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作要慢: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大脑发育尚不健全,所以很难理解和区别家长有意识地施加的各种刺激。因此,家长无论是用语言还是动作与儿童进行沟通,一定要注意语气、语速以及动作的快慢。语速一定要尽量保持慢速度,语调不要尖锐高昂,动作一定要温柔,以免引起儿童产生惊吓、厌倦以及恐惧心理
2.训练内容的重复要频繁:在学习上的“温故而知新”同样适用于0~1岁儿童的注意力训练。由于儿童在此阶段的记忆力为浅记忆,很难激起他的注意力,训练的内容很容易被遗忘。为了强化儿童的注意力,家长就需要对单一的训练行为或者内容进行多次重复,以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
3.与儿童的距离要近一些:对于刚出生的儿童来说,距离太远的刺激物很难对他产生明显的刺激效果,这是因为儿童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一。近距离能够让儿童的视野中占据更多的刺激物,并且会将视觉外在干扰大大减少,从而使注意的稳定性得到明显的增强。一般来说,0~1岁儿童的视觉距离保持在20厘米左右为最佳。4.刺激物要适当:最好选择一些颜色鲜艳、色块大、容易区分辨别的刺激物,以免让其他次要的细节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除了物品外,家长的脸、声音、儿童常用的奶瓶和小勺等也是不错的“磁铁”,用它们来进行注意力训练,真是既简单又方便。
5.动静结合最易吸引注意:与静态的物体相比,动态的物体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如旋转的椅子、摇晃的钟摆、会跑的电动玩具等。不过,儿童在观看频繁活动的物品时,时间一久就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注意力反而会大大降低,因此,家长应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以“静”为背景,突出“动”的状态,从而对儿童产生更大的影响,注意力也会变得持久6.名称要正确:就要尽量告诉他这些刺激物的正确名称。如毛线团,要告诉儿童这是“毛线团”,而不要说“圆圆”:小猫要说“小猫”或“猫”,不要说“喵喵”……。正确的名称描述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正确的关于影像的概念,使无意注意得到巩固与延伸,并且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