君 2021-10-23 01:05:01

李斯之死,证明了一个极具特色的道理:在我们的社会中为人处世,光合理还不够,还得合情。

无论是商鞅,还是韩非子、李斯,在后世时常会被冠以“刻薄寡恩”的标签,这实际上是史书中对法家的普遍评价。

这种评价,难道真的是源于儒生对法家的嫉恨、排斥吗?当然有这种偏见因素,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纵观所有法家代表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思想主张,从结果来看,普遍是比较合理的。

大名鼎鼎的吴起,不仅是军事家,更是改革家,他在楚国严明法令、裁汰冗官、废除部分与王室疏远的勋贵,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练兵方面,让当时的楚国“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强大得令各国胆颤;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整顿吏治、加强君权,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和监督;整肃军队,重视训练,大大提高韩国军队战斗力;此外还鼓励开垦、发展制造业,兵器冶炼锻造技术尤其出众。他为相的15年间,韩国国富兵强。

至于最为知名的商鞅,那更无消多说,他推行了战国标杆性的变法,不仅打造起一个足以终结格局的强大帝国,更奠定了后世的统治框架。

李斯的同门韩非子,法家理论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秦王嬴政感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韩非子对帝王权术、治国理论的阐述,被无数后世政治家视为宝典。

至于李斯,在一方面来讲,他也是对历史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首先,他是秦灭六国的功臣。他劝说嬴政看准时机、痛下杀手,以建立统一的国家为目标,加速消灭东方六国的步伐。其后,他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行动纲领:一边花钱在东方各国收买权贵、扶植“带路党”;一方面派刺客暗杀异己、铲除不配合者。以这两大软硬手段为基础,强大的秦军浩浩荡荡大举压上,嬴政只用了二十多年,就摧枯拉朽地覆灭各国、开创了全新的历史。

随后,李斯协助秦始皇建章立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明法度、定律令,对外征讨四夷......这些保证了大一统王朝成为现实的开创性工作,都有李斯的卓越功勋;尤其他当朝痛斥守旧派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保证了秦朝没有开历史的倒车。

可以说,李斯是秦始皇的头号功臣,“千古一帝”的背后,也有接近“千古一相”的巨大付出。后世两千年大一统架构的奠定,李斯居功至伟。

但在合理结果的背后,却是在大部分人看来极不“合情”的另一面。

第一,法家的手段,都是相当狠辣、不留情面的。

法家的理论、政策之所以效率惊人,是因为精准地把握了人性的弱点。这一流派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法——严刑峻法、以奖惩为工具;术——帝王权术,以不可揣摩的手段操纵、驾驭臣子;势——强化帝王的威权,让臣民对其绝对服从。韩非子之所以被称为集大成者,是因为他的理论将这三大支流融会贯通、兼容并蓄。

我们可以发现,法家的主张,都是利用了人的动物性本能:趋利避害,对强大的力量心怀敬畏与恐惧。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普遍主张以严酷的手段驱使管理对象,甚至毫不迟疑地剥夺人们的生存权。

以商鞅为例,他“临渭沦囚,渭水尽赤”,连坐政策残酷、无理而又野蛮,军功爵制把人逼成杀戮机器......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十分迷信刑罚的威力,推崇以重刑去除刑罚;他认为,人都是有劣根性的,与其使用仁义道德慢慢教化,不如直接用严酷的刑罚来约束他们,令他们不敢去犯罪。

李斯当然跟韩非子没什么区别。为了统一六国,他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收买、刺杀双管齐下,让人性的丑恶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了打压那些提倡分封制的复古派,他提出焚书令,即使是为了统一思想,在客观上却也有残害文化的嫌疑;秦二世在位期间,李斯投其所好,越发加重刑罚,客观上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第二,他们的成功,却触碰了人心的大忌。

法家迷信奖赏的作用,同时他们自己也沉迷于帝王给予的奖赏。那些成功的法家变革者,无一不是位极人臣、尽享荣华富贵。

齐国的邹忌帮助齐威王富国强兵,但他本人也沉迷于权力,甚至走到与田忌斗得你死我活、影响到齐国整体利益的程度;

商鞅更是以毫不掩饰对财富、地位的迷恋。他奔赴秦国,本就有追求高官厚禄的动机;变法成功后,他“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对宰相大权毫不撒手;

李斯更是让人眼红,他的贡献得到了秦始皇的肯定,不仅职务上节节高升,稳步由长史上升为廷尉、由廷尉上升为丞相。同时,还成了秦朝皇室的亲家,他有多少儿子、都娶秦始皇的女儿;有多少女儿、都嫁给秦始皇的儿子。因此史书感叹:“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可惜,这却触碰了人心的大忌。“大名不可久荷,大功不可久任,大权不可久执,大威不可久居。”权位、富贵让人趋之若鹜、心驰神往,却也因此让其拥有者沦为众矢之的。人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已经在位的成功者,既是后继者的动力与目标,也往往被其视为拦路虎,必须除之而后快、取而代之。

更何况,那些法家代表人物最擅长的就是改革,而改革就意味着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新体系下获利的人自然欢欣鼓舞,而那些被剥夺特权、财富的旧既得利益者自然对改革者恨之入骨。这个时候,他们如果看到改革者高高在上、尽享荣华,自然气不打一处来。正是由于这个逻辑,历史上的改革家向来没有好下场。

李斯更是如此,

其一,仅仅焚书令这一条,就足以让他沦为士大夫群体的众矢之的;

其二,李斯的“富贵极矣”,是建立在无数旧贵族失去利益、特权的基础上;

其三,秦始皇死后,李斯投靠了阴谋家赵高,从此沦为助纣为虐、祸国殃民、害人害己的罪人。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李斯的死几乎成了他逃不过的宿命。面临屠刀,他怀念当初牵着黄狗去上蔡东门打猎的美好时光;那些围观者,有幸灾乐祸的,有对其恨之入骨的,也有深感兔死狐悲的,但绝无为其说好话求情的。

0 阅读:909
评论列表
  • 2022-07-27 14:35

    书同文,车同轨!其实是他的功劳~

  • 2021-10-24 10:29

    叛徒怎么可能有人同情

  • 2021-10-28 20:45

    李斯伤天害理的事情做的太多了!

  • 2021-11-06 14:19

    李斯乃大恶人

  • 2021-11-01 19:08

    时代 克人 年龄 克人

  • 2021-11-10 16:28

    除非自己不活了

  • 2021-10-24 14:54

    赵高下死手搞李斯,谁敢求情?

  • 2021-11-01 00:28

    废话!魏人商鞅,魏人张仪,楚人魏冉,魏人范雎,赵人吕不韦,再加上楚人李斯,你说那个有好下场?

    开元 回复:
    魏冉在封地享受到死,范雎收拾东西跑路

正史漫谈君

简介:读正史,学正理,办正事,有温度的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