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的几天里去了王阳明故居(、阳明洞天()和阳明先生墓。那天从兰亭出来,去拜阳明先生墓,墓在现兰亭景区南边两公里远的花溪村,离着路边有500-600米,车不让开过去,路边有停车场,停车走过去。

现在这路修的好平直,据说以前还不太好找。那边的山就是墓园。

前有一条溪水——洪溪。溪里搞了一些墩台,看上面写着“阳明堰”。





回头看来路,那边对着的应该是大岗山。


过桥就是了,现在的墓道是斜着的,路旁居然还有几个石像生,看说明,都是近年在附近收集来的。不过放在这里倒是不辱没了它们。



正面有牌坊——上书“名世真才”,这四个字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御赐“名世真才”题额并建四柱石牌坊于墓前。不过现在的应该是新的。王阳明墓在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多次修葺。近年也有多次修缮。


过牌坊,两边有几方碑刻。这一方是现代的,说是墓1988~1989年绍兴县对王守仁墓进行了全面整修,同时,冈田武彦先生发起,在日本筹集300万日元资助绍兴县修复王阳明墓工程。2015年又搞成了阳明园。王阳明墓现为全国文保单位。

这个是王阳明七世孙立的碑,上面是乾隆题的“名世真才”。


沿坡往上,有国保碑——王守仁故居和墓。



大石头砌的墓垣,中间是一个石供桌,上面有几簇花。后面是横在墓垣上的墓碑,上书“明王阳明先生之墓”,看着就是近年新搞得。不管如何,拜一拜阳明先生。

明嘉靖六年,王阳明五十六岁时托病体任两广总督,前往广西思恩、田州平定叛乱。平叛后,已经病重,请求回乡养病,但朝廷没有回音。在此情况下,当年十一月底,王阳明的门人王大用在广西做好一口棺材随王阳明上路。是月廿五日,逾梅岭至南安。登舟时,南安推官门人周积来见。先生起坐,咳喘不已。徐言日:‘近来进学如何?’积以政对。遂问道体无恙。先生日:‘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积退而迎医诊药。廿八日晚泊,问:‘何地?’侍者日:‘青龙铺。’明日,先生召积入。久之,开目视日:‘吾去矣!’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二十九日辰时也。”这是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先生享年五十七岁。
是年正月,先生灵柩丧发南昌,二月至越。可当时的吏部尚书桂萼等弹劾王阳明,认阳明学说为伪学,明世宗听信谗言,下诏停止世袭,恤典俱不行(即停止了王阳明享有的世袭“新建伯”待遇,取消了对王阳明死后给予赐祭、追封、树碑、建祠等及规定的丧葬善后礼节),阳明的丧葬只能由门人故旧出资相助。所以初葬时,坟墓十分简朴,不长时间就落成了。
但据说现在的墓不是原址,比原来的抬高了四五米。前些年此处有陶瓷厂,在墓后山上取土毁山。又遇毁墓造田,王阳明的遗骸被挖散失。

墓穴后为鲜虾山,对面是大岗山,山前是洪溪,风景甚佳,据说是当年阳明先生自己选的地方。
在墓前小憩,林色山光,幽然无尘。借先生之灵,蕴几分天地之气。

山前新修的屋子里是阳明先生生平简介,可以一观。











现在后面50米就是绍诸高速,日夜不得安生也。
